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邏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二○四勘探隊,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
關于礦山水文地質調查與礦山地質災害調查的思考
夏邏
(黑龍江省煤田地質二○四勘探隊,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摘要:地質調查的目的是查明影響礦山工程建設和生產的地質因素,消除各種地質災害,保證礦山生產安全。應結合煤田地質實際,補充水文地質勘探與試驗。水文地質調查是根據已有的礦床水文地質資料,結合礦山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行的與巖土穩定性有關的水文條件調查與分析。地質災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縫、流沙等。
關鍵詞:地質調查;水文地質;地質災害
第一,收集資料和設計編寫階段。此階段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收集和綜合工作區前人已有的地質、礦產、物探、化探、遙感資料,進行地質踏勘和航片、衛片的地質解譯,編寫工作設計。野外地質踏勘應在系統收集和綜合研究前人資料以及初步解釋航片、衛片后進行,踏勘路線應處置穿越工作區構造線方向,各類重要接觸關系、礦化或礦產地均應布置踏勘路線。通過本階段工作,應力求了解工作區地質礦產基本特征、工作程度及分析測試數據,統一巖石分類、命名方案和圖例圖式,選擇各類剖面測制位置,編制地質、礦產草圖,提出工作區地質、礦產調查中應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措施、方法和手段。
第二,野外地質礦產調查階段。此階段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各類地質剖面的測制和研究,系統的路線地質填圖及礦產調查,為配合地質填圖而開展的物探測量、化探測量,各類樣品的采集等。本階段工作基本完成后,應及時綜合研究編繪出工作區野外地質圖和地質實際材料圖、各類地質剖面圖,作為野外地質礦產調查階段的主要成果和后階段加深研究工作的依據。對采集回來的各類標本、樣品,應及時編錄、登記、加工或處理,送樣并分析鑒定,以便能及時取得分析測試數據。
第三,資料的中間性整理及野外加深研究階段。此階段包含野外和室內兩方面,要先從資料的中間性綜合整理工作入手。在中間性的綜合整理中,既要對各地質剖面和系統填圖中已獲得的野外資料進行綜合整理研究,還應對已收到的樣品分析測試數據作初步計算、作圖、統計、研究。通過這一階段綜合研究,肯定成果,并找出存在的問題,以制定野外加深研究計劃,再進行野外加深研究工作。
第四,綜合整理和報告編寫階段。地質調查的最終資料整理應在野外工作全部完成,并經主管部門組織野外驗收通過后進行。此階段應對所獲資料進行系統整理和綜合研究,編制各種成果圖件,通過對工作區地質構造特征和成礦規律的總結,最后編寫出地質調查報告。
地質調查的目的是查明影響礦山工程建設和生產的地質因素,消除各種地質災害,以保證礦山生產安全。
2.1礦山水文地質工作
礦山水文地質工作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礦山開發階段的水文地質工作由于不同的開采方式和礦山水文地質條件的不同,其工作內容也有較大差異。
2.2水文地質調查內容
水文地質調查是在已有的礦床水文地質資料基礎上,結合礦山建設和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進行的與巖土穩定性有關的水文條件調查與分析。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第一,礦區內地下水的類型,包括按含水空隙條件的分類和按埋藏條件的分類。第二,礦區水文地質結構類型,按含水體和隔水體所呈現的空間分布和組合形式,以及含水體的水動力特征所劃分的類型,可分為統一含水體結構、層狀含水體結構、脈狀含水體結構和管道古水體結構。第三,不同水文地質結構中的水動力特征,包括不同水文地質結構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以及富水特征,相互之間或與地表水體有無水利聯系等。第四,含水層、隔水層、礦體之間的相互關系,水文地質鉆孔的封堵質量。
3.1礦山地質災害
由礦山資源開發導致的地質災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流沙和采空區等。滑坡是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坡面整體下滑的現象。崩塌也即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巖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一種地質災害現象。地下采礦形成的采空區是造成礦山崩塌的主要因素,礦山地面塌陷、地裂縫主要是由于礦山巖溶或地下采礦形成的采空區,引起了地表變形和破壞。由于地面塌陷、地裂縫發生具有突然性,因此對塌陷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在礦山開采或其他挖掘工作中,有時會遇到飽水的沙土,當其被工程揭露時,可產生流動,即流沙。流沙可以是以突然潰決形式發生,也可以是緩慢發生。流沙的存在會造成井巷施工困難,流沙的潰決會掩埋礦井,危及工人生命安全,甚至引起地面塌陷。
3.2礦山地質災害調查
第一,崩塌地質調查。崩塌地質調查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查明地形、地貌特征。陡坡和陡崖是產生崩塌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要結合現場踏勘在地形地質上圈化出陡坡地段。二是查明不同巖性巖石的分布,特別是抗風化能力強的堅硬巖石的分布。三是查明地質構造特征。四是調查本地區有無發生崩塌的歷史。五是調查本地區氣候變化特征。六是調查本地區歷史上地震的最大烈度和人工爆破的規模。
第二,滑坡地質調查。一是要查明邊坡、排土場傾角、平臺寬度的幾何要素。二是要查明邊坡不同巖性巖石的分布。三是要查明地質構造特征。四是要調查本地區氣候變化特征。五是要調查本地區歷史上地震的最大烈度和人工爆破的規模。
第三,泥石流地質調查。一是要查明區域內的地貌條件、匯水面積、溝谷發育情況及其縱橫坡度和高度。二是要查明基巖松散土層分布位置及其與崩塌、滑坡等自然地質現象的關系。三是要對泥石流流域進行大比例調查,對泥石流流域斜坡和泥石流發源地的臨界條件和巖土穩定性進行研究,推測泥石流可能發生的期限。四是要調查大氣降水資料。五是要對尾礦庫穩定性進行評價。
第四,地面塌陷、地裂縫、采空區地質調查。一是要查明采空區規模和形狀,包括采空區體積、空區范圍投影面積、采空區形狀、采空區連通情況、采空區高度及長度與寬度比。二是要查明采空區充水情況。
參考文獻:
[1] 關善勇.滑坡對陸路運輸線的影響及防護策略[J].中國市場,2010,(10):86.
[2] 尚繼發.淺談采空區電力工程巖土勘測[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9,(3):87.
[3] 郭岐山.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探討[J].科技風,2010,(7):47.
[4] 王庾綱.城市規劃與地質災害[J].防災博覽,2011,(1):56.
[5] 卓萬生.夯實基礎抓防范防災減災落實處——福建省安溪縣地礦局抓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紀實[J].資源與產業,2002,(4):79.
中圖分類號:P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646(2016)10-0110-02
收稿日期:2016-02-03
作者簡介:夏邏(1974-),男,四川隆昌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地質技術研究。
Reflections on mine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survey and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survey
XIA Luo
(Heilongjiang Coal Geology No.204 Exploration Team, Qitaihe 154600, Chin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geological survey is to identify the geolog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m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 eliminate all kind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ensure safe production in mines. Practical states of coal geology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ith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testing.Based on existing hydrogeological data of deposits,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mine construction and production,hydrogeological survey make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related with rock-soil stability.Geological disasters include landslides, avalanches, mudslides, ground fissures, quicksand, etc.
Key words:Geological survey; Hydrogeology; Geological disas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