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武(撫遠市林業局,黑龍江撫遠156500)
淺析山區植樹造林技術和關鍵環節
王光武
(撫遠市林業局,黑龍江撫遠156500)
山區植樹造林是林業產業化、林業創立發展新空間的新陣地和新平臺,是推進林業產業現代化發展,適應資源和市場需要的基本對策和策略。本研究以山區植樹造林的技術應用和環節劃分作為基礎,在強化山區植樹造林基本技術的基礎上,重點突出了山區植樹造林的關鍵環節,并提供了山區植樹造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要點。
山區植樹造林;清理;整地;人工播種;苗木移植
林業產業化的前提是林業資源的大量豐富和質量提升,在當前林業逐漸萎縮,荒山荒坡大面積分布的基本情況下,做好山區植樹造林成為豐富林業資源、推進林業產業化、改造荒山荒坡的重要對策。新時期林區要將山區植樹造林作為戰略性、長期性的任務與目標,要積極應用技術這一關鍵要素,把握技術在山區植樹造林各環節的應用要點,形成山區植樹造林平臺和基礎,有效確保山區植樹造林目標的落實,為林業產業化發展,林區經濟建設和林企綜合提升提供基礎性保障。
1.1直播造林技術
在造林地運用直接播種的方法進行種子繁育,進而造林的技術就是直播造林技術。這個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化了育苗工序,施工易,造林面積廣。同時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即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播種后的管理措施要到位,幼林撫育管理難度大。適宜于直播造林技術的條件有以下幾點:種粒大、出芽率高、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橡櫟類、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種子。該技術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對于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為適宜。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條播和撒播等。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和催芽等措施,對保證春播、早出芽、增強幼苗抗旱能力、減少鳥獸等危害極為重要。
1.2栽植造林技術
栽植造林技術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栽植技術要求高,必須先育苗,同時在造林時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擠壓變形。栽植造林技術一般在采伐跡地上進行人工更新時應用,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來,有些地區發展營養器苗造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關鍵是苗木本身能否維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定植,全過程都要保護苗木不致失水過多。
山區植樹造林關鍵環節主要可以劃分為造林地清理環節、造林地整地環節和植樹造林3個重點部分,各部分在時間上呈現遞進的特點,在邏輯上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保障的關系,在山區提升林企植樹造林速度與品質,必須從關鍵環節的重點強化出發,這是多年山區和林企植樹造林工作的基本經驗。
2.1山區造林地清理
山區造林地清理的目標是為造林地的開墾和植樹造林清理出利于施工和苗木生長的環境與地質,同時也是造林地整理的前一道重要環節。山區造林地清理主要以清理雜草、割除灌木、清除藤蔓為主,同時要對采伐跡地上大量存在的伐根、站桿、枯枝、梢頭進行挖掘、清除和焚燒,以便為山區植樹造林開辟良好的通風條件、生長空間。山區造林地清理可以根據造林地形態劃分為帶狀造林地清理、塊狀造林地清理、魚鱗狀造林地清理、全面清理等多種方式。山區造林地清理還可以根據清理途徑和方式劃分為化學-農藥清理、人工清理、機械清理、焚燒清理等多種方法。
2.2山區造林地整地
山區造林地整地的目的是優化山區造林地的立地條件,為植樹造林和苗木成活建立良好的益生環境,是利用人力、機械、化學藥劑等手段改變造林地土壤性質,平復造林地高低起伏,建立優良植樹造林內外環境的重要工作。在造林地整地環節中要以山區生態為重點,立足于造林地整地規劃,以植樹造林設計總體目標作為出發點,有效統籌造林地整地的技術方法,針對性地應用造林地整地的重點技術和環節,快速實現造林地整地的設計任務。造林地整地方法的應用要以植樹造林工程的設計作為原點,在平坦區域、大面積植樹造林工程中采用全面整地的方式,通過大資金、大機械、大投入的方式,提高造林地整地的效率,確保造林地整地的質量。在半山區和丘陵地帶造林地整地可以采用帶狀整地的方式,通過水平階梯、水平溝臺、放坡梯田等樣式和土工結構整理出利于植樹造林工程的土壤條件和立地環境。在起伏較大的山區可以采用塊狀整地、魚鱗狀整地的方式,通過大量人工的應用,提高造林地整地的效率,有效應對混交林改造、功能林更新等各類植樹造林工程的需要。
2.3山區植樹造林
山區植樹造林一般以苗木移植和人工播種兩個主要技術為主。苗木移植是山區植樹造林的最基本方式,苗木移植在質量、效率和成本上具有優勢。在苗木移植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要提升苗木的生長態勢,在移植前要做好灌水處理和必要的枝葉清理,以便維護苗木生長和水分平衡。第二,要做好苗木的選擇,在移植前和移植過程中要選擇健碩的苗木作為山區植樹造林的目標苗木,以便提升山區植樹造林的效率和質量。第三,要做好苗木的保護,一是要注意苗木的根須和葉莖,二是要注意苗木種植后的灌溉。人工播種在山區以山核桃、紅松、榛樹等大型果實類樹木為主,是北方山區防護林建設、功能林改造、植樹造林等各類工程的主要造林方式和類型。在人工播種技術應用過程中要注意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做好種子的播前處理,要做好種子消毒、浸種、催芽等工作,同時要加快種子萌發的過程,縮短種子留土的時間,提升種子萌發質量,同時要做好病蟲害侵蝕和動物取食的預防工作。第二個環節是做好播種工作,一是要確定播種的方法,要根據山區植樹造林的主要設計目標和山區基本特點,確定種子和芽苗的播種方式,一般以定穴種植為主,如果采用撒播的方式,要控制立地條件和撒播實際,如果采用條播的方式要控制株間距,同時做好割冠和清理雜草工作。
山區的植樹造林工作要以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傳統技術潛力的深度挖掘作為前提,要把握林企技術工作和造林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展開植樹造林方法和管理體系的相關研究。從造林地整理、造林技術應用、造林程序強化等要點入手,立足于林區植樹造林技術應用的模式,突出關鍵環節與重點領域,形成山區植樹造林技術使用的新模式,控制山區植樹造林的關鍵要素,為提升山區植樹造林品質,建立林企山區工作新樣式提供支撐。
[1]胡智華,徐立田.關于植樹造林的方法和管理措施探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4,(17):136-137.
[2]張懷敏,王惠東,周先德.造林提前整地的作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4,(16):114-116.
[3]王瑞攀,劉芳輝.植樹造林技術與管理方法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4,(02):167-168.
Brief analysis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nDkey links in mountain areas
WANGGuang-wu
(Fuyuan Forestry Bureau,Fuyuan 156500,China)
Afforestation in mountain areas is the neWposition anDneWplatformfor forestry industry,forestry developing neWspace,anDit is the basic strategy anDpolic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modern forestry industry to adapt to resources anDneeds of themarket.This study baseDon the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links dividing,on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in mountain areas,highlighteDthe key links of afforestation in mountain areas,anDprovideDthema in pointsin theprocessofafforestation inmountain areas.
Afforestation inmountain areas;Clean-up;Soilpreparation;Artificialseeding;Nursery stock transplanting
S776
A
1674-8646(2016)03-0034-02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