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芳, 亞 寧, 趙 華
(陜西省寶雞市中心醫院, 1. 肛腸外科; 2. 腫瘤科; 3. 骨一科., 陜西 寶雞, 721008)
?
院外微信平臺隨訪對直腸癌造口術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
張芳1, 亞寧2, 趙華3
(陜西省寶雞市中心醫院, 1. 肛腸外科; 2. 腫瘤科; 3. 骨一科., 陜西 寶雞, 721008)
摘要:目的探討院外微信平臺隨訪對直腸癌造口術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方法將40例采用院外微信平臺隨訪的直腸癌造口術患者設為觀察組, 40例不進行院外干預的直腸癌造口術患者設為對照組。出院3個月后,比較2組自我護理能力、人工肛門功能及排便功能。結果觀察組出院3個月后自我概念、自我責任、自我護理技能等自護能力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后3個月人工肛門功能評分、排便次數、排便規律性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院外微信平臺隨訪能夠提高直腸癌造口術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改善患者出院后人工肛門功能及排便功能。
關鍵詞:院外微信平臺隨訪; 直腸癌造口術; 自我護理; 排便功能
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手術是根治直腸癌的唯一手段,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需要行Miles術,做永久性造口。造口術改變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給患者的術后生活帶來了不便。Orem[1]認為,自理是人的本能,現代護理的重點應該是最大限度的幫助患者獲得自理能力,克服自理缺陷。可見,提高直腸癌造口術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對于改善其出院后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微信是目前發展起來的一款跨平臺的通訊工具,可通過網路即時的傳遞文字訊息、檔案、語音與視頻交流,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2]。因此,微信平臺隨訪越來越多的應用于院外的延續性護理中。本科室對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直腸癌造口術患者實施院外平信平臺隨訪,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40例直腸癌患者為觀察組,出院后進行微信平臺隨訪。納入標準: ① 均獲得明確診斷; ② 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③ 腹部B超或CT未發現其他臟器轉移; ④ 無嚴重心、肝、肺、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 ⑤ 首次進行Mlies造口術; ⑥ 估計生存期>3個月; ⑦ 具備使用微信平臺的能力; ⑧ 均居住于本市內,隨訪性良好。排除標準: ① 術后出現嚴重并發癥; ② 合并有重要器官嚴重疾病者; ③ 有精神疾病或精神性疾病家族史、血管性癡呆、有意識障礙的腦卒中; ④ 其他嚴重軀體性疾病; ⑤ 心理疾病者。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45~75歲,平均(57.5±16.4)歲。病程3個月~10年,平均(5.5±2.5)年。直腸癌下緣距肛門5~8 cm,平均(5.2±2.4) cm。病理分型:腺癌36例,鱗癌4例。Dukes分期:A型11例,B型17例,C型12例。此外,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40例直腸癌患者為對照組,該組患者出院后不進行干預,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2~73歲,平均(58.3±17.5)歲。病程3個月~9年,平均(5.3±2.2)年。直腸癌下緣距肛門5~8 cm, 平均(5.3±2.2) cm。病理分型:腺癌34例,鱗癌6例。Dukes分期:A型13例,B型15例,C型12例。2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出院后不進行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出院后采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隨訪,具體內容如下。實行方式:沒有微信號的患者幫助其申請微信號,對微信的使用功能進行統一的培訓,確保組內每一位患者熟練掌握微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文字信息、語音信息、圖片信息、視頻信息的接收。為了保證微信群的合理應用、內容的清潔性、避免負面事件的發生,制定詳細的使用規則。出院前通過微信公眾號添加“造口之友”,出院后每周1次微信發送護理的相關知識,并在出院后2周、1個月、2個月、3個月對其進行電話隨訪,微信知識宣教。微信平臺傳送的相關內容: ① 造口袋的使用指導:告知患者造口袋使用的熟練掌握不僅能夠避免感染和異味,而且能增加患者生活的自信[3],減少術后參與社會活動的顧慮。發送造口的使用、更換、觀察方法的信息及視頻,讓患者知曉觀察造口處有無水腫、缺血壞死及相關處理措施。示范如何粘貼造口袋及造口袋的使用方法,如如何使用、清洗、拆除造口袋,防漏膏的和造口護膚粉的使用方法等,發送相關使用注意事項[4]。② 足底按摩指導:發送足底按摩的相關信息及視頻,講解足底按摩的反射區域的分布,包括基本反射區(腎區、腎上腺區、膀胱區、輸尿管區)、癥狀反射區(升、降、橫、乙狀結腸)和關聯反射區(胃區和小腸區)[5]。告知患者可按照視頻方法進行按摩,先刺激左側基本反射區,再刺激右側基本反射區,每次約3 min。之后按照同樣的方法刺激癥狀反射區和關聯反射區,每次約3 min。③ 飲食指導:告知患者飲食要平衡,烹調食物時多采用燉、煮、蒸的方式。鼓勵患者多吃天然、野生的食物,多食利于通便的水果和蔬菜,如黃瓜、西紅柿、香蕉、橙子等。指導患者進行抗癌食物,如黑木耳、蘑菇和芥菜等。多進食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紅棗、白木耳、人參等,少吃油炸、油煎的食物,禁煙酒,不吃腌制、煙熏、含色素和香精的食物,少吃椰菜、洋蔥、豆類、地瓜等易產氣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等。同時,可根據患者的經濟情況及個人意愿指導患者進食富有營養的滋補流汁藥膳[6],將藥膳的成分、劑量、做法制作成食譜發送給患者。④ 促進病友之間相互交流:在微信平臺中讓治療時間長、自我護理能力較高的患者與傳授經驗,幫助患者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啟發其正面、積極的評價自己[3],喚起患者對生活的勇氣,提高希望水平和自尊水平。加強患者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開導分享抗病心得體會,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⑤ 運動指導:根據患者術后的個人恢復情況,指導患者采取不同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體育鍛煉項目的選擇應以運動量小、節奏可控的項目為主,提倡柔和舒緩的小運動和輕松的游戲活動,內容需循序漸進,可從散步、氣功、太極拳等運動,可以逐漸過渡到慢跑[7]。
