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VOCs管控專欄開篇序語
近年來,灰霾天氣在國內多地頻繁出現,持續時間長、覆蓋范圍廣,嚴重影響了民眾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作為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也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如何有效控制VOCs,從而減少灰霾和光化學煙霧、實現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已成為現階段我國大氣環境治理領域的熱點問題。
隨著VOCs問題受關注度的不斷上升,我國從中央各部委到地方環保部門均開展了相應的VOCs管控工作。2013年11月,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聯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組建了VOCs污染控制工作組,該工作組于2015年9月升級為“VOCs污染控制環境管理中心”(以下統稱“VOCs管控中心”)。
近兩年來,VOCs管控中心在環保部各司局和各大企業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VOCs定義與表征、石化行業建設項目VOCs排放量估算方法、石化行業VOCs綜合整治方案、石化化工企業VOCs污染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完成了《石化行業VOCs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和《石化企業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指南》;開展石化、醫藥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核算辦法研究,并形成《石化行業VOCs排放量核算辦法》、《醫藥行業VOCs排放量核算辦法》等文件;配合總量司編制《“十三五”總量控制規劃編制技術指南》,完成《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核算細則》;出版《石化化工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源排查及估算方法研究與實踐》;針對VOC環境管理方面相關知識對全國環境管理人員開展培訓,并以環評工程師培訓的形式開展了對環評人員的培訓等。
隨著各項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在VOCs管控中心的不斷努力下,我國逐步將VOCs的管控理念由傳統的重“排放限值”、輕“源頭控制”和“過程管理”的末端控制思路轉換為以“污染源歸類解析”、“全過程精細化管理”、“開放型監管模式”三大思想為核心的管控思路,這一轉變極大地推進了VOCs管控,拓展了VOCs污染源控制研究領域。
但相較于國外,國內相關研究普遍起步較晚,目前仍面臨VOCs定義存在爭議、排放底數不清、排放因子本土化數據缺失、標準體系不健全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因而VOCs管控中心借助《環境影響評價》雜志開創該“VOCs管控”專欄,主要刊載VOCs定義及反應性機理研究、污染控制技術研究、管控思路研究等一系列相關內容,為VOCs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個交流研究成果、分享經驗心得的平臺。謹以此作為VOCs專欄的開場白,并歡迎社會各界VOCs領域相關研究人員借助該平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自己的研究經驗,以共同推進我國VOCs研究的進步,實現我國環境質量的持續有效改善。
VOCs管控中心主要工作職責如下:配合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科學構建我國VOCs污染控制的頂層設計,開展VOCs污染防治相關環保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及治理技術的研究與擬定,配合重點行業VOCs綜合整治工作的監督落實,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供技術支持服務;統一我國VOCs管控思路和技術方法,為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提供培訓和咨詢服務;組織協調相關科研力量,為企業提供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