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皆兵
?
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中的應用
謝皆兵
安徽省靈璧縣廣播電視臺技術部,安徽 靈璧 234200
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的發展,網絡技術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網絡主要的就是利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點或者是主機相連接,讓其組成數據的鏈路,以此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隨著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中的廣泛應用和發展,其為廣播電視行業信息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能夠有效地實現廣播電視行業的信息化的發展。對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中的應用進行了闡述。
網絡技術;廣播電視;應用
網絡是利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點(工作站或主機)連接起來,組成數據鏈。廣播電視的出現在信息的傳遞和文化的發展中發揮這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現代媒體,使人類的生活方式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的文明。隨著網絡通信技術和廣播電視的發展和普遍應用,有線電視網的發展空間更廣闊,發揮的潛力更加巨大。
在電視節目制作系統中,主要采用以太網和ATM網。在現實的工作中,以太網和ATM網可以共同組成混合網,以太網是基于PC機,主要用于文稿的綜合管理;ATM網是基于服務器的,主要用于節目的后期制作及播出,二者主要是通過瀏覽服務器連接起來。媒體服務器將一個高質量的3:1 JPEG壓縮的鏡像傳送給瀏覽服務器,瀏覽服務器又將此鏡像進行高倍壓縮后傳送給以太網下的PC機,以供編排文稿,視頻配音等。在網絡的應用中,數據的存儲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連接在網絡中的每個工作站都有很多的素材、數據需要存儲,工作人員經常都是在工作站內建立一個數據庫存儲在硬盤上,但是大量的素材、節目不能長時間地占用硬盤,這就需要建立素材庫及節目庫。素材庫一般采用高速磁盤陣列和DTL數字線性磁帶。高速磁盤陣列的容量為10h~100h。DTL磁帶的特點是記錄的數據的誤碼率小,數據存儲量太、成本比較低,檢索容易,適于存儲素材。因此應該把暫時不用或長期不用的素材或是數據記入DTL磁帶作備份。節目庫一般采用可讀寫光盤,可讀寫光盤的存儲量小,壽命長,價格較貴,適合于存儲完成的節目及音樂素材[1]。
2.1 改變傳統的節目播出方式
網絡技術運用于廣播電視系統后最為直觀的改變在于節目播出的方式由原來的手動控制變為了現在的電腦自動控制。電腦自動控制完全不同于手動控制,通過電腦控制能夠大大減少節目播出順序、時間等出現的錯誤。同時,通過電腦的自動識錯功能,如果預先存入的節目內容出現損壞或者錯誤,能夠很快地識別并做出提示,讓控制室人員能夠預先做出反應來應對這樣的突發情況。這對于廣播電視行業而言是極為必要且重要的。此外,通過電腦控制播放,能夠大大減少人力的浪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廣播電視行業進步的表現[2]。
2.2 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資源共享
網絡技術的應用可以使廣播電視系統不同部門之間通過同一個IP網絡共享資源與素材,工作效率得到較大提高。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因為電視廣播各個部門較為分散,演播室、信息錄入、信息采集等部門因為受到技術、資金等多方面的限制往往不能第一時間共享信息與素材,信息不能實現高效共享,電視廣播節目就很難得到優化。同時,因為不能實現信息的高效共享,也在無形中增多了工作環節,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
2.3 編輯方式多樣化,節目制作周期縮短
傳統的電視廣播節目編輯大多與信息采集是分離的,也就是說前期進行的節目采集內容要返回電視廣播編輯室才能做出后期的剪裁與制作。這對于一些突發的情況,如地震、海嘯、車禍等難以進行有效報道。但是,將網絡技術運用于電視廣播系統后,傳統的信息編輯方式得到補充,信息編輯方式不再局限于后期的制作,網絡技術能夠實時傳送內容,現場編輯、遠程編輯等編輯方式也應運而生。
