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彩明
(浙江省浙東引水管理局,浙江 杭州 310012)
浙東引水工程運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陳彩明
(浙江省浙東引水管理局,浙江 杭州 310012)
通過對浙東引水蕭山樞紐至慈溪段工程常態化運行2年來的現狀進行調研,分析了其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及發展趨勢,提出了水量、水質、管理等方面的對策建議,為浙東引水工程持續、有效運行提供決策參考。
浙東引水;水量;水質;管理;對策
浙東引水工程管理目前實行“統一調度、屬地管理”。浙江省浙東引水管理局主要承擔浙東引水工程的管理、調度、協調等相關工作。目前,蕭山樞紐工程和浙東引水水量水質監測系統由省浙東引水管理局負責運行管理,浙東引水其他已建相關工程均由沿線相關管理機構管理,引水工作服從省浙東引水管理局統一調度。常態化引水以來,蕭山樞紐工程引水9.63億m3,保證了浙東地區工農業生產用水。雖然引水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也暴露出多方面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現狀的調研及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了對策建議,對浙東引水工程持續、有效運行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浙東引水工程是浙江省水資源戰略配置的重大工程,2006年被列入浙江省“五大百億”工程和”水資源保障百億工程”,其目標是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解決浙東地區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困擾[1-3]。工程涉及杭州、紹興、寧波、舟山4個地市及19個縣(市、區),跨越錢塘江流域、曹娥江流域、甬江流域和舟山本島,引水線路總長294 km。工程取水口位于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交匯處的蕭山區義橋鎮,取富春江水經西小江(杭甬運河)至紹興,通過紹興平原河網至曹娥江上游江道,再通過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引水至慈溪市、通過曹娥江至寧波引水工程引水至寧波市、通過舟山大陸引水工程引水至舟山市。工程多年平均引水量為8.9億m3,總投資為100多億元,是浙江省有史以來跨流域最多、跨區域最廣、引調水線路最長和投資最大的水資源戰略配置工程。工程由蕭山樞紐、曹娥江大閘樞紐、曹娥江至慈溪引水、曹娥江至寧波引水、舟山大陸引水二期和新昌欽寸水庫等6項工程組成。目前,浙東引水6項工程中,蕭山樞紐、曹娥江大閘樞紐、曹娥江至慈溪引水、舟山大陸引水二期等4項工程已建成并發揮效益,欽寸水庫工程處于建設期,曹娥江至寧波引水工程正在抓緊開展前期工作。
浙東引水蕭山樞紐至慈溪段工程于2013年2—3月、7—8月先后開展了試通水、應急引水等工作。2014年6月浙東引水蕭山樞紐至慈溪段工程實現常態化引水,通過蕭山樞紐工程向浙東地區輸送了大量的水資源,增加了浙東地區的工業、農業、環境用水,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效益。
浙東引水蕭山樞紐至慈溪段工程經過2 a的運行,暴露出不少問題,主要集中在水量、水質、管理上。
2.1 水量問題
1) 浙東引水工程沿線經過蕭山、紹興、上虞、余姚、慈溪、寧波、舟山等市、縣(市、區),其多年引水總量為8.9億m3,設計90%保證率年份,上虞年引水量為1.1億m3,余姚年引水量為0.7億m3,慈溪年引水量為2.4億m3,寧波年引水量為1.92億m3,舟山年引水量為1.27億m3。截至目前,浙東引水工程蕭山樞紐至慈溪段引水工程已建成并發揮效益,曹娥江至寧波段引水工程由于種種原因還停滯在前期研究階段,影響了浙東引水工程總體效益的發揮,也使寧波、舟山的用水保證率得不到提高。
2) 慈溪市處于蕭山樞紐至慈溪段引水工程的末端,水量受制于沿途的蕭山、柯橋、上虞、余姚,如遇干旱年,慈溪的水量能否得到保證是一個未知數。同時因慈溪的地形地貌原因,慈溪境內水庫數量較少,沒有大型水庫,缺少蓄水能力。如何把引過去的水存留起來,也是發揮浙東引水工程整體效益的關鍵。
3) 浙東地區河網水系錯綜復雜,浙東引水工程采用河網輸水,引水主干河流有22條,交叉河流有72條,各地引水量難以把控。目前,浙東引水工程還處于免費用水階段,各工程的運行維護費用由各地自行承擔,一旦發生上游地區截留過境水,下游地區也無可奈何。免費用水亦造成各地不能物盡其用,存在著水資源的極大浪費。
4) 目前的引水工作過于粗放,對于水量只有年際控制,沒有月際控制[4]。這就造成了年內引水量的不合理分配。有些市縣前期用水較多,后期急需用水時發現用水總量額度不夠;有些市縣前期不用水,一到后期拼命亂用水,水資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
2.2 水質問題
1) 浙東引水工程為河網輸水,引水線路長,流經地區多,且沿途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一,入河排污口也較多。據調查,浙東地區年廢污水排放量在10萬t以上的排污口有95個,按入河排污口類型劃分,屬于工業廢水的排污口51個,屬生活污水的排污口20個,屬混合廢污水的排污口24個。根據浙東引水工程水量水質監測系統水質統計,總體來看,引水期間,沿線各地的水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一站點引水期間的水質要好于暫停期間的水質。但也發現,在引水期間,Ⅴ類甚至劣Ⅴ類的情況也常有發生,特別是后方、楊汛橋、新三江閘、四塘閘、七塘閘的水質情況較為突出。
2) 浙東引水蕭山樞紐工程在試通水和常態化引水期間,水體的濁度大部分時間在50 NTU左右,但最高可達150 NTU以上。引水濁度偏高,不但直接影響受水區水體感觀,也會造成河道淤積。若高濁度主要由含沙量引起,當高濁度的水體進入受水區后,由于水動力減弱,泥沙會逐漸沉降淤積,長期運行不僅會使航道淤淺,影響航道正常運行,還將減小平原河網調蓄能力,影響河道蓄洪排澇功能的正常發揮。
