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衛瓊 田惠萍 鄭 華 牛 瓊 尹杰英 陳雪芬 鄭碧霞
518035 深圳市 廣東省深圳市急救中心
?
優拓敷料與安多福碘紡紗用于傷口換藥的效果觀察
林衛瓊田惠萍鄭華牛瓊尹杰英陳雪芬鄭碧霞
518035深圳市廣東省深圳市急救中心
摘要目的:探討新型敷料優拓與安多福碘紡紗在傷口換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急診清創縫合室清創換藥的軟組織損傷患者100例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清創消毒創面的基礎上,用優拓脂質水膠敷料與安多福碘紡紗覆蓋包扎處理;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清創消毒創面的基礎上用外科油紗和安多福碘仿紗覆蓋包扎處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換藥時的疼痛程度、創面出血及感染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創面換藥疼痛評分、創面出血及創面感染情況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新型優拓脂質水膠敷料及安多福碘紡紗換敷料方法用于軟組織損傷所產生的創面,能夠有效緩解患者換藥過程中的疼痛,降低出血量和滲血量,減少創面感染,有助于促進創面愈合,縮短愈合時間。
關鍵詞組織損傷;優拓;安多福;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3.064
換藥是門、急診清創換藥室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軟組織損傷其外科治療主要是創面換藥,更多是在門、急診完成相應的治療。而按照傳統方式進行門、急診治療后,經常性地發生包扎紗布粘連傷口等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在換藥過程中,要首先進行浸泡或者濕敷等,浪費了時間,也導致患者傷口疼痛。同時,這種情況傷口存在再次損傷以及感染危險[1]。軟組織損傷主要是指皮膚與淺肌層之間的創傷,這種損傷不包括重要血管、神經、骨骼以及其他器官的損傷[2]。傳統換藥方式傷口愈合需要較長的時間,瘢痕組織生長較緩慢,影響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經濟浪費。同時也增加了醫師、護士的工作壓力以及工作量[3]。為進一步探討針對軟組織損傷創面進行處理的合適方式,我院應用優拓脂質水膠敷料與安多福碘紡紗換藥法,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急診清創換藥室接受治療護理的軟組織損傷患者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齡4~70歲,平均(25.14±16.12)歲。頭面頸15處,面積(23.94±11.78)cm2;上肢14處,面積(26.37±17.03)cm2;軀干8處,面積(52.50±23.26)cm2;下肢20處,面積(45.26±28.05)cm2。入組標準:(1)每例患者只有一處損傷創面。(2)患者均存在急性外傷史,經檢查后確定創面不具有縫合指征;患者均未合并骨折、神經肌腱以及大血管損傷等;創面損傷均在皮下組織之上。(3)損傷創面的具體面積大約為4~150 cm2。(4)受傷至首次接受處理時間間隔≤24 h。(5)患者首次就診均未使用抗生素。(6)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具體情況知情同意。(7)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全程治療。對違反上述要求的患者予以剔除。(8)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符合倫理要求。將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傷口情況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進行處理。首先,對患者創面予以徹底沖洗以及清創,去除受損位置存在的異物,對壞死組織予以剪除。應用3%過氧化氫(H2O2)清洗后,再用無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然后安多福(0.1% PVP-Ⅰ)沖洗和消毒創面周圍皮膚,再用無菌棉球拭干創面。其次,用1層外科油紗對創面進行覆蓋,敷貼時從一側向另一側撫平,盡量一次完成,使之與皮膚緊貼。最后,在外科油紗外層位置覆蓋上面積略大的安多福仿紗,外再加蓋消毒棉紗并予以包扎固定。在進行包扎過程中,要確保繃帶可以上下移動1 cm左右,防止過緊。每間隔1~2 d進行1次換藥,直至創面完全愈合。在換藥過程中,必須完全拆除全部敷料。換藥沖洗包扎方式,參照上述標準步驟進行。
1.2.2觀察組在征求患者同意的情況下,采用優拓脂質水膠敷料更換創面敷料法,第1步徹底沖洗創面,進行清創處理,對壞死組織予以剪除,應用3%過氧化氫清洗,應用安多福沖洗和消毒創面周圍皮膚。第2步用略大于創面的優拓脂質水膠敷料覆蓋,敷貼時從一側向另一側撫平,盡量一次完成,使之與皮膚緊貼。第3步在優拓脂質水膠敷料外層覆蓋比優拓脂質水膠敷料略大的安多福仿紗。外層再加蓋消毒棉紗并予以包扎,在進行包扎過程中,要確保繃帶可以上下移動1 cm左右,防止過緊。換藥間隔時間及其他方法同對照組。
