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
RFID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研究
王明
廣東南方電信規劃咨詢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38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智慧交通成為當下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門議題。RFID智慧交通的構建,綜合應用了移動計算、智能識別、數據融合、云計算等技術,更好地完成了對相關信息的手機與處理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緩現階段交通擁擠問題,為城市化更好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
RFID技術;智慧交通;解決方案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RFID系統在智慧交通構建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RFID系統主要由電子標簽、讀寫器、中央信息系統三個部分構成,是實現智慧交通的重要組成。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的研究,注重利用RFID系統,對現階段智慧交通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解決,更好地實現智能交通建設,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RFID智慧交通在構建過程中,需要對現實交通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這是發揮RFID系統在智能交通建設過程中的關鍵。目前,我國城市交通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點:
(1)城市交通擁擠現象較為嚴重,在工作日期間,早晚車流量較大,給人們上班工作帶來了較大的不便;就以當下城市交通來說,北京上班族上下班路上的時間為2個小時左右;上海上班族上下班路上的時間約為2.5個小時左右;一些二線城市,例如長春、沈陽,上班族在路上的時間也在1.5個小時左右;
(2)交通安全事故頻發。交通事故在當下發生的頻率不斷提高,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不斷提升,2000年—2015年期間,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約為10萬人,每一百輛機動車至少奪走了1.2人的生命;
交通污染日益嚴重。在交通行業發展過程中,機動車的噪聲以及尾氣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壞。汽車尾氣排放污染物占總污染物的50%以上,噪聲污染占城市噪聲污染比重為70%左右。同時,隨著交通擁擠,噪聲污染比重不斷上升,已經接近80%[1]。
由此可見,城市交通面臨著較大的問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關系到了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關系到了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的進步[2]。
關于RFID系統,具體內容我們可以從圖1中看出:

圖1 RFID系統構成示意圖
如圖1所示,RFID系統主要由電子標簽、讀寫器、中央信息系統三個部分構成。電子標簽:電子標簽由天線、射頻模塊、控制模塊、存儲器四個部分構成,并且攜帶了其產品代碼EPC,電子標簽的識別,需要利用讀寫器來完成;讀寫器:讀寫器用于讀取電子標簽上的相關信息,主要由天線、射頻模塊、電源、時鐘以及讀寫模塊等部分構成。讀寫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對讀寫器進行控制;中央信息系統:這一系統包括了中間件、信息系統等部分,該部分是RFID系統的關鍵部分,能夠對讀寫器以及標簽信息進行處理和存儲,并能夠實現信息加密[2]。
在利用RFID系統進行智慧交通構建過程中,我們需要充分利用到RFID系統的功能,并結合現階段交通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系統構建,這樣一來,才能夠實現智慧交通這一發展目標[3]。
3.1 RFID技術標準
RFID在進行智慧交通系統構建過程中,主要涉及到了EPCGlobal標準體系、Ubiquitous ID體系、ISO標準體系三個部分。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其系統體系進行選擇。
3.2 RFID系統構建
在進行智慧交通構建過程中,我們需要對智能交通體系架構進行有效明確,關于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圖2中看出:

圖2 智慧交通系統體系架構圖
智慧交通體系構建過程中,RFID主要承擔了感知作用,即二維碼、傳感器網絡、短距離無線通信以及實時定位功能的實現。在進行RFID系統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考慮到三個方面內容:一是系統接口設計;二是外部接口設計;三是系統各層之間的接口設計。
內部接口設計:通過Web服務技術實現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和應用平臺,利用Web Service技術實現系統跨越、交互,構建數據交換平臺,具體我們可以從圖3中看出:

圖3 數據交換平臺
外部接口設計:外部接口設計,必須要滿足下面功能:支持系統標準協議,實現系統間的互聯;能夠進行有效地數據信息傳輸,保證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具有較強的數據信息處理能力;實現同步信息傳送和接收;
系統間的接口設計:主要實現數據層的訪問、控制和更改,能夠實現數據層與應用層的有效連接。設計過程中,采用Web Service方式進行交互,其通信協議設定可基于SOAP,服務描述應用WSDL,通過UDDI實現元數據的獲取。
3.3 系統模塊分析
在進行系統模塊設計過程中,要注重智慧交通結構的設計目標和基本出發點,把握這一內容,才能夠更好地實現RFID智慧交通構建目標。其中,網絡層包括信息的傳輸;支撐層主要是對信息的有效處理;應用層則是對信息的處理和儲存。數據采集與收集:智能化交通系統目標的實現,必須具有較為完整的信息采集系統。這一系統能夠對出入口車輛通行信息以及城市內部車輛通信信息進行有效采集,并將信息進行傳遞,通過處理層的處理,對信息數據進行有效分析。
車體控制系統:車體控制系統主要用于對車輛信息的監控,利用CAN和LAN網絡實現監控,并利用DBM或是CAN/LIN實現遠程通信目標。在設置過程中,電源為12V或是24V進行網板連接,保證電源穩定性;RFID在應用過程中,在汽車防盜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起到了較好的實時定位作用。RFID通過TI實現加密通信,具有較強的遠程通信功能,并且利用UHF收發器,能夠對車門以及報警系統進行鎖定或是解鎖控制。RFID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對車燈狀況、車窗狀況、空調狀況等相關信息進行有效記錄,并實現數據信息傳遞。
總之,在進行智慧交通體系構建過程中,我們需要充分對現階段技術手段進行有效利用,將智能化技術應用于智慧交通構建,才能夠真正實現交通“智慧”這一發展目標。RFID智慧交通體系構建,注重對數據信息的采集,能夠對車輛進行有效地身份識別和認證,為車輛設置“身份證”,并通過信息處理,實現對交通信息的有效反饋,從而有針對性的對交通擁擠問題進行解決。本文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注重突出交通的“智能化”發展,利用RFID系統,實現對車輛信息的有效監控,促進交通發展朝著“智慧化”方向邁進。
[1]李世國.物聯網時代的智慧型物品探析[J].包裝工程,2010(4):50-53.
[2]陳龍,樊博.智慧城市校車安全監控管理構架探析[J].電子政務,2013(12):16-23.
[3]楊燕,朱焱,戴齊,李天瑞.智慧軌道交通——實現更深入的智能化[J].計算機應用,2012(5):1205-1207.
U495;TP391.44
A
1009-6434(2016)0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