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蕾,孫曉燕
(1.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北京 100040;2. 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621)
?
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發展建議
付蕾1,孫曉燕2
(1.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北京 100040;2. 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621)
摘要: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主要是指與信息通信相關的基礎技術。當前,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動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的發展。分析了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主要措施建議。
關鍵詞: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
通用應用技術主要指與信息通信相關的基礎技術,包括傳輸技術和接入技術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其商用化進程不斷加快。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需統籌規劃、積極部署,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動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的發展。
1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宏觀經濟形勢逐漸回暖,信息通信發展需求持續擴張,為推動信息通信產業的發展,中國先后出臺了促進信息消費、實施寬帶戰略的一系列產業政策,隨著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實和不斷推進,以近距離無線通信、移動通信、光纖接入為代表的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產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整體呈現下述基本發展態勢。
1.1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近年來,移動通信、光纖接入等技術發展迅速,直接帶動通信設備制造業快速發展。2015年1—12月,中國通信設備行業實現銷售產值同比增長13.2%,高于電子信息制造全行業平均水平2.7%,增速位于各行業之首,成為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之一。內銷產值同比增長18.6%,高于去年同期2.2%。
1.2近距離無線通信應用迅速普及
在寬帶中國、4G以及信息消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近距離無線數據業務呈現巨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隨著無線個域網的升溫,近距離數據業務迅速膨脹,藍牙、WiFi、NFC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快速提升。根據藍牙技術聯盟最新統計數據,2015年全球藍牙設備整體出貨量達到了40億件,預計到2018年,藍牙產品出貨量將達到約50億件[1]。在寬帶無線接入技術方面,目前WiFi技術已具有良好的用戶基礎和較大的市場規模,WiFi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筆記本電腦等眾多電子產品上。ZigBee技術在物聯網、數字家庭、工業領域的應用持續推進。NFC方面,國內NFC市場規模快速提升,預計到2016年可達到70.1億元,NFC手機產品密集發布市場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的特征。
1.34G網絡建設不斷推進
隨著4G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推進,國內三大運營商不斷加快4G網絡建設步伐,2015年,國內新增移動通信基站127.1萬個,是2013年同期凈增數的1.3倍,總數達到466.8萬個。其中,新增4G基站92.2萬個,總數為177.1萬個[2],隨著移動網絡布局不斷擴展,移動通信服務質量得到繼續提升。伴隨三大運營商的4G建設投資,無線設備商、光通信設備商均將從中受益。
1.4國產4G手機發展迅速
受4G網絡建設及商用全面鋪開等積極因素影響,國產手機廠商紛紛發力,布局4G手機產品線。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5.18億部,同比增長14.6%。其中, 4G手機出貨量4.40億部,同比增長157.0%,占手機總出貨量的85.0%[3]。當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發展放緩,產品同質化嚴重,國際巨頭在創新方面也進展緩慢。4G時代使國產廠商迎來了趕超機遇,國產4G手機憑借技術、功能和價格優勢逐步打開了市場空間,在外觀設計、用戶體驗、品牌價值提升等方面提升潛力巨大。
1.5光纖接入用戶數不斷上升
在中國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光纖接入用戶數量不斷上升。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光纖接入業務繼續普及,光纖接入(FTTH/O)用戶數凈增5 140.8萬戶,總用戶數達到1.2億戶,光纖接入(FTTH/O)用戶數占寬帶用戶總數的比重超過50%,達到56.1%,比2014年同期提高了22%,“光進銅退”態勢顯著。在三大運營商的積極推動下,2015年,中國光纖接入(FTTH/O)端口達到2.69億個,較上年同期凈增1.06億個,光纖接入(FTTH/O)端口占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總數的56.7%,較上年同期提高了6.1%[2]。
2存在問題
經過多年的布局和發展,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取得了一定進展,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市場應用不斷推進,但在多個領域仍與國外企業有著不小的差距,一些關鍵問題仍制約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2.1部分關鍵技術仍由國外跨國公司把控
由于中國信息通信技術起步較晚,核心技術投入不足,目前在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領域,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仍由國外跨國公司把控,如ZigBee技術方面,飛思卡爾、德州儀器、松下等廠商已布局該技術全產業鏈;藍牙技術方面,藍牙芯片技術仍由外商主導;在光纖接入技術方面,盡管中國光纖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但光纖通信的核心器件——光纖預制棒仍主要依賴從日本、美國等國外企業進口,作為制作光纖、光纜的重要基礎材料,光纖預制棒占據了光纜產業鏈70%的利潤;4G技術方面,移動芯片、通信芯片、處理器芯片國產化率仍然較低,高端芯片技術仍由英特爾、高通等國外公司掌握。
2.2企業整體專利水平與國外仍有一定差距
目前,在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領域,與國外巨頭相比,國內企業整體專利水平仍有待提高,核心專利技術積累不足,不具備與國外企業談判的籌碼,同時由于資金缺乏,尚不具備批量購買專利的能力[4]。這種核心技術嚴重依賴國外的現狀使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及相關產業面臨致命威脅,一旦國外巨頭針對中國發起專利戰,國內企業將處于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此外,由于核心專利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如藍牙專利技術和商標均由藍牙技術聯盟擁有,每年向中國生產企業收取高額專利費用,嚴重擠壓國內企業原本就很薄弱的利潤空間。
2.3產業利潤率有待提高
