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何立民
沉痛悼念嵌入式事業拓荒者——陳章龍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何立民
8月11號下午,得知陳章龍教授不幸去世,驚聞噩耗,不勝唏噓。
陳教授是我國嵌入式事業的拓荒者、全國單片機學會創始人,為我國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是我國嵌入式領域第一代人的杰出代表。
去年年底,陳教授提出籌辦“紀念中國微機全國單片機學會成立30周年”活動。今年年初,我們就此事進行了長時間的溝通。通話中,我們都認為,這是一次為了忘卻的紀念。
陳教授告訴我,在他那里保存了學會最完整的歷史資料。于是我們約定,借這次紀念活動的機會,整理出呈現我國嵌入式事業發展歷程的歷史資料,包括文字資料與實物。
正在期待陳教授能夠整理出我國單片機、嵌入式系統事業發展的完整史料時,不料他卻撒手人寰。這注定是陳教授的遺憾,也是嵌入式界無法彌補的損失。
30多年前,北京工業大學電子廠掀起了TP801、MCS 48、MCS-51基礎上的風靡全國的智能電子變革的大潮。隨后,1986年10月底,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了第一次全國單片機學術交流會,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盛大聚會。會上,復旦大學計算機系以陳教授為首的一群青年教師,發起籌建全國單片機學會,會上選出了各省市籌備小組的臨時負責人。一年后,各大省市相繼成立單片機學會,1987 年10月,中國微機全國單片機學會在上海正式成立,陳章龍教授被理事會推舉為理事長。陳教授為我國嵌入式事業殫精竭慮,在他的領導下,開啟了我國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事業的歷史新篇章。
學會成立后,首先面臨的是如何沖破現行學會體制、迅速追趕國際潮流,如何使跨學科、全領域的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沖破我國現行學會體制的約束。陳教授十分睿智地提出,建立松散的全國范國的縱向管理體系,各省市學會自由選擇掛靠單位,由此形成了十分奇持與行之有效的單片機學會體系。全國單片機學會成為掛靠在中國計算機學會微機專業委員會名下的一個三級學會,各地區的學會有的掛靠在計算機學會、微機學會,也有的掛靠在電子學會、自動化學會。為了實現直接、高效的領導,在當時微機專委主任何紹宗的支持下,單片機學會成功地注冊了“中國微機全國單機學會”的名稱。從此,一個三級學會的全國單片機學會,直接地領導了全國各地形形色色的單片機學會,開展了全國范圍內、跨學科、跨行業的學術交流活動,不僅最大范圍地集結了全國單片機界的精英,而且迅速地吸引了國際半導體廠商的關注。
從1987年起,開始了每年一次的全國單片機學術交流及國際產品展交會,這場盛會成為20世紀90年代國內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學術活動。隨后,眾多國際半導體廠商通過學會渠道紛紛進入我國高校,啟動大學計劃,并設立單片機實驗室。單片機普遍進入我國高校,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為我國IT產業迅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陳教授領導的全國單片機學會自然功不可沒。
創辦《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期刊,是1996年在鄭州會議理事會上為紀念學會成立10周年提出的,2000 年8月獲國家出版總署批準。在陳教授及學會眾多專家的支持下,2001年1月10日創刊號迅速問世。在創刊號上,陳教授發表了名為“我國單片機15年”的紀念文章。得益于15年來學會的辛勤耕耘,這本雜志集結了眾多業界精英,“專家辦刊”也成為其辦刊特色。幾乎是在創辦期刊的同時,北京單片機聯誼會成立。為了便于舉辦活動,陳教授將學會的備用公章交給我掌管,借助學會的影響力,北京單片機聯誼會活動迅速開展起來。
隨著單片機的普及,計算機學科、電子學科、信息學科、通信學科人士大量涌入嵌入式領域,當嵌入式系統被人們普遍認可后,嵌入式系統成為相關學科基礎上的大科技。而作為拓荒者的全國單片機學會則開始謝幕,中國計算機學會微機專委會也順勢轉型為嵌入式系統專業委員會。
今天,整個IT產業已進入到物聯網時代。作為IT產業基礎的嵌入式系統,在經歷單片機拓荒時代、嵌入式系統獨立發展時代后,進入到一個為物聯網服務的新時代。當今天我們看到我國智能硬件、智能電子、嵌入式產品研發走在世界前列時,請不要忘記那些歷史上的拓荒者,那些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領域摸爬滾打的第一代先行者。而陳章龍教授正是我國嵌入式系統事業的拓荒者之一,第一代先行者中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