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
企業統計人員如何寫好統計分析
楊東
統計分析是指運用統計方法及與分析對象有關的知識,從定量與定性的結合上進行的研究活動。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統計分析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寫好統計分析是擺在我們每個統計人面前的一項重要問題。本文通過闡述統計分析的特點,從選題及寫作的要求和方法上進行了論述。
統計分析是指運用統計方法及與分析對象有關的知識,從定量與定性的結合上進行的研究活動。企業通過日常工作、統計調查等途徑取得的統計資料若不進行深入的整理和分析,對這些現象的認識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初步認識狀態,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就沒有較大的利用價值。因此必須對統計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以便查找出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使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
企業統計人員主要通過對內外部、縱橫向的統計資料的分析,選擇出所要分析的對象,確定分析的目的和范圍,規劃出分析的基本內容。
選題的要求:一是要切合實際,二是要敢于面對各方面出現的問題,三是要新穎獨到,四是要有針對性,五是要切實可行。
選題的方法:企業統計分析報告的選題應該抓住主要矛盾點,就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熱點問題。比如企業生產形勢出現異常,企業盈利水平的高低、企業成本的變動等熱點問題。
統計分析具有客觀性。統計分析是站在一個公正、客觀的立場上對客觀事物進行描述,進行分析,提出結論的過程。
統計分析具有時效性。統計分析是一項時效性極強的工作。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只有及時發現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加以改進,才能迅速彌補工作中的漏洞及失誤,使企業的工作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實現效益最大化。
統計分析的對象具有綜合性。統計分析的對象不是某個個體,而是現象的總體,分析研究其綜合數量特征。例如,分析工業企業產品的成本水平、變動及其原因,不是分析某一個產品的成本水平變動,而是分析整個企業該種產品的成本水平、變動及其原因。從總體上對客觀現象的數量方面進行分析,可以避免以偏概全,使認識較為全面和準確。
用數據說話。統計分析的主要依據是統計數據,企業統計分析要依據統計數據所反映的客觀事實來判斷事物的發展變化狀況、發展變化規律。所以要把數據和實際情況緊密地結合起來,需要掌握生產工藝的過程及生產數據的產生過程,因此必須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定量分析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征、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的分析。定性分析則是主要憑分析者的直覺、經驗,憑分析對象過去和現在的延續狀況及最新的信息資料,對分析對象的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作出判斷的一種方法。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沒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種盲目的、毫無價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定性分析更加科學、準確,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廣泛而深入的結論。因此在統計分析中,我們應把這兩種分析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深刻揭示經濟現象的本質。(摘自《定量分析方法》)
統計分析方法的科學性。統計分析方法包括邏輯思維方法和數量關系分析方法。在統計分析中二者密不可分,應結合運用。邏輯思維方法是指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方法。統計分析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唯物辯證法對于事物的認識要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從偶然到必然,從現象到本質。堅持辨證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從事物的發展變化中觀察問題,從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中來分析問題,對統計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數量關系分析方法是運用統計學中論述的方法對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表現,包括社會經濟現象的規模、水平、速度、結構比例、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的方法。如對比分析法、平均和變異分析法、綜合評價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動態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相關分析法等。(摘自《統計分析方法》)
在企業統計分析工作中,我們以邏輯思維方法為指導,綜合運用各種數量關系分析方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取得我們需要的信息。在實際中,我們主要應用對比分析法、時間數列及動態分析法、指數分析法這三種方法。
統計分析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統計分析報告是統計工作的最終成果,它不但包含了統計數據反映的信息,更為重要的是,它還能進行分析研究,能進行預測,能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能提出有益于今后工作的措施和建議。
總之,統計分析是我們每個統計人員的必修課,只有加強理論學習,拓寬知識結構和知識面,深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去,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才能逐漸抓住企業的關鍵問題,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從而提高統計分析的質量。
(作者單位:北營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運營改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