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科
(海原縣水務局樹臺水保試驗站,寧夏 中衛 755200)
論水土保持與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聯系
王萬科
(海原縣水務局樹臺水保試驗站,寧夏 中衛 755200)
目前,由于人類的不當行為,打破了生態之間的平衡關系,破壞了自然之間的發展規律,導致了極端天氣和環境問題頻頻發生。在這當中,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及鹽漬化是目前我國面臨的三大生態環境問題,這些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人類的正常生活,并且制約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進程。一方面,我們應盡可能采取有效措施,要加快這些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這些也說明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我們應當提前預防。文章介紹了水土保持的重要意義,并結合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具體地了探討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水土保持;可持續發展;內在聯系;重要性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69.1%,山區的經濟條件落后、氣候差、水土流失情況還非常嚴重。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海原縣來說,全縣總土地面積4989k㎡,水土流失面積4406.8k㎡,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86.6%,這嚴重影響了山區人民的生活與生產。因此,建設推進水土保持工程是實現山區發展最為首要的任務。水土保持,是指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它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山區治理綜合發展的主要保障。雖然最新的遙感調查結果顯示水土流失的危害仍然存在,但是流失程度有所減輕,監督管理工作也不斷加強,從海原縣的工作報告中可以得知,去年全縣的水土流失的治理程度達46.9%,各項建設項目基本完成,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生態效益。但是,我們仍然不能松懈,還是要打起精神,快速推進水土保持的建設。接下來我們介紹水土保持的特點,大致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①持久性。水土保持建設是一項持久性工作,短期內無法看到成效,必需要長期的堅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②科學規律性。從1980年起,我國就開展了以小流域為單元的治理方式。一個小流域就代表一個水土流失單元,在這個單元內可以反映出水土流失的產生與發展的規律;③綜合性,一個水土保持項目會涉及經濟、環保、林業、國土資源、科學等方面,它不是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能獨自完成的,它要求大家齊心協力、互相幫助,這樣才能保證水土工程順利開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意識的更新,“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共同目標??沙掷m發展有廣泛性定義、科學性定義以及綜合性定義,這些定義都圍繞著同一個核心問題:在發展中關注環境,概括為四個字的話,那就是協調發展。道家就曾提出“要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順應自然本性,尊重自然規律”的主張,這種主張放在現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協調發展理念成為了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協調發展其實很容易理解,它就是要求我們及時處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不對等關系,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多方權衡與考慮,最終形成平衡式發展結構。同時,還要在協調發展中,不斷尋找發展機遇,拓寬發展空間,為保持各產業的平衡發展創造更大的可能。
水土保持與可持續發展聯系緊密,兩者相互約束、共同發展,是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其內在聯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①水土保持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水土資源是人類在地球上生產生活的最基本資源,例如河水、淡水、耕地、草地等。這些資源一旦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便不會再生,人類也就無法再利用,這不僅會阻礙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存也會出現問題,因此防治水土流失、實施水土保持是保護水土資源,修復生態的必然方法;②水土保持措施可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水土流失最大的特點是它會使水量在枯水季節縮減,在洪水季節猛增,因此在暴風雨來襲時,地面在沒有植被阻擋、坡度攔截力差的情況下會導致雨水不能及時滲入到土壤中,從而夾雜著泥沙向下俯沖,最終導致山洪爆發。這種危害破壞力強,損壞房屋農作物、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帶來不少的經濟損失,并且這種損失是不可估量且時常發生的。而水土保持就是為了遏止這種現象,預防人民免遭這類災害,挽回一定的經濟損失,同時也能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支出,讓經濟實現良性循環,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③水土保持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按其字面意思上講,它是指當地資源可以養活當地的人。水土保持可以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土地承載能力,土地承載力也叫人口承載力,主要指這個區域的供養人口數量和最大容納人口數。如果水土資源遭到重創是無法重復利用的,這些資源也有使用期限。而水土保持保護了土壤的肥力和養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土地的使用時間,提高并維護自然資源的生態效益。土地承載能力的提高既可以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也能為后代人所用,這與可持續發展的定義相吻合,符合要求的同時也推動了可持續的發展進程;④可持續發展確保水土保持的真正落實。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看水土保持對可持續發展的促進作用,它們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監督的,正是因為有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要求,我們才會想要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怎樣實現、要從哪些方面做改變,并提出相關的要求,所以可持續發展是約束水土保持工作進行與落實的有效指令。
雖然目前農業現代化、綠色化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無法徹底解決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等問題,離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們一定要確保水土保持工作平穩、有序地進行,加快生態建設步伐的同時,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1]周玉璽.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與政策選擇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05.
[2]薛占海.生態環境產業研究[D].西北大學,2008.
S157
A
1671-3818(2016)10-0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