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
一二線城市和三四五線城市房價的區別,一線城市的好地段和郊區房價的區別,大致對應于階層的區別。很多人對于一線城市房價瘋狂上漲的階層鎖定的恐慌,不是沒有理由的。
在價值觀被房價不斷沖擊的這個時代,關于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又瘋漲的房價,我們還有什么可說的嗎?
還是有值得說的,因為,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這是“暴跌”前瘋漲,還是又一輪通過“房價排斥”,讓一些人永遠在一線城市買不起房,從而沒機會立足的先兆—后者讓我想到了一個可怕的詞“中等收入陷阱”。
我想說,這對應了兩種社會心理:淡定和恐慌。但你也知道,到今天為止,雖然幾乎所有的跡象都顯示為支持淡定,但恐慌仍遠比淡定有殺傷力。因為它本身既是一種傳染性極強而且很負面的心理,同時,還有“不確定性”這么一個可怕的心理原理幫它—萬一這次不買或買不起,就一輩子再也沒有機會了呢?
這輪的一線城市房價瘋漲并不是市場的自然反應。它是靠對市場的“干預”刺激出來的,就是這段時間政府政策“利好”,降息降準、降契稅之類。但只要有基本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常識,誰都知道,政府這次主要是希望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沒想到被一線城市搶了風頭,“政策效應”都體現在一線城市身上了,而且非??鋸?。所以,央媒及時表態,說“須警惕一線城市房價非理性上漲”。
我們知道,在“救市”上,政府有非常多的牌可以打,降息降準、財稅政策(減稅、“補貼”)、公積金政策、戶籍政策其實只是“常規手段”,只要政府愿意,還有很多手段是可以用的。但一二線城市和三四五線城市的區別也很明顯了。
看一下,三四五線城市在“去庫存”的政策上,力度其實已經很大了,比如福建干脆就是,農民如果進城購房,可以補貼現金。沈陽雖然是二線城市,但力度更猛,甚至都發布過高校、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購房“零首付”的《意見》,雖然官方馬上又說還只是在“前期調研論證”。換句話,為了“救市”,把農民、學生都作為“客戶”來考慮了。
但這些人恰恰在經濟的意義上是低收入者。所以,三四五線城市,靠他們來“救”,自然很難救得了那么多的“庫存”。
一二線城市呢?它們的房價本來就已經非常高,本來并不需要“救”,但地方政府負債、土地財政需要“救”,而房地產市場的“客戶”,是炒房者、剛入場的中產階層、所謂“改善型”的中產階層,以及一些富人。他們都可以支撐房地產上漲這場游戲。換句話說,這場游戲和一二線城市中的大部分工薪階層無關。他們已經不可能擁有入場券。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跟社會階層一樣,分化得已經非常清楚:有錢人可以玩什么,有一點錢的人應該玩什么,沒錢的人又只能玩什么。所以,一二線城市和三四五線城市房價的區別,一線城市的好地段和郊區房價的區別,大致對應于階層的區別。很多人對于一線城市房價瘋狂上漲的階層鎖定的恐慌,不是沒有理由的。

本來大家各玩各的游戲,或者,沒錢的人沒有資格參與游戲也行,問題在于,所有的這些游戲,都是跟所有人有關的貨幣政策、財稅政策在調整。這有點類似于打雞血,雖然讓一線城市的房價顯得那么亢奮,快感迭出,但并不僅僅是有錢人自己的游戲,而是透支了所有人,一旦出問題,那就是綁架所有人一起跟少數人來埋單。
許多人辛辛苦苦工作,賺的錢買不起房,即使收入有增長,也不夠房價上漲所引發的各種生活成本上漲。我想,這才是真正讓許多人無法淡定的重要原因。
說到這兒,一線城市的房價這樣瘋漲能持續多久可以點破了:散戶都入場了,高位能持續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