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關于轉型時期企業黨建工作的思考
何丹
企業轉型時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重大機遇,做好黨建工作尤為重要。如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使黨建經營“雙融雙促”,協調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在國企深化改革、首都功能定位調整、“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新形勢下,企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管理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壓縮,激烈多變的市場競爭,以及不斷加大的風險管控壓力,無一不考驗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助力企業發展的黨建工作,也必須適應新要求、增強生命力,才能為企業轉型發展提供更好的思想保證、組織保障和文化支撐。黨建工作是一項基礎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工作。如何有效激發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內在活力,需要我們在新形勢下認真思考黨建工作的定位和方法。
經濟發展全面步入新常態。當前,為實現“中國夢”國家陸續實施“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等重大戰略,步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在投資需求上,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將大量涌現。在消費需求上,更加的個性化和多樣化。在這種大背景下,國務院下發了《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進一步引導國有企業進行“混改”,企業重組迫在眉睫,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凸顯;企業發展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創新將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首都功能定位帶來新挑戰。一是按照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城市經濟功能要為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讓路,這給產業轉移和轉型升級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對城市服務業提出新要求,產品服務的個性化、人性化需求提高,行業競爭加劇、創新速度加快,城市服務業如何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如何與首都功能對接,如何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布局相適應,成為需要我們提前謀劃,主動作為的工作重點。
國企改革釋放新壓力。《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在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中提出: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企業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反腐倡廉制度體系、工作體系更加完善,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更加鞏固,政治核心作用充分發揮等要求。
以上既是企業轉型時期面臨的新形勢、新目標、新要求,也是黨建工作的新課題、新指導、新方向。這些也無疑在深化企業經營發展改革的同時,對黨建工作提出了適應改革、強化領導、促進提升、發揮作用的要求,為轉型時期企業黨建工作進一步指明了道路。
抓思想建設,確保企業和諧穩定。要高揚旗幟,抓好理論武裝。各級黨組織要高舉旗幟,認清國企改革的重要性和使命,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為改革發展提供重要的思想理論支撐。要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點,把涉及職工切身利益作為主要問題,摸清職工思想動態,高度重視在改革進程中可能引發的新矛盾。因此,要采取領導班子成員定點聯系單位的形式適時宣傳集團形勢任務提綱,講形勢任務、講明優勢不足,尤其是對企業轉型發展的重點、亮點進行及時報道,引領和激發全體干部職工轉型發展的熱情。
抓制度完善,打牢黨建工作基石。變化是企業轉型發展時期的普遍現象,在發展意識轉變和提高的同時,更要做到恪守紀律和規則。企業黨委要堅持強化“執行”和“規范”意識,堅持完善黨建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領導班子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強化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和學習;建立健全黨建工作目標責任書考核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制度、重大問題請示報告制度、黨務公開制度等,通過建立健全制度,使黨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軌道,使黨建工作更規范、更科學、更有保證。要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要以《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做好改革改制,要推進“混改”工作,研究承包制、合伙人制度的可行性,引進技術、人才、戰略投資,加快相關產業的發展進程,提升企業轉型升級的質量。
堅持黨管人才,夯實轉型發展后勁。通過創先爭優,凝聚發展合力。把創先爭優主題實踐活動抓出成效,特別是要增強憂患意識、落實意識、基層意識;要把“兩學一做”持續地引向深入,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凝聚起推動企業發展的力量。要把發展黨員工作,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抓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人才梯隊與抓干部隊伍管理,夯實轉型中堅力量相結合,在干部隊伍建設上,始終堅持以德為先、業績為本的原則,將培訓教育作為長期常態任務,將實踐鍛煉作為主要途徑,將梯次化培養作為重要手段,建平臺,搭舞臺,創機制,在企業內部形成人才迸發的氛圍。
轉型時期加強企業黨建工作,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汲取經驗。隨著改革的深入,企業轉型發展任務將會更加艱巨,加強黨的建設,必須堅持融入經營中心的原則,注意把握轉型時期的發展特點和需求,做到在創新中落實,在落實中創新,切實發揮黨建工作引領、服務和保障轉型發展的作用。
(工作單位:北京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 組織人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