2.3 管理問題
1) 各地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浙江省浙東引水管理局管理蕭山樞紐及水量水質監測系統工程,沿線各節點的工程由各市縣(區)自行管理,寧波市、曹娥江大閘、柯橋區、上虞區、余姚市、慈溪市等各地相繼成立了管理機構,部份管理機構為掛牌形式或合署辦公,造成了一些管理單位工作重心分散。一些管理單位過多的考慮本地區及短時期的利益訴求,個別地方甚至在一些特殊時期內對引水工作存在抵制情緒。
2) 引水溝通協調機制尚不完善。省級層面的協調機制已比較完備,但是在省市縣之間、上下游地區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尚未有效建立,部門之間單獨作戰,缺乏協同。
3) 工程管理機構與運行經費尚未真正落實。引水沿線各地的引水管理機構雖然陸續成立,但機構的具體工作人員和管理經費尚未真正到位,部分管理機構甚至連辦公場所都沒有落實。管理人員存在業務水平不高、對本地區水利工程了解不深、對問題研究不夠等情況,影響工程效益的發揮和工程安全的保障。同時,各管理機構內部管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和相關規章制度尚不健全。
4) 引水調度的指令執行還不到位。雖然大部分地區總體上能夠執行調度指令,但各地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執行到位情況參差不齊,個別地方引水邊界控制管理力度有待加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量的有效傳輸。個別地區因種種原因,開、關閘比較隨意,對調度指令有敷衍之嫌,或延遲執行,或以小流量應付,部分工程引水期私自改變運行工況現象仍然存在。
3.1 水量解決方案
1) 加快曹娥江至寧波段引水工程建設。曹娥江至寧波段引水工程作為連接曹娥江與舟山的橋梁,對保障寧波、舟山的用水起著重要的作用。省政府、省水利廳、省浙東引水管理局、上虞區各單位都要支持加快推進曹娥江至寧波引水工程建設,爭取早日建成,為寧波、舟山提供水資源保障,為浙東引水工程整體效益發揮創造條件。
2) 慈溪市加快建設調蓄水庫。慈溪市根據實際情況,應加快啟動慈西水庫建設,作為浙東引水工程的接納體,結合浙東引水實際,把引過來的水存儲起來,為生態環境用水提供調蓄空間。
3) 運用經濟手段——征收水費。為規范浙東引水地區的用水情況,保障浙東引水工程的常態化運行,研究適合浙東引水工程實際的水費計收方法。按照“誰受益、誰分攤”的原則,只為某一地區服務的工程,其成本費用由該地區獨自承擔,同時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地區服務的工程,其成本費用由受益地區按設計供水量比例分攤。對浙東引水的所有工程,采用長藤結瓜的方式,分段計算各行政區的水費。通過征收水費的方式,讓各地養成花錢用水的習慣,確保水資源的節約及合理利用。
4) 實行計劃用水管理。在確保區域防洪排澇的前提下,依據《錢塘江河口水資源配置規劃》及浙東引水水量分配方案,分期制定浙東引水工程水量調度計劃,以盡量滿足各受水地區的合理用水需求,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嚴格實施水量調度責任制、強化水量調度計劃執行考核、加強引水工程運行計劃管理、強化計劃執行監督檢查、加強水量供需預測預報。
3.2 水質解決方案
1) 加大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力度。聯合環保部門,對目前存在的入河排污口進行排查,追本溯源,對污染物產生的源頭采取各種措施進行整治、攔截。對于工業污染源要確保廢水處里設施穩定運行,廢水達標排放;對于生活污染源要加快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對于農業污染源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對于采取措施后仍無法滿足水質目標要求的單位,應予以關閉或搬遷。在現有入河排污口整合的基礎上同時嚴格控制排污口的增設,除非特別情況一般不再新增入河排污口。
2) 采取多種措施對蕭山樞紐取水口濁度進行處理。非工程措施有:①避開漲潮階段引水。漲潮期間原水含沙量較大,且漲潮歷時較短,平均為1.2~2.3 h,引水時間應考慮避開漲潮階段,特別是大潮的漲潮階段,并由其它時間補充引水;②盡量使用水閘引水。水位條件允許時,盡量使用閘引,減少使用泵引,可降低原水濁度。工程措施有:采用絮凝沉降工藝。實驗室表明采用投加絮凝劑的方式,可在30 min內將原水濁度降到20NTU以下,因此,可在蕭山樞紐取水口后新建絮凝沉降措施。
3) 加快浙東引水工程水量水質監測系統。在已建的水量水質監測系統(應急建設)工程基礎上[5],健全和完善水量水質監測站網,通過采集系統其余站點和調度中心的建設,實現浙東引水工程全程全要素實時監控,為浙東引水工程的決策做技術支撐。
3.3 管理解決方案
1) 探索兩種新的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由浙江省浙東引水管理局統一對浙東引水工程進行管理和調度,負責對蕭山樞紐工程、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曹娥江至寧波引水工程及沿線計量閘、節制閘、泵站及有關排水閘等進行全面管理。統分結合管理模式:由浙東引水管理局對蕭山樞紐工程及曹娥江至慈溪引水工程、曹娥江至寧波引水工程中的三興閘、大厙閘等主要進水閘及沿線市際計量閘等進行統一管理和調度,縣際計量閘由共同的市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河道堤防及邊界節制閘等配套設施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管理。集中管理模式,對水資源配置調控力度大,有利于發揮浙東引水工程的綜合效益,但層級較為復雜,實施難度大。統分結合管理模式,雖然管理的工程較少,但能確保關鍵節點工程的管理,且對地方的制約性不大,容易得到地方的支持,同時也更為容易實施。
