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瀟
說到國內獨立設計師中的型男代表,張馳會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不二人選。“我只是在用服裝來傳達一種正能量的生活方式,這是Chi Zhang品牌一直以來的品牌精神,所以我們每場秀都是在用我們自己獨特的方式講述一個充滿活力的故事。”張馳說。
他在英國及意大利學習時裝設計,畢業于意大利Istituto Marangoni,獲時裝碩士學位。2007年6月在倫敦成立了第一間工作室并開始銷售自己的同名品牌Chi Zhang。2007年8月在倫敦發表首個時裝系列,名為Rock Spirit。同年在倫敦Covent Garden、Soho、brick line等多處時尚地段的時裝店銷售,推出后獲得一致好評。出國的深造讓張弛收獲良多,不僅在專業技能上得到了扎實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設計觀念的形成。“我16歲出國,世界觀、價值觀、審美的形成都在那個年齡,這些經歷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設計和我喜歡的東西。如果我沒有出國,我的設計肯定不是這樣的,想的東西也會不一樣。”他說,豐富的想象力源于豐富的生活,也為設計打開了更廣闊的天地,“很多做得不錯的設計師多少都有點留學的經歷,也是因為他們的想象力被這些走出去的經歷打開了,成就了那些細節的靈感。”
2008年9月張弛回國在北京成立了工作室,將自己的工作重心由倫敦轉移至北京。具備深厚扎實的學院功底,加之自身敏銳超前的洞察力,張馳的時裝設計深具先鋒奇異、迷幻搖滾精神,同時兼具內斂優雅、精致奢華的氣質。特別是個人品牌Chi Zhang展現出的獨特的“錯位”剪裁以及“拼接”手法,更是引領國內時裝風潮。“我做的就是中國設計,我們每一個設計師做的都是中國設計。有自己中國的時代縮影東西、社會的話題性。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服裝設計師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職業。與藝術家不一樣。服裝設計師不把你現在的價值表現出來,你就完了。它是特別關注社會,關注當下人的審美,不斷與社會去交流,不能把自己封閉了的一個職業。敏感的感觸,feeling。所以我覺得我們的東西還是蠻能代表一個時代的一部分年輕人。”
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muses(繆斯),張弛的muses則是自己。“我最初設計衣服就是自己想穿什么就設計什么,很簡單。積極、健康、向上、熱愛生活、自由。就是我的性格。沒有想展示更過的東西。我覺得每一個設計師、藝術家在大型活動時候都會把自己的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就是水到渠成。就像你從小生長的環境、接觸的人、世界觀形成的也不一樣,你做的事情也不一樣。所以我表達的肯定是我自己喜歡的世界觀的東西。喜歡,靈感就是這樣,自然而然就會形成。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釋。”
2016張弛春夏時裝發布會“the battle of the kings(格斗之王)”,“我是健身愛好者,自己很愛運動。現在每天都會去健身房兩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拳擊,男人 勇于挑戰,健康向上,積極的精神。我們需要健康。”張弛說。秀場上T臺模特不再冷酷著臉出場,而是歡快愉悅地互相擊掌,與觀眾互動、歡呼、雀躍,整個秀場氣氛十分火熱。這也是Chi Zhang品牌的不同之處,作為一個弘揚“(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精神的潮牌,它足夠親民,足夠正能量,更是具有了這個時代所有年輕人需要具備的三觀。張弛說:“作秀,特別興奮,就像我的DNA,第一次在上海就非常轟動。當時就是這樣。我喜歡吧。我高興到什么地步,每天睡3個小時,我不是因為我有事情睡不著,沒什么事。這么多年,我是高興,高興的睡不著,倍兒興奮。對于我來講,我很激動、亢奮。所以才是這種狀態,一切源于自己的喜歡。”
年輕設計師發展自己:動腦子的活兒,首先知道自己的市場定位,根據市場定位做出相應的回應。張弛說:“我覺得這就和出牌、下棋,玩游戲一樣。比如,玩游戲,做出相信的反應才能得到不一樣的東西。不能說,瞎出,沒有章法得出。動腦子的。還有就是你的機遇好不好,你是不是很幸運。我最大的樂趣就是我喜歡這個行業。沒資金,可以先在別的品牌去工作,不可能說是車到山前沒有路。你怎么走,都要活下去。不一定要創建自己的品牌,可以在好的品牌展現自己的設計。做自己品牌沒有那么容易。這是一個很混沌的年代,就像戰國時期。揭竿而起,是人都說自己是王,但是真正打起仗來,我們才能知道,誰真正厲害。服裝就處于這樣的時代,只要我敢戳的旗子,說我是設計師,我就能設計。沒有規范,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會有龍頭慢慢規劃、統治。但是一直也會有新鮮的東西出來,但是不會想現在這么夸張。”
張弛說,自己并不是一個特別重視商業考量的人,之所以設計師需要涉及商業運作,是為了做大。“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理想,希望品牌具有一定影響力,這就需要商業上的推廣。不過,有了影響力,商業部分也會隨之變大,兩者相輔相成。”他認為意大利的很多品牌都很有創意,同時也兼具了商業運作,“D&G在商業上很成功,在文化上的影響力也很厲害。他們的牛仔褲上可以印有意大利國旗。如果有一天,Chi Zhang賣到紐約,人們都將穿我設計的帶有中國國旗的衣服視為最時尚的事,那多牛啊!這是我想做的。”這些年大家都在說互聯網+,許多人被其打暈了。“無論是線上線下,要找準自己的定位,認清自己。我的品牌就不是線上品牌。我是真正從事這個行業,我做的事情是真正推動這個行業往前走。”
對未來,“現在大家給我定義是服裝設計師,明年我想有所改變,我不想給我自己定義為服裝設計師,我的興趣點、我做的事情也好,不可能僅拘泥在一件事情上。我現在就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家具、口罩、化妝品、眼鏡、包、鞋 還算服裝類。夜店(已經有兩個合作夜店)開一間時裝夜店,把我的風格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咖啡。把內衣系類單獨分出來。家具好好做。我們這一類人的生活方式,我每天做什么。我想喜歡我衣服的人,也會喜歡我的生活方式,我聽的音樂,這個范疇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