江都中等專業學校 黃 偉
?
從機電一體化競賽談PLC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江都中等專業學校黃偉
機電一體化競賽發展不斷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學校教學的發展方向。競賽讓教學更加貼近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機電PLC課程的教學,在競賽的模式下,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和實踐,勢必會給社會輸送更多更加優秀的技術型操作型綜合能力人才。
機電一體化;競賽;PLC;教學
機電一體化作為機械自動化專業的一個主要分支,在機電技能培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能夠更好的實施各地區各職業學校技能的交流與對比,在長期的教學交流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技能競賽,很多高職院校逐漸意識到技能競賽帶來的前景廣闊,逐漸把技能競賽當成檢驗機電類專業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的手段,隨著這幾年不斷的發展,此類競賽逐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全球重要的技能大賽之一。作為學校的骨干教師,我們不能一味的追求競賽,而忽視了學校的教學工作,必須以學校的教學目標為基礎,借助競賽的平臺,不斷提高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特別是機電一體化專業PLC課程的教學工作,由于PLC課程專業的復雜、難懂、易出錯、枯燥等特點,需要結合實際操作很重要,因此,需要結合機電一體化競賽對PLC教學工作進行不斷改革,才能讓學生在競技的樂趣中不斷增強信心,增強實際操作能力。
1.1機電一體化競賽特點
機電一體化競賽的考核往往與其他競賽不盡相同,其考查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有一些生活常識,動手能力,是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設計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多種能力綜合進行考查的一種現場“考試”。
1.2PLC教學特點
PLC作為工業自動化一項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成為工業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PLC”控制技術,由于涉及機械、程序以及電學等學科,理論性強,學習過程中不結合實際進行教學往往較為枯燥,且容易讓學生產生恐懼、厭學的心理。
技能競賽是教學發展一定階段的必然擦產物,在很大程度上技能競賽加強了技術交流,改變了以往一對多“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得教學技能操作不斷規范,技能知識更加全面,更加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當然,這一切的發展都對學校的發展提出了更高更好的要求,需要增加學校的設施建設,更新設備,增加師資投入等。
2.1改變以往教學模式
以往教學受到學校設施等多方面的制約,老師們無法實施實際操作,也許可以實際操作也只能老師自己操作進行演示,學生們觀察,從而學生們學習知識只能通過眼睛和耳朵被動的進行學習,競技教學模式,需要增加學生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的動手動腦的機會。
2.2技能知識要求更全面
由于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動手動腦,對以往知識的溫習和回憶,可以讓自己的知識,特別是以往學過的知識可以更加清晰和牢固,要求技能方面更加全面。
2.3技能操作要求規范
由于競技現場,與以往普通的考試不同,杜絕了“紙上談兵”,“無動手之力”的尷尬,從而使其操作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由于受到業界人士的關注和評價,因此,操作的規范程度需要不斷提高。
2.4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機電工作往往不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可以完成的,對于大的機電項目的實施,往往需要幾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共同努力,因此,團隊精神,相互學習、相互檢查、相互鼓勵、相互監督對于取得優異成績尤為重要。
2.5對師資力量提出更高要求
以往對于老師的要求,只要求考試可以通過,教學可以達標,學生可以就業既可,然而,社會不斷發展,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設施的完善,機電設備的增加、教學模式的改變、操作技術的規范化,都要求有相適應的師資力量做基礎。
3.1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3.1.1任務驅動教學
由于增加了競賽的教學部分,就必須對競賽的任務,目標進行分析,從一定程度上給學校、教師以及學生設定了新的任務目標,當然,這些目標與教學不矛盾,相反還是相互促進的,這些競賽任務,可以成為教學的動力,可以驅動教學更加具有實際動手能力。
3.1.2最大限度利用實驗室進行教學
機電專業的學習,特別是PLC課程的教學,需要進行實驗操作的學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開放實驗室,最大限度的使用實驗室實物進行教學,不僅形象而且容易理解。
3.1.3加強校外工廠實習培訓
對于PLC技術的學習,肯定要注意到實際生產和社會發展的方向。為了更好的實施教學改革與實踐,可以聯系大型PLC工廠研發企業,帶領學生到企業的研發車間,企業的流水線進行現場的實習培訓,這些實習培訓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學校一些設備的購入、可以減少一些機電設備的維護費用,可以保持技術的前端性和創新性。校外工廠實習培訓,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觀察培訓,但是,這種觀察培訓與教室內教師演示的實驗的學習,差異很大。
3.1.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PLC競賽教學模式的引進,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結合。老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可以更加形象而準確的記住某個PLC的原理,意識到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日常的教學中,會不斷創造動手的機會,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書本上的知識更加貼近實際操作情況。
3.1.5分層次教學
在PLC的教學中,可以分層次進行教學,對于學習成績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基礎差的同學,可以采用實物教學,增加其對PLC教學的興趣,通過實際的動手動腦,改變學生考試成績差,自悲的心理。對于那些學習好,基礎好,動手能力強,表現力強的同學,可以重點進行培養。例如,對于學生的不同程度,每學期給學生提供20個具有象征意義的選題,這些選題往往都具有一定的代表行,自動監控的實驗、遠程控制通訊設備,PLC控制遠程風機,PLC控制輸送皮帶等等。通過不同的研究對象,把學生們按照學生們的程度,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進行分層次教學。對于優秀的學生,可以要求進行對多項目的學習和研究,以便可以更好,更廣的增加其業務能力。
3.2增加PLC的設備投入,增加教學的實踐性
PLC的教學往往需要結合實例進行教學才能更加易于理解。例如,在講解PLC在電梯的使用時,可以購置一臺模擬的電梯控制,通過設備實際的操作,從理論結合實際的情況下不斷對知識進行滲透。
3.3學習競賽評價方法,改進教學的考核模式
以往的教學往往以最后的考試成績為學生這門功課的考核標準,這種考核標準僅限于理論知識的考核,缺乏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如果把競賽評價的方法對以往教學考試進行優化,可以學習競賽評價的方法,實施日常實際操作,日常競賽評價,將競賽評價的結果與最后的考試進行融合,根據不同權重進行綜合評分。
3.4貫徹技能大賽理念,增強日常教學實踐的競賽性
在以往的教學中,雖然多次大力提倡實踐教學,但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無法真正實施,主要的原因在于:學校實踐平臺的不完善,教師的“懶惰”等,導致了學生出現了各種不可忽視的問題:學生被動學習知識,出現了無法理解,甚至出現了“反胃”、“厭學”、“逃課”等現象;學生重視考試成績輕視實際操作,無法勝任畢業后現場的實習;學生缺乏主動動手意識,處于被動。為了增強日常教學實踐的競賽性,可以把全班根據學生的實力,基本均衡的分成若干競賽小組,并
設置組長,日常教學進行競賽,并設置獎勵,讓學生管學生,讓互幫互助成為常態,可以極大限度的增加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大學高等教育的空前壯大,管理層次人員不斷充實,帶來的即將是技術人員短缺,高技能懂操作高技能操作人員出現了高薪難求的局面。這種現象的出現,刺激了學校發展的動力,指明了高職、中專乃至大專院校的發展方向。借助機電一體化競賽,可以不斷加強教學交流、可以改變教學模式,實現機電類教學的改革,特別是PLC課程的教學,能夠培養出不僅有動腦能力而且有動手能力的高級技工人員,能夠更加需要適應社會的發展。
[1]顧艷霞,楊小燕.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現狀及培養途徑[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15-17.
[2]周曉華.任務驅動在《PLC》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閱讀,2012,9:56.
[3]王超.技能大賽引領下的機電:體化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機電技術[J].201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