2) 加快協作機制建設。在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體制下,探索將水資源保護的分散模式向集中模式過度,逐步形成水利、環保、農業、發改等相關部門間的協作機制,每年舉行1~2次聯席會議,集中水資源保護與管理中的主要問題,探討解決方案。根據浙江省水功能區和飲用水源地管理現狀,為提高水資源保護和管理效率,可將環保部門的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系統、地表水水質監測網絡與浙東引水水量水質監測系統進行數據對接,開發建設共享信息平臺,實現部門間信息交換與共享。
3) 抓住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建設的契機。為提高全省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確保水利工程運行安全并長久充分發揮效益,2016年浙江省全面推行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6]。浙東引水工程沿線各管理機構要抓住這歷史機遇,在管理責任、運行管理、維修養護、監督檢查、隱患治理、應急管理、教育培訓、制度建設等方面不斷完善,補齊短板。通過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建設,浙東引水工程沿線各管理單位的管理能力必能新上一個臺階。
4) 建立健全通報制度,對引水調度指令執行情況、引水秩序等進行巡查和監督檢查,及時通報有關情況[7]。對于嚴重影響浙東引水運行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批評,情節特別嚴重的對相關人員予以處分。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浙東地區對水的需求日益增加,水資源緊張的現狀也越來越突出,浙東引水工程承擔著“一江春水向東流”的重任,如何發揮浙東引水工程的最大效益是擺在各級管理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本文從水量、水質、管理3個方面提出加快工程建設、推進水費征收、實行計劃用水、加大排污口整治、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通報制度等多方面的建議,以期能對浙東引水工程持續、有效運行提供一定的參考。
[1] 水利部,浙江省人民政府.錢塘江河口水資源配置規劃[R].杭州:浙江省人民政府,2005.
[2] 浙江省水利廳.錢塘江河口水資源配置工程調度辦法(試行)[R].杭州:浙江省水利廳,2006.
[3] 浙江省水利廳.浙江省水資源綜合規劃[R].杭州:浙江省水利廳,2006.
[4] 浙江省浙東引水工程建設與管理領導小組.浙東引水工程運行調度方案(試行)[R].杭州:浙江省浙東引水工程建設與管理領導小組,2014.
[5] 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浙東引水工程水量水質監測系統(應急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R].杭州:浙江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院,2014.
[6] 浙江省水利廳.全面推進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實施方案(2016—2020年) [R].杭州:浙江省水利廳,2016.
[7] 浙江省水利廳.浙江省浙東引水管理暫行辦法[R].杭州:浙江省水利廳,2016.
(本文責任編輯 王瑞蘭)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 of the Eastern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f Zhejiang
CHEN Caiming
(The Eastern Water Diversion Administr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12, China)
After normally operation for 2 years, a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astern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from Xiaoshan hydro-junction project to Cixi engineering has been conducted, and the existing main problems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water volume,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his study can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continuous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eastern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f Zhejiang.
eastern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water volume;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2016-11-04;
2016-12-04
陳彩明(1981),男,碩士,工程師,從事引水工程管理工作。
TV67
:B
:1008-0112(2016)012-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