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紅
(湖北省武穴市第一人民醫院, 湖北 武穴, 435400)
?
循證護理在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前訪視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曾彩紅
(湖北省武穴市第一人民醫院, 湖北 武穴, 435400)
摘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前訪視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擇期進行肺癌根治術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術前訪視,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實施術前訪視,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認知情況、應激水平以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手術流程、術前準備、注意事項、麻醉方法等手術認知等方面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進入手術室時的血壓、心率、焦慮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訪視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循證護理在術前訪視中應用能夠提高肺癌根治術患者的手術認知水平,減輕手術應激,確保手術的安全性。
關鍵詞:循證護理; 肺癌根治術; 術前訪視; 手術認知; 應激
肺癌是比較常見的呼吸系統惡性腫瘤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肺癌的發病率都居于惡性腫瘤的首位。手術是治療肺癌的首選方法,但其作為一種強烈的心理應激源,給患者帶來的影響是較為劇烈的。肺癌根治術患者受癌癥和手術的雙重打擊,術前常合并有焦慮、緊張、抑郁,甚至是悲觀、失望的情緒[1],而患者的心理因素會直接影響手術的效果及術后的康復。術前訪視是手術室護士的職能和職責,做好患者的術前訪視能減輕術前焦慮,使患者保持平穩的心態,配合麻醉和手術,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為了改善術前訪視的效果,本研究對2014年8月—2015年3月部分肺癌根治術患者在術前訪視中應用循證護理,現將其與常規術前訪視的效果進行比較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60例肺癌根治術患者,納入標準: ① 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② 術前均明確診斷,臨床分期為T1~2N0~1M; ③ 無手術禁忌癥; ④ 無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疾病;⑤ 未接受過放療、化療; ⑥ ASA Ⅱ~Ⅲ級; ⑦ 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無精神分裂癥、藥物依賴史; ⑧ 肝腎功能無異常,無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排除標準: ① 合并有其他嚴重的軀體疾病; ② 術前有神經系統、精神系統疾病; ③ 術前服用抗抑郁藥、安定藥或調解免疫的藥物; ④ 術中大出血; ⑤ 術后不能完成神經精神功能測試者。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54~75歲,平均(68.5±12.4)歲,體質量43.0~84.0 kg, 平均(65.5±20.5) kg,腫瘤類型為腺癌33例、鱗癌23例、腺鱗癌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該組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2組一般資料具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2組患者均采用雙腔氣管插管全麻下進行肺癌根治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術前訪視,查看患者病歷了解病情,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境及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則將循證護理應用于術前訪視中。
1.3循證護理
1.3.1循證問題:由手術室全體護士組成循證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護理組長擔任副組長,其他護理人員為組員,共同對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前的情況進行分析。確定循征問題:焦慮、對手術的擔心、陌生環境以及疼痛的恐懼。以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為關鍵字,查閱文獻數據庫,獲得研究領域的實證。通過已知的理論知識評價所得資料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制定循證護理方案[2]。
1.3.2循證護理實踐: ① 焦慮。焦慮是大部分手術患者存在的情況,其可加強患者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應激反應。將術前訪視安排到術前1 d的15:00-16:00,訪視時向患者親切介紹自己,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將事先制作好的訪視卡(粉紅色的卡片,其上印有術前須知和溫馨提示)和宣傳冊發放給患者,引導患者說明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告知會有專門的護士在術中陪伴患者,減輕患者的緊張心理。給予較為恐懼的患者同情和理解,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耐心、細致地解答,讓其感受到被關愛[3]。告知患者不良情緒對手術的影響,通過暗示、鼓勵、疏導等方法調節患者的不良情緒,介紹手術安全性和相關成功病例,幫助患者建立起手術信心。②手術室陌生感。向患者介紹宣傳畫冊上印有的手術室環境,包括內部環境、手術室內儀器、術前的一些準備工作以及手術體位、術中情況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手術當日,訪視護士在手術室門口接患者,對患者進行溫馨問候和熱情對待,提升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和依賴程度。③ 對手術的擔心。了解患者對手術和麻醉存在的認知,鼓勵患者說出自己對手術的想法。根據患者的認知水平進行系統的認知教育。向患者解釋手術的必要性,對患者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指導,幫助患者調整思維角度[4]。結合宣傳冊詳細介紹講解肺癌根治術的目的(微創手術者介紹微創優勢)、術前準備的內容、基本流程、術中配合事項、術中臥位、麻醉和手術過程[3],幫助患者獲得手術相關知識和信息。介紹手術醫生、麻醉醫師的精湛技術,使患者對手術及麻醉有所了解和心理準備[5],增加患者對疾病的好感,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安排根治效果較好、性格開朗的患者與患者進行交談,讓患者從同伴那里獲得精神寄托,建立手術信心。④ 疼痛。告知患者術中采用全麻方式,暗示麻醉的可逆性及安全性,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介紹術后的鎮痛治療方式,向患者說明術后使用鎮痛藥物的成癮性僅為1%,可獲得良好的鎮痛效果,減少患者對疼痛的恐懼。護士協助患者上病床,麻醉前護士陪伴在患者左右進行語言安慰,可握住患者的手,對其關心體貼,使其放松心情。整個麻醉過程播放舒緩、優雅的輕音樂。
1.4觀察指標
① 手術認知:采用本科室自行設計的手術患者認知程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對疾病的認知、術前準備、手術流程、麻醉方法、注意事項、術后康復進程、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每個項目包括5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1~5分,評5級標準,分數越高說明患者對手術認知情況越好。② 手術應激:記錄2組患者訪視前以及進入手術室后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和焦慮情緒。焦慮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評分0~10分,0分為無焦慮,10分為伴隨有劇烈的焦慮,甚至出現昏厥等。評分越高表明越焦慮。根據患者的具體表現進行評分。③ 訪視滿意度:術后3 d由專人對患者的訪視滿意度進行調查,采用自制的問卷評價術前訪視實施的效果。說明調查目的,指導患者填寫,當場回收問卷,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4種。其中前3項納入滿意度。
2結果
2.12組患者的手術認知水平比較
觀察組手術流程、術前準備、注意事項、麻醉方法等手術認知方面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認知比較 分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2組患者的應激水平比較
