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瑚
?
樂住網絡:讓小區有大“智慧”
文/本刊記者李瑚
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論劍”之際,由樂住網絡服務公司(下稱“樂住網絡”)與長沙市住建委等單位聯合開展的湖南省首個“互聯網+小區”項目正式發布。發布會上展現了樂住網絡在過去一年里取得的成績:長沙市已有536個小區參與該項目合作共建,近20萬業主享受到24小時“網上物業”,5個小區完成門禁、道閘、自助充電樁等智能化試點改造,發行小區一卡通5000多張……
七年前,打造“史上第一本”彩頁版的《業主手冊》;兩年前,開放全國首個第三方智慧小區平臺,樂住網絡兩次都選擇了“偏門”。而憑著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樂住網絡把“偏門”走成了“熱門”。
走進樂住網絡,墻上“撈偏門研究院”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這是長沙市政府頒發的。”樂住網絡創始人曹志遠解釋道,“開飯店、賣服裝都不叫創業,創業要立足創新,找到市場的縫隙,做別人看不到、看不上、沒做過的事情。”
業主收房時,通常會收到一份寥寥幾頁的《業主手冊》,內容主要是該樓盤的房屋使用說明和業主文明公約。人們司空見慣的東西,卻被曹志遠琢磨出了商機。2008年底的一天,在裝修公司跑業務的曹志遠來到一個新建小區的物業辦公室,無意中看到一份即將定稿的《業主手冊》。他腦子轉得飛快:手冊既然是業主的必讀物,而且他們今后必定考慮裝修、買家具,何不在上面做廣告?第二天,他就與物業公司達成協議。“《業主手冊》由我負責設計、印刷,物業無需掏錢,只要允許我在后半部分登幾個廣告。”
接下來,他找到幾十個愿意出錢登廣告的商家,用身上僅有的2800元制作出1000冊類似雜志的彩頁版《業主手冊》。除去印刷費用,曹志遠凈賺3萬元。2009年1月,初嘗甜頭的曹志遠辭職創業,成立樂住網絡。歷經三年,樂住網絡與碧桂園、保利等全國十強物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在北京、上海等60個城市有了市級代理商。
“業主手冊”項目開展得如火如荼,曹志遠的心思卻放在了別處。2012年在香港旅行期間,他又覓得新商機。“地鐵上90%的人都在玩手機,這就是網絡的魅力。我覺得傳統行業也要積極涉足互聯網,比如我們就要做一個服務新房業主的網站。”建網站并不稀奇,但曹志遠給自己的網站找了一個非看不可的理由。樂住網絡給需要裝修的業主免費提供攝像頭和登錄賬號,只要在網站輸入賬號密碼,就可以隨時監控裝修進度。才一個多月,“透明監工”項目就帶來了200多萬元的收益。
隨著財富的增長,曹志遠也擁有了自己的新窩,可作為一名業主,他疑惑漸起:“水費、電費都可以在網上繳納,為什么交物業費、停車費就一定要去物業?”看著手機上滿屏的應用軟件,他頓時有了主意,啟動了樂住智慧小區項目。經過團隊兩個多月的奮戰,“樂住”App在安卓手機平臺上線運行。通過該應用,業主可查看物業停水、停電通知,或是繳納水、電、物業等費用,為了吸引用戶,平臺上還有搶紅包、送物業費等活動。至此,樂住網絡完成了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的蛻變,曹志遠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開始第二次創業。
按照以往“市場先行,技術在后”的理念,第一代“樂住”App剛上線,公司與物業合作,成功簽約了數十個小區開展試運行。然而,由于系統不穩定,多名業主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閃退的狀況,數千人在線參加活動時遭遇系統癱瘓,這大大降低了用戶的滿意度,甚至有兩家物業公司因此毀約。
此時,曹志遠意識到:“在互聯網行業,技術才是核心競爭力。沒有好的用戶體驗,市場再大也沒用,反倒傷了自己。”在修復技術BUG、增加服務器的同時,公司又高薪聘請了5名技術開發人員對系統進行長期維護、升級。此后,“樂住”App每星期都會有些許改動以提高用戶體驗,每季度都會更新版本以增加更多實用功能。除了在線繳付、報修、投訴,華雅花園的王先生還可以通過手機預約電動車充電樁,查詢充電進程,并在線支付;興威·帕克水岸的李阿姨則更多關注線下的活動,“周末小區經常有活動,米、油、紙巾免費送,十分劃算!”
這次經歷讓曹志遠意識到了技術的重要性,更懂得了任何時候都要把握問題的關鍵。在智慧小區項目推廣中,物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連接業主與外界的紐帶。但當業務員向物業員工介紹智慧小區時,大多數人表示第一次聽說,拒絕接受這個新鮮事物。對此,樂住網絡為物業開發出一套OA辦公系統,打出免費牌。“以前,物業公司購買的軟件每年要交升級費、服務費,一個小區平均花費1萬多元,但我們是免費提供,還可以根據要求進行個性化定制。”樂住網絡副總經理段貴陽表示,“我們與物業約談,就是送上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問他要不要。”有了一手好牌,項目的推廣也極為順利,段貴陽回憶,最快的一次簽約僅用時7天。
如今,樂住網絡已應用于長沙、長春、岳陽等城市的1000多個小區,App的下載用戶數超過20萬。搭建好平臺后,樂住網絡吸引了眾多外界的目光。2014年10月,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政府在“樂住”App上搭建政務信息發布與辦事功能,用戶可在手機上提交相關材料進行預審核,簡化辦事程序;2015年2月,公司與中國銀聯簽署戰略合作,推出一卡通,既能當道閘、門禁、生活繳費的社區用卡,又可作為消費用卡;之后,途牛網、蘇寧易購等電商也陸續入駐App,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居家生活體驗。
面對越來越多的商機,曹志遠堅持把“心臟”做好。“我們只做小區內部的服務,在實現網上物業,對小區進行智能化改造的基礎上,向外界開放接口,引進各類公共服務及生活便民服務,但不會重塑另一個平臺。”他希望,“在未來兩年內,讓5000萬用戶享受網上物業服務。”從20萬到5000萬,有一段長長的距離,但在互聯網時代,奇跡時有發生,誰敢說這一定是空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