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奮(吐哈油田企管法規處,新疆 吐魯番 838202)
關于油氣田企業制度創新的思考
崔奮(吐哈油田企管法規處,新疆 吐魯番 838202)
加強制度建設是企業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當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期。改革是以破除不適應企業發展的體制和制度、建立新的管理體制和制度為手段,其實質是制度創新。本文通過對國有企業規章制度建設的思路和方法進行詳細的分析,結合油氣田企業管理實際,探討企業規章制度建設問題的解決方法,旨在為油氣田企業通過制度創新,保障深化改革提供參考。
油氣田企業;制度創新;思考
制度承載著企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體現了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思想和戰略導向。企業規章制度作為企業的行為規范,也是貫徹和實施國家政策方針的基本形式。隨著我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穩步推進,企業制度與深化改革的聯系更加緊密,對制度創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由于企業長期經營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固有思維和利益格局,顯然不能適應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所以唯有通過制度創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才能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
我國油氣田企業自開發建設以來,根據不同時期管理的需要,由企業各管理部門主導逐步建立了覆蓋主要業務的制度體系,滿足了管理需要,但在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合規管理的新形勢下,現有制度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逐步顯現,有些甚至成為阻礙發展的瓶頸。
1.1 制度體系建設缺乏系統的頂層設計
依托職能部門獨立完成的制度體系,部門化傾向突出,存在政出多門、多頭對下、交叉重疊、缺項漏項等問題。不同時期出臺的同類制度缺乏有效整合優化,造成制度繁雜,甚至制度間相互矛盾。
1.2 制度流程修訂不及時,不適應新形勢下管理的需要
隨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等上位制度的變化和企業管理模式的調整,原制度中存在的與上位制度矛盾、權責不對等、管理界面不清晰等制度體系中的“硬傷”和問題日益突出,已不利于落實各層級管理責任、調動各層級積極性,不能滿足企業深化改革與管理創新的需要。
1.3 制度體系信息化程度低
大多數制度沒有配套相應的業務流程,未能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固化,可操作性不強,直接導致了制度落實不到位、執行隨意性較強甚至無法執行等問題,這已成為制度管理的“軟肋”。
實踐經驗說明,在深化改革和管理創新的大背景下,企業開展制度建設不能僅對現存的制度進行性修修補補,而是要采取革命性的措施,實施流程再造,使制度充分體現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和改革創新部署融,使制度流程有法可依、配套銜接、便于操作。這就要求企業要打破以往職能部門獨立制定制度的模式,完全獨立于職能部門、上升到公司層面開展制度頂層設計,真正實現制度設計與制度執行分離,通過開展制度創新,不僅要解決管理體制機制的問題,還要解決制度落地的問題。制度體系“四化”建設正式基于油氣田企業制度建設現狀,在吸收國際大公司制度建設先進經驗基礎上,探索出來的制度創新的思路和方法。
2.1 管理制度化
制度化是固化管理成果的重要基礎。要對照國家法律法規等上位制度修訂企業制度,確保企業制度合法合規。強化制度創新,認真總結管理規律,貫徹改革思路,吸收先進經驗,創新制度設計,提高制度先進性。完善制度形成機制,對制度的必要性、關聯性進行充分論證,優化整合同類制度,減少制度數量,提高制度質量。
2.2 制度流程化
流程化是制度化的提煉和升級。要把制度全部轉化成業務流程,流程中嵌入企業的管理意志、決策程序、管理權限、工作標準、風險管控等要求,通過流程來明確職責、協調關系、規范行為,提高了制度的執行力。
2.3 流程表單化
表單化是流程化的實現途徑。要把工作流程的關鍵環節和執行要素制成一張張簡潔明了的表單,用直觀圖型和簡潔文字體現工作要求,員工不需要死記硬背制度文本,只需要按照表單規定的內容、步驟和方法進行操作,管理者按表單內容進行檢查考核,避免員工對制度文本理解不同造成執行走樣,使復雜問題簡單化,降低制度流程的執行成本。
2.4 表單信息化
信息化是提高流程和表單運行效率的重要手段。要遵循“就源輸入、信息共享、環環相扣、相互勾稽”的原則,把業務表單固化到信息系統中,通過網上業務流轉、工作審批、報表查詢等功能,實現自動跟蹤、檢查、催辦和稽核;每個運行步驟要環環相扣,互為印證,一個環節通過審批,才能運行下一個環節,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因素干擾。
綜上所述,是本文在制度創新建設方面的思考與實踐,通過制度體系“四化”建設,企業生產經營都按固定的制度、流程、表單運行,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的重點轉移到消除過程管理中的異常事項上,各級層面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異常問題,切實保障了深化改革的順利進行。
[1]許灝.關于加強企業規章制度建設的思考[J].礦業工程,2014(05)
[2]于旭、馬國增.國有企業制度創新過程分析[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8(04)
[3]郭利.試論中國國有企業的制度創新[J].西北大學學報,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