1.3觀察指標
① 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測量量表(ESCA)評價[8],該量表共43個條目,包括自我概念、健康知識、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水平4個維度,0~4分制評分。0分:非常不像我;1分:有一些不像我;2分:沒有意見;3分:有一些像我;4分:非常像我。其中11個條目是反向評分,總分0~172分,分數越高表明自我護理能力越好。② 人工肛門功能:采用腹壁人工肛門功能評價表,內容包括排便時的感覺、排便次數、對不同形狀糞便的控制能力、有無便意、出現便意至開始排便之間間隔的時間、排便時間、如不用人工肛門袋是否弄臟衣服或被褥,每個方面3級評分標準,以0、1、2為3級評分制。分數越高說明人工肛門的功能越好。③ 排便規律情況:參照正常排便的生理,將規律排便的定義為:近1個月內晨起均有排便且每日排便次數少于4次,天數達到20 d以上。④ 每日排便的次數。⑤ 排便質地:成形、偏稀、水樣; ⑥ 里急后重感:分為無、輕度、明顯3個等級,輕度為偶有里急后重感,但不影響生活;明顯為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和睡眠。
1.4統計學處理
2結果
2.12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比較
觀察組出院3個月后自我概念、自我責任、自我護理技能等自護能力評分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2組患者人工肛門功能及排便功能比較
2組患者出院時在人工肛門功能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出院后3個月人工肛門功能評分、排便次數、排便規律性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在排便質地、里急后重感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人工肛門功能及排便功能比較±s)[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3.1院外微信隨訪對直腸癌造口術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
自護能力是指患者患病后的自我照顧的能力,自護能力好的患者往往擁有較好的臨床結局和生活質量。Orem的自理理論認為,人與生俱來具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權利與義務。因此,現代護理的重點應該是最大限度的幫助患者獲得自理能力,克服自理缺陷[9]。黃江彬[10]研究認為,影響直腸癌在造口術患者生活質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我護理能力,提高直腸癌造口術患者的自理能力對于減輕患者的生活負擔,提高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傳統的護理模式中患者一旦出院意味著護患關系的結束,院內護理和保健的持續效果得到不到保障。直腸癌造口術的患者的大部分生活時間都是在院外,更需要與之相配套的保健護理措施[11]。
如今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中越來越不可缺少的部分,微信是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掀起互聯網領域內的新浪潮。微信平臺支持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包括表情)和文字,還有實時交流功能。越來越多的護理研究者將微信應用于院外隨訪[12-13]。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微信平臺進行院外隨訪3個月后,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齊越等[14]采用短信教育的形式對直腸癌造口術患者進行院外隨訪的研究發現,該護理模式能夠提高患者在院外的自理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狀況。張婷等[15]的研究報道,電話干預能夠提高低位直腸癌造口術患者院外的自我護理能力,解決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問題。微信平臺隨訪既能發送短信消息、視頻信息,又能語因、視頻通話,綜合了短信隨訪和電話隨訪的優勢。任瑞芳等[16]的研究顯示,微信平臺隨訪能夠指導直腸癌造口術患者進行正確進行造口護理,及時恢復患者的社會功能,減輕心理壓力。
在微信平臺隨訪的過程中,通過在線交流、發布視頻、音頻等形式對直腸癌造口術患者造口護理、飲食、自我保健、病友交流等方面進行干預,特別重視自我管理在疾病發展、控制中的重要地位[17-18], 既傳授給患者所缺乏的護理知識和自我護理技術,漸進的完善造口護理的能力,又根據患者的心理是否適應了造口帶來的打擊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引導患者接受造口,由完全依賴一部分自理一完全自理[19-21], 獲得良好的自理能力。
3.2院外微信隨訪對直腸癌造口術患者肛門及排便功能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采用微信平臺進行院外隨訪3個月后,患者的人工肛門功能及排便功能好于對照組,這一方面與患者正確、合理的護理和使用造口有關[22-23]。另一方面與通過微信平臺傳遞的有用信息有關,如足底按摩能有效刺激足部胃、腸反射區,可顯著減少直腸癌術后胃腸功能紊亂,促進排便;合理飲食不僅能夠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免疫力,降低復發率,而且還有利于患者術后排便的順暢;體育鍛煉可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衰竭,增強食欲,改善消化功能[24-25]。以上措施的應用都有利于促進排便。
綜上所述,院外微信平臺隨訪能夠提高直腸癌造口術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改善患者出院后的人工肛門功能及排便功能。
參考文獻
[1]薛梅. 歐瑞姆自理理論在腹腔鏡下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17): 2710.