1.3觀察指標(1)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疼痛程度由低到高依次為0~10分。讓患者在換藥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真實疼痛感受打分。(2)創面出血情況。在每次換藥過程中應用去針頭注射器抽吸取創面血液,準確記錄。出血不足0.5 ml表示無出血,超過0.5 ml表示出血。(3)創面感染情況。在治療過程中醫師診斷“創面感染”,需從未使用抗菌素改為口服抗菌素或從口服抗菌素改為靜脈使用抗菌素時,視該創面為感染。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傷口換藥疼痛評分比較(表1)

±s)
2.2兩組患者傷口換藥出血及創面感染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傷口換藥出血及創面感染情況比較(例)
3討論
傳統紗布敷料覆蓋傷口,起隔離創面和吸收滲液作用,但在干燥的環境中上皮細胞無法移行于干燥結痂的細胞層,不但需花時間往痂皮下濕潤的細胞層爬行,還容易致傷口脫水結痂。這一情況導致傷口以及敷料之間發生粘連,在更換敷料過程中將發生再次機械損傷,從而導致患者疼痛感增加。濕敷料浸濕后呈水凝膠狀態,使傷口保持濕潤,能減少敷料與創面的粘連,減輕疼痛和更換敷料時的再損傷[4]。結果顯示,組織損傷創面用優拓脂質水膠敷料方法與傳統換敷料方法相比,患者的傷口疼痛明顯減輕,其創面出血滲血以及創面感染明顯減少。優拓脂質水膠敷料法不僅減輕患者痛苦,還避免因換藥對創面新生長的肉芽組織造成反復損傷以及防止創面繼續發生水腫等。因此能夠有效保護創面,降低其污染以及感染風險,加快創面愈合。濕性敷料能為傷口提供濕性愈合環境,不粘連創面,促進創面愈合;維持適宜溫度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維持低氧環境,促進血管及上皮組織的生成,從而促進傷口愈合[5]。采用優拓脂質水膠敷料和安多福碘紡紗,優拓脂質水膠敷料是脂質水膠敷料,為創面提供了濕性環境,促使創面液化并有效排除壞死皮膚組織,有效提升了局部組織的再生能力,促進皮膚再生修復,縮短創面愈合時間。聚維酮碘對皮膚、黏膜無刺激、無過敏反應,用于傷口可以有效抑制細菌生長繁殖,保持創面清潔環境,減輕機體的炎性反應,縮短炎性反應期[6]。在傷口周圍濕敷碘伏濕沙布外敷,可以產生良好的透氣性,且敷料可以較長時間和傷口接觸,可以有效抑制各類微生物,能夠有效預防繼發感染和治療感染傷口[7]。
4小結
濕性愈合理論為傷口治療提供了更多的新型功能敷料[8]。傳統的淺表軟組織損傷創面換藥方法時創面的疼痛明顯、出血滲血量多、感染發生率高,給患者及家庭帶來精神、軀體、工作、經濟等多方面不同程度的損害,同時也增加了醫師護士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量。使用新型敷料優拓脂質水膠敷料與安多福碘紡紗,優拓脂質水膠敷料所營造的濕性環境能減少敷料與創面的粘連,減輕疼痛,避免創面的再損傷和出血滲血,確保創面濕潤,利于創面修復愈合,縮短創面愈合時間。因此新型敷料與安多福碘紡紗用于傷口換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潔珍.門診、急診外傷患者使用醫用傷口護理膜治療護理的觀察[J].微創醫學,2010,5(5):533-534.
[2]劉陽,王月秋.負壓封閉引流治療慢性難治性創面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報,2009,16(9):64-65.
[3]鐘杏梅,楊惠,王秀君.0.5%碘伏用于局部淺表創面止血[J].護理學雜志,2009,24(10):29-30.
[4]李秀芹.濕性敷料對膿腫切開引流術患者術后傷口愈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669-2670.
[5]何其英,張世輝,王志娟,等.濕性敷料加金因肽換藥對腰腹部感染傷口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4):1707-1708.
[6]曹美容,陽小紅,張少萍,等.聚維酮碘乳膏結合凡士林紗布在高校門診擦傷傷口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7):58.
[7]唐良春,朱艷芬,陳建明.碘伏濕沙布在氣管切開傷口換藥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0):42-43.
[8]任曉波,廖燈彬.濕性愈合理論在1例下肢多處靜脈潰瘍患者傷口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10):47-48.
(本文編輯劉學英)
(收稿日期:2015-04-08)
基金項目:2012年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課題(201203037)
林衛瓊:女,大專,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