長期以來,由于部分核心芯片、關鍵器件等利潤率較高的產品由國外企業擁有,直接導致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品成本較高,利潤率不斷下降。目前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品大多占據利潤率較低的中低端市場,采取“薄利多銷”的方式,依靠數量賺取不多的利潤。然而,隨著高端市場的日益飽和,不少國外跨國公司紛紛采取全產業鏈戰略,產品線不斷延伸,進入中低端產品市場,這將對中國國產品牌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優勢。由于不具備品牌優勢,國內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弱,一旦市場環境或者產業發展基礎發生變化,中小品牌企業將面臨嚴峻威脅,而國產品牌企業也將會迅速陷入兩難困境。
3主要措施建議
通用應用技術是信息通信技術的重要基礎性技術,對整個信息通信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夯實作用。因此,要立足當下,著眼未來,針對產業發展提前布局,推動整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和產業的協調發展。
3.1加強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及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充分發揮本土市場優勢,加大力度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充分利用基金、專項等手段,開展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和攻關,夯實關鍵核心芯片設計及制造等技術基礎,積極推動對關鍵核心芯片、關鍵器件及材料的研發,突破產業鏈核心環節,開發整體解決方案。加強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技術及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集中優勢力量,制定著眼于產業未來的戰略規劃,加強前瞻性技術布局,根據自身實力選擇適當的研發路線,為產業的未來發展提前謀劃。
3.2加強前瞻性技術專利布局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強專利戰略的頂層設計,集中優勢力量,扶持重點企業進行技術攻關,制定著眼于產業未來的專利布局戰略規劃,積極推動重點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突破,加強前瞻性技術布局。推行專利回輸戰略,充分利用現有高質量專利,在其基礎上進行消化、吸收與提升,促進自身專利實力的快速提升。圍繞核心專利,加大外圍應用型專利申請,提高應用型專利質量,對核心基礎專利形成圍堵,從而達到與對方基礎專利進行交叉許可的目的,提高在專利談判時的話語權。在政府的推動下,積極聯合龍頭企業力量,探索以國家級專利運營公司的形式,提高專利的組織和運作能力,完善專利池建設,加大內部的專利共享力度。
3.3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進一步發揮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完善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的技術發展戰略,加大相關產業、財稅以及人才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對新技術、新產品發展的政策引導、管理和規范。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探索調整現有的投資、人才、研發機制,加大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品及相關技術在市場準入、資源配置、標準制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鼓勵產業基金、民間資本、互聯網金融等現有資金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重點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推動國內企業間的并購、重組及戰略合作,全力支持企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5]。
參考文獻:
[1]天極網. 2015年出貨40億,藍牙設備或將成2016重頭戲[EB/OL]. [2016-03-04].http://speaker.yesky.com/268/100915268.shtml.
[2]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2015年通信運營業統計公報[EB/OL]. [2016-03-04]. http://www.miit.gov.cn/n1146312/n1146904/n1648372/c4620679/content.html.
[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5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R]. 北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6.
[4]劉曉馨.當前我國智能手機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電視技術,2014,38(12):58-61.
[5]周蘭. 移動芯片技術升級 國內企業需緊追4G時代商用步伐[J].世界電信,2013(11):71-76.
責任編輯:許盈
Suggestions on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general application industry in China
FU Lei1, SUN Xiaoyan2
(1.ElectronicTechnologyInformationResearchInstitute,MIIT,Beijing100040,China;2.AircraftMaintenanceandEngineeringCorporation,Beijing100621,China)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general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s basic technology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t present,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general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of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urgently to be solved. So, it is need to take a series of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general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industry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 China a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Key words: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general application; industry
中圖分類號:TN91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6280/j.videoe.2016.05.012
作者簡介:
付蕾(1968— ),工程師,長期從事電子信息、信息通信產業研究;
孫曉燕(1979— ),女,工程師,長期從事電子電氣技術及相關產業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31
文獻引用格式:付蕾,孫曉燕. 中國信息通信通用應用產業發展建議[J].電視技術,2016,40(5):54-56.
FU L,SUN X Y. Suggestions on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general application industry in China [J].Video engineering,2016,40(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