[2]李若和, 周建麗, 許兵, 等. 微信健康教育在骨質疏松患者隨訪中的應用[J]. 護理學報, 2015, 22(4): 66.
[3]何贊芳. Orem自理理論在直腸癌結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護士: 學術版, 2013(5): 71.
[4]羅玉華, 張金菊. 延續護理服務對直腸癌Miles根治術后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24): 3839.
[5]周新. 中華反射學一足療臨床手冊[M].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4: 11.
[6]蘇秋妹, 王清華. 情志干預與個性化飲食對胃癌術后患者營養狀況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 中醫藥導報, 2013, 19 (6): 116.
[7]王梅麗. 綜合護理對直腸癌術后造口患者疾病影響程度和自我概念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 2014, 20(10): 22.
[8]薛盈川, 劉曉鴻, 陸薇, 等. 自我管理教育對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8): 753.
[9]陳芳. Orem自理理論在結腸造口患者及家屬護理中的應用[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1, 32(7): 1168.
[10]黃江彬. 聚焦解決模式護理干預對直腸癌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3, 19(9): 1008.
[11]廖桂蘭. 延續護理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心理行為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17): 19.
[12]陳華琴, 高薇. 微信隨訪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出院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 2015, 29(12): 1464.
[13]黃薔薇, 金茹, 魏曉玲. 微信隨訪教育對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醫院管理論壇, 2015, 34(4): 60.
[14]齊越, 秦杰, 邱坤鵬, 等. 短信教育對直腸癌結腸造口術后患者焦慮和自理能力的影響[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3, 30(10): 10.
[15]張婷, 王國輝, 姚彩霞. 電話干預對低位直腸癌結腸造口術后患者自我護理的影響[J]. 河北醫藥, 2014, 36(7): 1098.
[16]任瑞芳, 黃振豐, 張茜. 微信隨訪對結腸造口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 醫院管理論壇, 2014, 31(4): 37.
[17]陳鵬, 吳鐸, 姚純, 等. 超低位直腸癌Dixon術后行預防性末端回腸造口24例臨床體會[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21): 99.
[18]孫靜, 盧書明, 李景南. 40歲以下結直腸癌患者臨床特點及病理特征分析[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5, 35(9): 755.
[19]王萍萍. 直腸癌結腸造口康復期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狀況及影響因素[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2, 18(18): 2118.
[20]盧欣, 李孝成, 吳永融. 手術切除與射頻消融治療結直腸癌肝轉移的對比研究[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5): 62.
[21]鄧小東, 吳淼, 張興瓊. 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復發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3): 99.
[22]張海洋, 蔣穎, 劉雪嬌, 等. 直腸癌結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分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8): 139.
[23]甘志明, 汪曉東, 呂東昊, 等. 圍手術期免疫調節治療對直腸癌術后復發的影響[J].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 2015, 35(4): 562.
[24]謝素美. 綜合護理干預對直腸癌術后人工肛門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3): 203.
[25]向梅, 劉愛華. 優質護理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不良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6): 62.
Effect of WeChat follow up outside the hospital on self-careability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rectostomy
ZHANG Fang1, ZHANG Yaning2, ZHAO Hua3
(1.DepartmentofAnorectalSurgery; 2.DepartmentofOncology; 3.DepartmentofOrthopaedics,
BaojiCentralHospitalofShaanxiProvince,Baoji,Shaanxi, 721008)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the effect of WeChat follow up outside the hospital on self-care ability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ectostomy. MethodsA total of 40 rect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ectostomy by WeChat follow up outside the hospital were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0 cases without external intervention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3 months of discharge,the self nursing ability,artificial anal function and defecation fun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concept,self-responsibility,and self-care skills after 3 months of dischar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artificial anal function score,defecation times and defecation regularity after 3 month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WeChat follow up outside the hospital can improve the self nursing ability,artificial anal function and defecation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undergoing rectostomy after discharge.
KEYWORDS:WeChat follow up outside the hospital; rectal cancer undergoing rectostomy; self nursing; defecation function
收稿日期:2015-11-03
中圖分類號:R 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4-107-04
DOI:10.7619/jcmp.20160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