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玲 張 宏(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牌驅動創新策略
劉小玲 張 宏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
品牌驅動創新策略是在某一品牌的基礎上獲取新高度的創新戰略,文章將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作為品牌輸入,以打造特色村寨品牌作為目標,其品牌戰略的驅動將從利用科技開發新產品、注入創新管理理念、實施產品設計創新、結合新的商業模式等途徑,保持競爭力促進品牌的成長與發展。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牌驅動;創新策略
湖南省具有人杰地靈、特色明顯、資源豐富特點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有近萬個。近幾年以來,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級地方政府以民族特色住宅保護為龍頭,以村寨基礎設施建設為著力點,以民族特色產業培育為突破口,以弘揚民族文化為抓手,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平臺,在湖南省省委省政府的頂層設計以及地方政府的大膽探索創新下,目前,著重建設了具有明顯特色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有永州江永瑤族、湘西吉首苗族、湘西龍山土家族、懷化靖州侗族、懷化通道侗族的5個縣市少數民族。打造了多個不但具有鮮明民族文化底蘊,又具有較大民間影響力,還具有較強民族產業實力的特色少數民族村寨。湘西永順縣、張家界永定區、懷化新晃縣、邵陽綏寧縣、郴州資興市等縣市區,也在著力建設和打造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少數民族村寨。2014年,吉首市矮寨鎮德夯村、寨陽鄉坪朗村等27個村鎮榮獲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稱號。凸顯了湖南省在建設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村寨取得的經驗,但在深入挖掘少數民族文化特色、產業特色還需開拓新途徑、新方向。
將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特色品牌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湖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依據各自民族文化、村寨歷史的獨特性,量身定制自身村寨品牌形象。比如湘西鳳凰的旅游、通道侗錦工藝等可以以一根主線發展成系列產品線的品牌運作模式,及分別以旅游、侗錦開發為源頭,帶動相關產業的多樣化、個性化、潮流化設計生產與商品服務。而品牌要保持競爭優勢就必須不斷進行創新,創新戰略將在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牌驅動中占據重要地位。
品牌驅動創新策略是在某一品牌基礎上的創新戰略,是關于實現品牌目標的戰略性的手段與方法。戰略不是目標,它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上,通過新的產品、新的服務、新的流程或新的商業模式,來促進品牌或企業的發展。這個戰略是一種長期的運作計劃,是如何達到一定目標的策略與選擇。
如今社會處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市場創新提供了挑戰與機遇,品牌需要不斷地開發新品和服務來滿足多變的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導致品牌與企業必須不斷轉型升級,走內涵擴大再生產之道,有效利用與依靠科技創新開發新產品,是當今市場保證品牌實現可持續發展必經之路。
目前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產業結構呈現“小、低、散”的顯著特點,產品類型與銷售模式單一,急需建立產品研發的實驗基地。如可運用科技來縮短傳統手工藝品等的生產周期,豐富產品的種類與形式,使產品類型呈現多元化。可以通過借用外腦、引進智力,與相關的大學院校和研究所攜手合作,引進部分科技人才、技能型人才和設計型人才,結合當地民俗風情與手工藝特色等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只要不斷進行產品創新,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才能滿足消費水平日益提高的消費者。
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牌必須立足于某一領域結合科學技術等開發創新新產品。把科學技術作為創新平臺,繼而利用這個平臺上在許多市場投放許多的產品。當然,一個品牌要保持活力永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態勢,不僅要有新產品的創新理念,還必須有管理創新的理念,從根本上實現產品能生產一季、研制一季、開發一季、貯備一季,只有這樣,才不會被激烈的市場所淘汰。
品牌必須要做大做強才能面對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需要不斷洞察市場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戰略、減少生產與管理的成本、擴大自己的利潤源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合理的管理機制來加強。目前的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大多以家庭式小作坊居多,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這種經營模式會越走越窄。建立戰略合作同盟,將為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牌打開新局面的重要方向。一個企業不管是要擴大市場占有力,或是要開發新的市場,都必須與其他公司攜手形成合作伙伴,組合以發展為導向的合作經濟群體,共同目標主要就是將各自的有效資源進行集中,創造出更有特色、更優質的產品,獲取新價值。
