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國(牡丹江市公安消防支隊東安區大隊,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高層建筑防火存在的關鍵問題
張志國
(牡丹江市公安消防支隊東安區大隊,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高層火災的預防是關系到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高層建筑物的防火設計是設計人員應該予以足夠重視的問題。通過對建筑主體結構的耐火穩定性、防火分隔與安全通道設計、強化報警系統和滅火裝置等方面的研究,希望可以在設計過程中降低高層建筑火災發生的可能性。
高層建筑;防火設計;方法
高層建筑的樓層具有一定的高度,設備相當齊全,功能比較復雜。與其他普通的建筑物相比,一旦在高層建筑中發生火災,我們無法從外部著手進行相應的滅火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員疏散和撲救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出現一些人員傷亡事故。因此,對高層建筑防火設計的方法非常有必要。
1.1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難度大
在高層建筑內部引發火災的時候,絕大部分消防人員所應用的滅火救援設備根本無法真正滿足高層建筑物火層的實際高度。因此,不少室內設施成為撲救高層火災必不可少的要件之一。但是,在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相當一部分室內設施管路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滅火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所需的用水量十分巨大。更確切的說,基于十分有限的高層建筑自身消防水量的考慮,從室外對相應的消防車進行供水補給,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
1.2發生火災人員疏散困難
從目前看來,隨著高層建筑的高度變化,絕大部分高層建筑的內部結構會顯得更加繁雜,一旦引發火災,安全疏散具有一定的難度。對于相當一部分高層建筑來說,垂直疏散距離比較大,需要耗費比較長的時間。調查研究顯示,如果選擇三十層樓的高度,讓一位身體素質達到相應標準的消防員從上往下跑,需要耗費的時間大約在30min之內。更進一步地說,在進行安全疏散的過程中,高層建筑的居民過于集中,比較容易在疏散通道內部發生踩踏事件,后果不堪設想。另外,在發生火災的時候,火勢和煙氣蔓延迅速,基于突發情況,絕大部分人們會瘋狂的朝著樓梯間奔去,此時竄入的煙氣大幅度提高了疏散的難度。
1.3火勢蔓延迅速
在相當一部分高層建筑相關領域的豎向井道中,如果沒有將防火分隔工作處理好,火災發生的時候,會產生相應的煙囪效應,進一步導致火勢蔓延迅速。打個比方,在沒有任何遮蔽的前提下,高層建筑的高度超過了100m,煙氣順利抵達高層建筑的頂層僅僅需要30s的時間。實踐表明,伴隨著高層建筑的高度不斷增加,與之相應的風速也越來越大。不言而喻,風速越來越大,火勢蔓延越來越迅速。
1.4發生火災概率大
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絕大部分高層建筑內部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之處,易于引發火災,有待人們深入了解。這些問題包括:電器設備比較多、電器線路老化速度快、內部結構十分復雜和用電量比較大,等等。值得肯定的是,伴隨著高層建筑的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易燃物數量越來越大,引發火災之后的撲救難度也相應地有所提高。實踐證明,假如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無法正常啟動設置、安放在高層建筑物內部的自動報警系統,為此,發生火災的概率越來越大。
2.1疏散通道的合理規劃
安全疏散的設計首先要將安全疏散通道設計合理。安全疏散通道的設計原則是寬敞,入口在開放顯目處,出口在安全不受高層建筑危及的地方。高層建筑的安全疏散通道在設計時,應該根據樓層的面積、住戶人數,參照國家高層建筑安全疏散通道的設計標準。100名住戶的樓層,安全疏散通道的寬度應為1.5m,其他情況參照具體標準。安全疏散通道處應有明顯的標識,采用中英文互譯。
2.2疏散門、疏散樓道的設計
疏散門的設計要符合兩點要求:一是疏散門的數量要能夠滿足樓層最多承載住戶的逃生之用;二是疏散門的開關方式是內推外拉,疏散門的質量要可靠,安裝應該足夠的牢固。疏散樓道應該設計在電梯附近,疏散樓道的寬度要參照國家的統一要求標準嚴格建設,疏散樓道應有明顯的劃區,逃生者走一邊,滅火的消防隊員走一邊,在劃區的樓梯上應該標明何人使用,方便發生火災時,住戶有序逃離,消防員科學滅火。
2.3防火預警裝置的實時監控
高層建筑應該安裝實時的監控設施,由高層建筑的統一監控室進行全程數字化監控。防火預警裝置的實時監控還可以方便疏散、統一指揮,對被困人員采用聲音指導、視覺指導的方法引導其脫險。
2.4電梯逃生的應用可能性
電梯在意外災害發生時容易出故障,致使很多人都有在火災發生時不使用電梯逃生的常識。事實上,根據最近的研究以及對這些年的火災災情分析可知,電梯在火災中的作用不可忽視。電梯在火災發生時,具有逃離速度快、方便快捷、短時間多次救援等優勢。而且現代高層建筑的電梯都是分區安裝的,比如一到九層的電梯,九到二十層的電梯,是相互獨立的兩個系統。如果高層建筑的較高層發生火災,那么不會影響到較低層電梯的使用。但是如果單獨使用電梯這一種安全疏散的方式,由于電梯的承載量有限,所以單獨采用這一種方式顯然是不合理的。所以現在普遍采取的安全疏散方式是樓梯與電梯結合使用,大部分人使用樓梯進行逃生,較少的一部分人使用電梯逃生。如何有序安排,需要消防人員的統一指揮,需要快速有效地將兩種安全疏散的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發揮逃離速度的最大化。
2.5火災意外疏散方式宣傳
應該在高層建筑的防火設施如滅火器、高壓噴水管的附近貼附明顯的標示,一般采用紅色標簽,醒目,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并將防火設備的使用方法簡明扼要地標明,采用圖示步驟法,方便所有人使用。需要將高層安全疏散通道的位置告知樓層的所有住戶,并在安全疏散的門上貼附顯著的標識。在高層人流量較大的通道處張貼安全疏散方式進行火災安全疏散的宣傳。
高層建筑是城市化發展的必要元素,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水平的提高,高層建筑必將越來越多,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與此同時,建筑工程師在建設高層建筑時,就應該十分重視高層建筑防火措施的建設以及安全疏散的科學合理設計。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建設高層建筑中采用最優化的安全措施,撤離方式,提高高層建筑的應急能力,避險疏散能力,為人民的生命財產提供更多的保障。
[1]沈友弟.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技術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9,(02):185.
[2]沈奕輝.超高層建筑消防設計審核指標體系[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4,(08):271.
[3]龐建軍.高層建筑火災特點及防范措施改進[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4,(11):169.
The key issue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ZHANGZhi-guo
(Dongan District Battalion,Mudanjiang Public Security Fire Detachments,Mudanjiang157000,China)
The high-rise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is relateDto people's life anDproperty safety,which shoulDbe considereDseriously by fire protection designers.Through theanalysisofbuildingmain structure fire resistance stability,fire separation anDsecurity channeldesign,reinforcementofalarmsystemanDfire extinguishing apparatus,thispaper hopes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high-risebuilding fires in the design process.
High-risebuildings;Fire protection design;Method
TU972
A
1674-8646(2016)03-0078-02
20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