2組患者訪視前的心率、血壓以及焦慮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進入手術室時的血壓、心率、焦慮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應激水平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32組患者訪視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訪視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訪視滿意度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肺癌根治術是治愈胃癌的主要方法,但手術治療會造成機體創傷,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尤其是肺癌根治術這種大手術,創傷性大,時間長,患者由于缺乏對手術知識的了解以及出于對手術室陌生環境的恐懼,常伴隨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即手術的應激反應。這種應激反應在越臨近手術的時候表現越明顯。大多數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前會出現恐懼、焦慮、懷疑、緊張等不良心理反應,嚴重者常合并有失眠,增加術前鎮靜劑的使用量[6]。手術應激過于明顯的患者,術中和術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較大,術后的恢復也較慢。為達到手術治療目的,術前進行訪視是非常必要的。研究[7]顯示,對手術患者實施有效的術前訪視能夠降低患者的手術應激反應。但傳統的術前訪視基本流于形式,過于單調,也不注重心理因素的作用。
循證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在護理活動中,將臨床經驗、科研結論和患者的愿望結合起來,尋找護理證據,應用最佳科學依據以研究指導和帶動護理實踐的過程[8]。循證護理包括循證問題、循證支持、循證觀察、循證應用4個連續的過程,要求護理人員綜合考慮患者的愿望、臨床經驗以及查詢到的科研資料,循證獲得最有效的臨床護理實踐證據,對疾病開展有針對性的護理,整個護理過程使護理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提高了護理效率[9]。本研究以循證醫學為指導原則,通過臨床經驗以及查閱相關文獻,確定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前訪視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將訪視者個人的護理專業知識、現有的研究證據與肺癌根治術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制定出最佳的術前訪視方案,減少患者的手術應激,保證患者較好的心理狀態。結果顯示,循證護理組患者的手術認知水平高、應激反應小,訪視滿意度高。傳統的術前訪視僅憑簡單的口頭解釋,不僅不能減輕患者對手術產生的焦慮,同時也可能因為語言交流障礙,而達不到最佳訪視效果[10]。
在實施循證護理前,護理人員應廣泛了解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如術前焦慮、對手術的擔心、陌生環境以及疼痛的恐懼,針對存在的每個循證問題,制定2條或者2條以上的措施,將醫學、心理學及社會知識綜合運用到護理實踐中,通過醫患間交流、患者間交流,讓患者把心里的想法和不安傾訴出來,釋放心理壓力,使其精神放松,情緒穩定,減輕因手術應激引起的神經內分泌反應和緊張情緒。訪視前制作“關愛卡”和宣傳冊,結合圖文宣教、書面教育、影音材料等多種形式,可將更多的信息直觀展現在患者面前,較單一的語言交流,患者的接受度較高[11]。以上合理的手術認知干預,可幫助患者建立疾病及手術的合理認知,提高了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知識的接受程度,增強了干預的效果,減輕了手術應激。同時,循證護理在術前訪視中的應用也增加了醫患之間的理解和尊重,有效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洪黎霞, 鄧志霞. 麻醉護士個體化術前訪視對全麻患者蘇醒期的影響[J]. 當代護士: 學術版, 2013(3): 85.
[2]車南飛. 循證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1, 15(14): 115.
[3]杜秀華, 趙逢玲, 莊茹娟, 等. 術前訪視應用循證護理對腹部手術患者全身麻醉后恢復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13): 1509.
[4]趙逢玲, 杜秀華, 王翠東, 等. 全子宮切除應用循證護理對術中咪達唑侖用量的影響研究[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1, 30(9): 1283.
[5]宋愛勝, 萬效梅. 循證護理對冠心病擇期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狀態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4, 49(1): 79.
[6]張立新. 術前訪視對肺癌手術患者的重要性[J]. 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3): 421.
[7]張秀華. 術前訪視在乳腺癌根治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3, 19(1): 121.
[8]宋愛勝. 循證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24): 103.
[9]丁玉輝, 羅宇, 朱翠容. 循證護理在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體會[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2, 31(9): 1692.
[10]葉星. 手術室護士對宮頸癌根治術患者術前訪視的效果觀察[J]. 浙江臨床醫學, 2013, 15(6): 930.
[11]馮曉敏, 葉寶霞, 李亞玲, 等. 訪視“連心卡”及“宣傳畫冊”在腹腔鏡直腸癌手術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3, 27(3): 231.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reoperative interview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cal resection
ZENG Caihong
(WuxueFirstPeople′sHospital,Wuxue,Hubei, 4354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reoperative interview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cal resection. MethodsA total of 60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cal resection oper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routine preoperative interview,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operative interview by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operation knowledge, stress level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Operation cognitive score in operation procedur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nesthesia method, and precau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xiety score in the operation roo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Interview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reoperative interview can improve the operation cognitive level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radical resection, reduce the operation stress, and ensure the operation safety.
KEYWORDS:evidence-based nursing; radical resection of lung cancer; preoperative interview; operative cognition; stress
收稿日期:2015-11-04
中圖分類號:R 473.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4-072-04
DOI:10.7619/jcmp.2016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