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新政
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有效緩解實體經濟企業困難、助推企業轉型升級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對有效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為切實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組織落實,確保取得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 合理降低企業稅費負擔
1.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落實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修訂完善節能環保專用設備稅收優惠目錄。2.擴大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范圍,清理規范涉企收費。3.取消減免一批政府性基金,擴大小微企業免征范圍。
◎ 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1.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降低融資中間環節費用,加大融資擔保力度。2.完善商業銀行考核體系和監管指標,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3.穩妥推進民營銀行設立,發展中小金融機構。4.大力發展股權融資,合理擴大債券市場規模。5.引導企業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提高企業跨境貿易本幣結算比例。◎ 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加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建設。2.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3.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4.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合理降低服務收費標準。5.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減輕企業負擔。
◎ 合理降低企業人工成本
1.降低企業社保繳費比例,采取綜合措施補充資金缺口。2.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規范和階段性適當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3.完善最低工資調整機制,健全勞動力市場體系。
◎ 進一步降低企業用能用地成本
1.加快推進能源領域改革,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2.加快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合理降低企業用電成本。3.完善土地供應制度,降低企業用地成本。
◎ 提高企業資金周轉效率
1.推進實體經濟經營性資產證券化,開展投貸聯動試點支持科技創新創業企業。2.支持重點企業資金周轉,多方籌資清償拖欠工程款。3.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減少資金占用。4.加強資金清欠,化解企業債務鏈風險。
◎ 鼓勵引導企業內部挖潛
1.引導企業管理創新和精益生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降低成本。2.加強先進技術推廣,鼓勵企業加強目標成本管理。
◎落實降成本工作配套措施
1.推進體制機制改革。2.支持創新活動。3.發揮“互聯網+”作用。4.利用兩個市場。5.改進企業管理。6.降低監管成本。6.改善公共服務。7.優化產業布局。8.分行業降本增效。9.建立健全降成本工作推進機制。10.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11.加強對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12.適時評估總結和推廣經驗。
◎建立健全降成本工作推進機制
1.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2.加強對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3.適時評估總結和推廣經驗。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國辦發〔2015〕79號)等要求,為落實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責任,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建立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提出以下意見。
基本原則
1.依法合規、違規必究。2.分級組織、分類處理。3.客觀公正、責罰適當。4.懲教結合、糾建并舉。
責任追究范圍
1.集團管控方面。2.購銷管理方面。3.工程承包建設方面。4.轉讓產權、上市公司股權和資產方面。5.固定資產投資方面。6.投資并購方面。7.改組改制方面。8.資金管理方面。9.風險管理方面。10.其他違反規定,應當追究責任的情形。
資產損失認定
對國有企業經營投資發生的資產損失,應當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依據有關規定認定損失金額及影響。
經營投資責任認定
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有關人員任職期間違反規定,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造成國有資產損失以及其他嚴重不良后果的,應當追究其相應責任;已調任其他崗位或退休的,應當納入責任追究范圍,實行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經營投資責任根據工作職責劃分為直接責任、主管責任和領導責任。
1.直接責任是指相關人員在其工作職責范圍內,違反規定,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資產損失或其他不良后果起決定性直接作用時應當承擔的責任。2.主管責任是指相關人員在其直接主管(分管)工作職責范圍內,違反規定,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資產損失或不良后果應當承擔的責任。3.領導責任是指主要負責人在其工作職責范圍內,違反規定,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資產損失或不良后果應當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