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芳
山水靜謐江北一派福澤佳景象,鳳凰和鳴半邊天演繹創新傳奇。2016年是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6周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浦口婦女工作迎來了中央群團會議精神落實與江北國家級新區啟動建設雙重疊加的重大機遇。面臨婦女工作“最好的時代”,區各級婦聯組織勇于把握發展機遇、構建彩虹矩陣、聚焦彩虹夢想。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創設全省首個地域性婦聯品牌工作logo矩陣,增加婦聯工作與時代貼合度,傳遞婦聯組織、婦聯工作的凝聚力和溫度感。
夢想無限美,奮斗正當時。在七彩逐夢路上,女性力量不可或缺。她們或是巾幗建功的半邊天,或是引領時代家風的獨特力量;她們或是逆境重生的堅韌女性,也可以是用心生活的幸福女人……多重角色、多元發展、多種貢獻是新時期新女性特質,區婦聯以身邊人視角,記錄追夢故事,搭建多樣平臺,助力逐夢歷程。
最后,祝全省廣大婦女姐妹們節日愉快、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作者系江蘇省婦聯執委 南京市浦口區婦聯主席)

強化主業意識 ?實現五個轉變
浦口區婦聯圍繞區委“四個生態”建設,實現五個轉變:
1、職能定位由“活動”向“服務”轉變,解決一個“實”字
理清工作思路,厘清工作邊界,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著眼服務,發揮婦聯組織“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獨特優勢,婦聯干部服務基層、扎根基層,推動婦聯工作由活動型向服務型轉變。
婦女創就業扶持服務。選樹和推薦上報省、市巾幗示范現代農業科技基地、合作社、農家樂、電商村等各類示范基地。聯合區人社局中標單位舉辦了6期月嫂培訓班,350名婦女參訓,95%的婦女獲得證書。
婦女兒童實事項目。召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推動十件實事落實。制訂下發全區“兩綱兩規”評估工作方案,舉辦婦女兒童“兩綱兩規”監測評估業務專題培訓。繼續實施“兩癌”患病婦女、單親貧困母親等2個綜合幫扶項目。爭取省兒基會及區內外愛心人士支持,點對點資助區內335名學生,開辦“春蕾圓夢班”。
網格化綜合幫扶。將社區5名兒童納入“春蕾計劃”,開展“打造書香人家 建設幸福家園”主題黨日活動,由全國“優秀春蕾之星”、永寧法庭法官蘇曉為社區家庭送上家庭安全知識講座。
2、工作重心由“婦兒”向“家庭”轉變,突出一個“家”字
穩定新時期婦聯工作重心,立足工作長效機制建立,從婦聯工作實際和地區資源稟賦出發,探索構建地域特色鮮明的家庭建設品牌,使工作下沉到基層、深入至家庭。
美德家庭。繼續深入開展“家庭美德之星”系列宣傳活動,編制《講述浦口家庭故事 弘揚傳統家庭美德》讀本,用故事讀本講述文明家庭,用微電影展示感人故事,用公益廣告片傳播好家風。以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5周年為契機,舉行了《美德之星 幸福之行》—— “家庭美德之星”表彰大會,區委書記瞿為民出席會議并致辭。繼續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
美好家園。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聯合區委農工委,開展“美好家園”活動,以“見人見景、人景合一”為核心,以建設區級示范庭院為載體,在“水墨大埝”、“楚韻花香”實施社工實踐項目,扶持巾幗絲帶繡創業,開展文明禮儀培訓。
書香家庭。引入第三方團隊評估、調研、策劃家庭教育工作,啟動“網上家長學校”、“彩虹學堂”線上線下協調互動,推動授課平臺由學校向社會轉變、授課內容由單一向“政策宣講”、“家庭建設”等六大模塊延伸、師資力量由專業人士向“草根”拓展。
3、組織架構由“行政”向“樞紐”轉變,創新一個“虹”字
以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為契機,提煉和升華“彩虹”工作品牌,摒棄“行政式”的思維和工作方式,堅持縱向打牢基礎、活躍基層,橫向團結凝聚、廣泛聯系,編織了一張更加開放、更為多元、更具活力的婦聯組織網絡。
“彩虹”社工項目實踐。發揮女性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功能,圍繞“彩虹”系列七大服務板塊,發布項目清單,指導基層婦聯實施以家庭為主要對象的社工項目,“愛心小屋”服務項目獲得江蘇省婦女兒童之家優秀服務案例獎。
“彩虹”婦兒之家。抓住頂山街道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契機,引入樞紐型女性社會組織,啟動“彩虹”婦兒之家建設,開發運作家庭文化建設、婦女技能培訓、兒童服務、巾幗志愿服務等項目,激活周邊5個“社區婦女兒童之家”服務功能。
女性社會組織典型。 “博愛之家”獲得江蘇省“最優女性社會組織”稱號、“愛心緣”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副理事長張繼微獲南京市 “最美女性草根組織領袖”稱號。
4、權益維護由“事后”向“干預”轉變,體現一個“聯”字
圍繞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以法治思維和專業力量,積極探索家庭暴力等維權個案的事前干預機制,逐步實現由事后向事前干預轉變。
專業干預。發揮社工、心理咨詢師、律師、法盾志愿者等專業團隊作用,持續推進“彩虹”反家暴項目;發揮區婦女維權服務中心的樞紐型地位,加強對各街道“彩虹維權工作站”的輻射和指導。
事前防范。以“三八”維權周為契機,區、街婦聯聯動開展法制宣傳。切實擔負起“平安家庭”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推選 “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典型。
果斷站位。及時受理處置、跟蹤關注兒童受傷害事件,促進兒童權益維護,受到上級婦聯及區委認可。
5、工作模式由“自轉”向“公轉”轉變,聚焦一個“研”字
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契機,堅持貼近群眾、貼近基層、貼近家庭,深入實踐,常態化學習調研,甘當群眾的學生,實現由“自轉”到圍繞群眾“公轉”的轉變。
尋訪“最美”。聯合區委宣傳部開展“尋訪最美女性”活動,在活動過程中突出“尋訪”。區婦聯班子成員帶頭落實,引導各級婦聯干部深入基層尋訪身邊的“最美女性”。
調研需求。調研思考區女性社會組織發展,《女性社會組織建設的實踐探索與思考》一文被江蘇省婦女網錄用,并獲區人大優秀論文獎;向區政協辦提交《家暴不是家務事》社情民意信息。連續開展 “書香家庭”、巾幗電子商務、月嫂培訓基地建設等系列農村婦女發展課題調研。
培訓干部。聯合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舉辦科級女干部培訓班。統籌婦女干部培訓,將政治素養、理念觀念、業務能力等多方面內容納入培訓內容體系,提升服務群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