(1)現場編輯。現場編輯是記者在采集完信息后通過隨身攜帶的編輯系統(非線性)對所采集的內容進行現場草編。如果情況允許的話,通過聯機編輯能夠與專業的節目編輯團隊進行交流,這樣一來不僅減少編輯的時間,提高編輯的效率,更為重要的是現場編輯能夠充分保障節目播出的時效性。這對于一些突發事件的報道是大有裨益的。(2)遠程編輯。遠程編輯存在的基礎是網絡技術能夠突破空間的限制,將草編的信息傳送到編輯室內,使編輯人員的工作不再限制于小小的編輯室內,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上獲得一定的自由。當然,就目前情況來看,這項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因為缺乏相應的編輯系統與此相配套。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這項技術最終會成為電視廣播編輯的左膀右臂。
圖1為廣播電視中心的網絡分布圖。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中應用主要表現在3方面。第一是在節目制作管理中的應用,第二是在媒體信息的傳播以及共享方面的應用,第三是在有線廣播電視中的應用。

圖1 廣播電視網絡分布圖
3.1 在節目制作管理中的應用
從圖1中可以看出廣播電視網絡主要由3大部分組成分別是演播室網絡、編輯室網絡以及新聞辦公室網絡。利用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可以實現廣播電視網絡節目的制作,同時可以存儲節目,能夠將錄、攝、編等工作結合起來。廣播電視中心的節目制作從策劃到演播,這個過程都離不開網絡。編輯室中主要是對采集信息進行編輯,首先需要對采訪現場數據進行傳遞,其次節目制作過程需要各種素材包括圖片、動畫,音視頻等,這些素材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設計創造,運用網絡技術就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素材收集,制作人員可以通過網絡來完成圖像、音視頻等編輯工作,這樣使得制作人員制作質量提高,制作速度加快,同時可以將資源存儲在網絡上方便在不同地方使用,可以說網絡的發展對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管理有著積極作用。
3.2 在媒體信息的傳播與共享中的應用
廣播電視制作過程中對媒體信息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多,廣播電視是為了傳播信息使公眾能夠及時地了解全新的信息。多媒體技術中的信息與其他網絡不會發生沖突,本身具有很好的自保性,能夠防止人為破壞數據。多媒體網絡能夠將全球節目實現共享,這種超前的網絡技術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無形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將廣播電視連接網絡后使得每個工作站都連接在一起。對于每個工作站而言對廣播電視節目的數據基本上接收時間相同,在站點內的資源可以進行資源共享。這樣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不僅可以縮短素材收集時間,提高制作質量,還可以簡化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流程。
3.3 在有線廣播電視中的應用
網絡技術在有線廣播電視中的應用主要包括:HFC數據通信技術、EPON技術、千兆以太網。早期有線廣播電視網絡采用同軸電纜,網絡結構采用樹型結構,這使電視頻道的頻寬小,通常采用是在6MHz或者是8MZ。而HFC數據通信技術采用光纖和同軸電纜混合,頻寬在5MHz~1000MHz。HFC在廣播電視中優點有:傳送頻道多,同時節目質量好、容易實現雙向傳輸、用戶多、傳輸速度快以及經濟實用等。EPON(以太網無源光網絡),是一種新型的光纖接入網絡技術。EPON網絡結構是點到多點結構,采用無源光纖傳輸。EPON技術是將以太網技術與無源光纖網絡結合的新技術,采用了最簡單的方法實現了點到多點結構連接系統,使得運營成本降低。EPON在廣播電視中可以實現語音、數字視頻點播業務和承載IP等。隨著EPON技術的不斷發展,EPON頻寬將逐漸滿足用戶的需求,EPON將可以傳輸圖像信號等,還能實現雙向傳輸,實現互動電視業務。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中網絡技術的運用、優化和推廣必將使得新時期的廣播電視業得到更加飛速的發展,也必將對下一代新型網絡技術的研發、成熟和推廣有著更加重要的促進作用。單個多媒體設備在如今信息化技術高度發展的階段是不能真正的發揮其優勢的,只有將每個多媒體設備聯合起來實現網絡化才能充分體現計算機技術高速、快捷地處理信息的能力。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在廣播電視領域實現網絡化,必將在不久的將來取得越來越廣闊的運用空間和越來越豐厚的經濟價值。
[1]楊柳.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3(5):107.
[2]范慶國.廣播電視網絡技術特性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2(24):51.
G220.7
A
1009-6434(2016)02-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