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小林
重慶市綦江區委黨校
試探大數據時代帶給旅游業的挑戰與機遇
龍小林
重慶市綦江區委黨校
本文從政府政策、旅游企業和學術研究三個層面梳理當前旅游業對大數據的應用狀況,得出旅游大數據收集、挖掘和分析存在挑戰,以及旅游業可能由大眾旅游服務向定制旅游服務的創新、傳統營銷向草根營銷的思維創新和旅游與信息技術業融合,創造藍海市場空間的三大機遇,為旅游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大數據時代;旅游業
在旅游領域,中國旅游研究院政策所副研究員唐曉云認為:“除了數據量大之外,大數據不同于傳統數據地方更在于即時性、非結構化。這就使得傳統數據處理部門無法進行傳統意義上的存儲、管理和分析”。筆者認為數據的挖掘與處理是歷來就有的,而大數據不同于傳統數據更顯著的區別是非結構化數據的增多,為傳統IT行業存儲、處理數據帶來技術上的挑戰。非結構化數據是相對結構化數據(如數字、符號等信息)而言的,包括全文文本、圖像、聲音、影視、超媒體等信息。
在政府政策層面,國家旅游局將2014年確定為“智慧旅游年”,要求以智慧旅游為主題,引導智慧旅游城市、景區等旅游目的地建設,尤其要在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和智慧營銷三方面加強旅游資源和產品的開發和整合,促進以信息化帶動旅游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努力提升旅行社、旅游景區(點)、旅游酒店等旅游企業的現代科技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
在旅游企業層面,不得不說Hopper旅游網站做的很精準,該網站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為游客提供最佳的旅游景點推薦。截至目前,已經抓取了超過5億頁旅游數據。
在學術研究層面,以“大數據”和“旅游”為主題詞在CNKI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僅得到一篇權威期刊——張凌云的《近十年我國旅游學術共同體的發展格局與分類評價——基于旅游學術期刊論文大數據的視角》,他應用大數據的研究方法,對2003-2012年的旅游學術論文進行全樣本的統計和研究[1]。此外,還有近20篇的非C刊文章探討大數據與旅游,比如從大數據視角研究旅游服務供應鏈管理[2],信息技術對旅游移動服務的創新[3]等等。
雖然大數據在旅游業的應用前景廣闊,但整個行業對于大數據的應用仍面臨較大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于數據的收集,更來自于數據的分析和挖掘。
3.1大數據研究的重要條件是數據開放,但目前我國的數據開放程度遠不能達到應用的要求。當下,大數據的最主要來源是互聯網,但是隨著人們對大數據價值的認識,越來越多的平臺將數據看作是重要的資產。旅游行業只有攜程、藝龍、去哪兒等大的旅游在線企業才掌握足夠大的數據,而這些企業數據卻不是開放的。
3.2大數據應用的根本在于從不相關的數據找到相關性,而非結構化的數據又增加了技術難度。如何分析紛繁復雜的數據就需要既懂行業、又懂數據的人進行專業化的分析。但是目前懂數據的人不懂旅游,懂旅游的人不懂數據。
3.3隱私是大數據時代的又一大挑戰,當用戶在瀏覽網頁時,瀏覽偏好可能被記錄;在下載手機應用時,需求偏好也可能被記錄;甚至旅行時對旅行社、旅游景區、酒店的偏好都可能被記錄等等,這就使用戶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網絡上暴漏在眾人面前。雖然我們可以說這是為了搜集顧客的偏好,提供更好的個性化服務,但顧客可能會有心理上的抵觸和不安全感。
“不是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的大數據時代最核心的價值是預測。全球復雜網絡權威,“無標度網絡”的創立者巴拉巴西(Albert-Laszlo Barabasi)在2012年出版的《暴發》一書中寫到“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代,也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數據科學讓我們越來越多地從數據中觀察到人類社會的復雜行為模式。以數據為基礎的技術決定著人類的未來,但并非是數據本身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起決定作用的是我們對可用知識的增加”,并提出“人類行為93%是可預測的”。旅游業作為以終端消費者為服務目標市場的第三產業,無疑旅游消費者行為的可預測將對旅游業的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4.1大眾旅游服務向定制旅游服務的創新。通過分析游客瀏覽旅游網站的日志,利用數據挖掘技術發現用戶常見的瀏覽行為,掌握游客感興趣的旅游目標和信息。旅游供給市場可以根據這些信息,調整并優化旅游信息網站,使得更加符合游客的需求,提供更加優質的旅游服務,并針對特定的游客,可以制定個性化的服務,更好的配置旅游資源。比如,通過數據挖掘分析,游客在瀏覽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網頁信息的同時很有可能會瀏覽鳳凰古城網頁信息,有可能分析出游客在游玩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之后繼續去鳳凰古城游玩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游管理部門可以在兩個景區之間增加相應的旅游大巴,或者在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網頁中推薦鳳凰古城網頁。
4.2傳統營銷向草根營銷的思維創新。在大數據時代,SNS社區、博客網站、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站的非結構化旅游數據得到重視。旅游消費者不再倚重傳統大眾媒體,而更關視其他旅游者的評論、心得或攻略等草根傳播。旅游企業要繪制新的價值曲線,減少傳統媒體營銷的高投入,創造或增加產品在互聯網中的魅力,吸引旅游消費者。
4.3旅游與信息技術業融合,創造藍海市場空間。旅游業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產業,與信息技術有著天然的耦合性??梢哉f信息技術的發展是傳統旅游業變革的主要驅動因素[4]。十多年前,攜程網在互聯網的興起時順勢推出線上航班預訂服務,帶動了一大批在線旅游企業創立。當下,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讓博客、微博等社交網站的旅游數據納入旅游決策分析中,會不會成就新的旅游運營方式?此外,面對懂數據的人不懂旅游,懂旅游的人不懂數據這一挑戰,是否會有交叉型人才培養市場的興起?
[1]張凌云,蘭超英,齊飛,等.近十年我國旅游學術共同體的發展格局與分類評價——基于旅游學術期刊論文大數據的視角[J].旅游學刊,2013(10):115-126.
[2]陳濤,李佼. 基于大數據的旅游服務供應鏈管理研究[J].電子政務,2013(12):32-40.
[3]彭麗娜, 張文建.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旅游移動服務應用與創新[J].旅游論壇, 2013(6):45-49.
[4]楊彥鋒. 互聯網技術成為旅游產業融合與新業態的主要驅動因素[J]. 旅游學刊, 2012 (9):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