其次,也需引進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來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的活動過程。只有廣泛吸納優秀人員,包括新型管理人員、傳統手工藝傳人、現代設計人員與制作人員等,盡最大的努力做到人盡其才,才能保持品牌企業應有的生氣和活力。
如今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絕大部分20至40歲的村民外出打工,留下婦孺與兒童“鎮寨”,傳統的手工藝者大多數已年邁,缺乏傳承者,長此以往更多的傳統手工技藝將不復存在,令人擔憂。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牌盡可能通過工作、薪資、福利等硬措施,采用增強歸屬感、提供業務培訓機會等軟措施,來留住人才。培養人才、滿足員工的物質、心理與感情的需求,并激發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可以實現品牌和人的共同發展的目標。
市場上絕對沒有永遠暢銷的產品,一個品牌或企業是否能持續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設計出適應廣大市場需求、廣大消費者的新產品,是持續穩定發展的關鍵。當然,新產品是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需求而進行生產的,然而,不同類型的消費者有著不一樣的消費觀念和消費傾向,因此,需要針對不同時期對產品提出不同的設計要求。只要產品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就能在浩大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目前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大多以單一的傳統手工藝工藝品充斥市場,過時的、一成不變的產品是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繼而被市場所淘汰。一個品牌要發展就要發掘與掌握市場的變化,開發出相應的新產品,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一席之地。
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牌必須實施產品設計創新的策略,主要是將傳統的手工藝品通過產品的新造型、新品種和個性化等來吸引消費者,從而達到傳播產品品牌的目的。當然,新產品的開發投入增加,存在許多的不確定因素,會有一定的風險,所以要謹慎研究出產品設計創新的制勝策略,盡量減少風險。首先要敢于投入,有一定的產品研發費用;其次,要建立合理的產品設計創新組織,組織具有各種素質的設計人員合作協調,發揮團隊的力量,形成開發新產品的生力軍。充分發揮設計人員的創新能力,激發創新人員的想象力、創造性和開發熱情,設計出與時尚接軌的民族特色產品。新穎、個性的產品是有利占領產品市場的“瑞士軍刀”[1]。
品牌驅動的設計戰略不僅能提升特色村寨的品牌形象,而且能將創新設計轉化為產品附加值。當然產品設計創新的目標較多,而且是不斷變化,它是根據品牌、環境、市場等的不同而不同的,旨在贏得目標消費群或市場。
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品牌需采用獨特的銷售與服務方式,結合實施產品創新與市場創新來開拓新的商業模式市場,擴大產品的銷售量和市場的占有率。如特色村寨品牌可奉行“品質第一、顧客滿意、安全環保、誠信至上”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創新”的現代企業科學管理模式,可采取以定制與銷售為主,網絡銷售為輔的營銷方式,也可設立顧客傳統工藝體現區,滿足現代顧客的各種不同訴求,以創新為設計理念進行產品開發。在市場競爭中,憑借扎實技術和高素質高技能的工作團隊,建立了廣泛的顧客群,品牌應通過各種信息與媒體的渠道來宣傳品牌形象與展示新品,彰顯品牌形象,力求打造國內知名的村寨品牌。
綜上所述,品牌要發展創新是必須的,通過創新發掘新的生產方向、增加價值、提升品牌形象。創新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將直接影響品牌的成長與發展。建立湖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牌驅動創新策略是全方位的,需通過新的產品、科技、服務、商業形式等的開發來實現品牌特定的戰略目標[2]。任何戰略都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和挑戰性,需要結合自身品牌特點與現狀,不斷探索與實踐。
[1]舒詠平, 鄭伶俐. 品牌傳播與管理[M]. 北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8: 67.
[2]周志民.品牌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35.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編號:15YBA140)
劉小玲(1976- ),女,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服裝藝術設計系副教授、碩士。
E-mail:870138765@qq.com
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