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宮移植手術助力生育夢
因為先天性無子宮,22歲的女兒婚后無法生育,這讓43歲的媽媽痛苦不已。近日,西京醫院婦產科等11個學科、38位專家協作,成功將媽媽的子宮移入女兒體內。目前女兒恢復良好,新移植子宮已經成活。這也是國內首例成功實施的人子宮移植手術。
為何會出現先天性無子宮的情況?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基因突變引起染色體變異,導致生殖器官發育畸形;一是孕婦在懷孕早期誤吃藥,例如用孕酮保胎,或者服用抗癲癇藥,藥物中所含的成分能影響胎兒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導致其成人后生殖器官異常。得了這種疾病,想擁有自己的孩子,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進行子宮移植。
西京醫院婦產科主任、博導陳必良教授說,子宮移植手術面臨3大難點:首先切下來的子宮不能有任何損傷,有足夠長的血管來保證移植后的供血恢復;移植時縫合精細、血管吻合,重建血流運行;免疫抑制劑的合理使用,預防后期感染。
手術中,為將風險和創傷降到最小,專家利用先進的達芬奇機器人技術,為媽媽進行了機器人輔助子宮切取術,術中出血僅10毫升。隨后,媽媽的子宮順利放入女兒體內,在顯微鏡下進行了血管吻合顯微手術。整個手術歷時14個小時終獲成功。達芬奇機器人技術是一種新型智能微創手術系統,由醫生在操作臺上看屏幕指揮機器人在供體體內操作,插入細細的機器臂進行仔細分離,將擬移植的子宮準備好之后取出,灌洗干凈后與受體的血管吻合。
為完成該例手術,還經過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陳必良說,因為爭論不斷,先后開了四五次會。大家提到了諸如用媽媽的子宮孕育的孩子,孩子到底算是誰的?陳必良說,其實,該手術中,女兒只是借用了母親的子宮,女兒的懷孕、生產都是丈夫及本人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孩子也是由他們的胚胎發育的,當然屬于他們。
雖然目前子宮已經移植完成,度過了最難的關口,但最終目標是孩子出生,能否達到目標還不好估計。作為生殖器官,子宮移植的排斥反應超過其他器官,后期預防感染難度大,子宮有可能感染壞死再被切掉,免疫抑制劑也可能會對孩子健康產生危害。從目前資料看,術后成功分娩的幾率不到1/10。如果一切正常,2016年可擇期將之前冷凍的胚胎移植到新子宮內,孩子發育成熟后,將通過剖腹產方式降生。最后,孩子出生或移植子宮2年~3年后,若不需要生育,新移植子宮將會被切除,以徹底消除排異反應。(據華商報、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