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慧
雅趣設計工作室
網絡經濟環境下的財務管理模式的探討
李穎慧
雅趣設計工作室
近些年以電子商務為主導的網絡經濟開始蓬勃發展,給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增長契機,同時隨著網絡經濟化程度的推進,網絡財務管理也開始憑借著其顯著優點得到擴展,雖然網絡財務管理能夠使原本傳統的財務管理效率等大幅提升,但是網絡財務管理在運作的過程中同時也顯現出了其的弊端,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專業化的實現網絡財務管理以及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不外露等,本文就對網絡經濟環境下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探討。
網絡經濟環境;財務管理;網絡財務
(一)集中式管理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企業的整體規模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因此企業的下屬機構以及分支機構紛紛設立成為常態化,而企業要想對這些分支機構進行管理,必須對其財務進行有效的統籌管理,才能夠知曉分支機構的運營狀況以及所存在的問題。通過網絡財務企業可以實施集中式管理,將所有分支機構進行集中記賬和資金的統一調配,集中式管理成為企業控制下屬機構的重要手段。
(二)異地處理
財務管理過程中會涉及多方當事人及機構事項,在處理這些事項時往往需要進行面對面、點對點的處理,其各項成本開支都較高,而財務管理則可以毫無距離的與這些財務管理對象進行虛擬面對面交流,并且處理相關的財務事項,使得財務管理便捷化效率化,異地處理也是現今企業在實施網絡財務管理中所最為推崇的。
(三)業務和財務結合
以往企業的營銷模式都是將生產與財務分開處理,這樣導致生產和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銜接問題,既耽誤了時間,同時由于有銜接過程使得一些業務與財務數據不能立馬得到更新,導致會計數據會出現失真等情況。通過網絡財務管理,則可以實現企業財務與業務的協同作業,包括與企業內部部門的協同、與供應鏈的協同和與社會部門的協同。內部協同業務包括對企業全程業務的協同,從網上采購到網上銷售、網上服務、網上考勤等。財務部門的預算控制、資金準備、網上支付、網上結算等工作與業務部門的工作同時進行,與供應鏈的協同如網上詢價、網上催款等,與社會部門的協同如網上銀行、網上保險、網上報稅、網上報關等。
(一)互聯網使企業的安全性與保密性存在風險
由于各個企業的財務信息財務信息基本都是公司的保密信息,而且通過財務信息能夠了解到一個企業的發展狀況以及運營方式,所以財務信息都被企業所重點保管,以防止泄露的情況,但是財務信息化的實行使會計信息全部存儲在公司的數據庫中,這使得只要有不法分子以及其他人接觸到公司的數據庫之后,公司所有的寶貴財務數據將會被瞬間盜取,而且由于財務數據的電子化,使所有的數據內容在極短時間內就被盜取。雖然財務數據一旦被盜取的后果十分嚴重,但是由于社會對于此類事件重視程度較低,所以導致現今我國企業對于財務信息化的保密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認知,導致財務信息有可能會出現被病毒傾染或者木馬程序等而發生泄露,或者會計信息被相應的篡改,導致財務信息的泄露和失去其準確性,給企業帶來直接的危害。
(二)相關的互聯網財務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互聯網近些年的發展呈現井噴的態勢,互聯網的發展也使得幾乎所有行業以及管理模式等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許多傳統的管理模式開始逐步淘汰,但是由于互聯網行業發展過于快速,而相關的法律規章制度卻沒有及時的跟進,導致相關互聯網管理模式存在較多的法律漏洞,財務管理也不例外,雖然近些年針對網絡財務管理我國退出了一些行政規章制度,但是我國現今對于互聯網財務網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存在著明顯的空白之處,尤其是對于財務網絡管理的數據安全方面沒有相應的規定,比如對于會計信息的盜用篡改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懲治,導致一些惡意的偷取會計資料的行為難以得到有效的懲治。而且財務網絡管理由于牽涉到大量的信息技術,所以這一行的犯罪行為往往呈現出高智商高科技化,現行的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對其的懲治能力有限,所以相關的互聯網會計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是阻礙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的一個因素。
(三)財務內部稽查難度的加大
網絡財務管理使財務的相關數據存儲在公司的電腦之中,對于財務信息的錄入以及修改只需要通過電腦操作就能夠完成,在實施這些操作的時候難以留下操作的痕跡,因此使得財務數據的監管使用存在相應的漏洞,導致有可能出現冒用其他會計賬號進行相應的錄入和修改,因為傳統的會計操作都是由會計工作人員在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單獨一個人難以接觸到公司全面的財務數據,而且受制于筆跡以及其他監控等方式,想個人對財務數據進行修改基本難以實現。但是網絡財務管理的實施使得財務信息只需要通過賬號和密碼登錄之后獲得,而且財務信息化的使用使在會計工作當中普遍采用的會計操作憑證制度以及留痕制度難以得到實施,導致一旦出現相關的財務問題難以及時找到相關的事件人,使會計內部稽查難度的加大。
(一)加強對于會計數據的保密
財務數據對于企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企業的核心機密,所以對于財務數據要進行保密的工作,由于財務網絡管理是會計的新興產物,所以更要加強對財務網絡管理下數據的保密,首先要加強財務的管理監督,就要從基本做起,要從企業和公司的內部抓起,建立起企業和公司的內部管理監督控制體系,要對企業內部的會計進行約束監督管理,加強企業的會計從業人員業務以及素質的培養,讓企業從企業自身提高對會計行業的監督管理,這樣就能夠確保企業的財務數據準確無誤,同時要對設備進行相應的管理。如防止無關人員進入計算機工作區域、防止設備被盜、防止設備用于其他方面等。最后要啟動相應的密碼控制技術和文件保護程序,文件的保護功能是指對存儲的文件加以控制,以防止未經過授權的使用和修改。通常采用的手段包括內部標簽的設置與核對,以保證只有經過授權的人員才能打開文件,并防止數據的丟失,保證數據處理的完整性。而密碼控制技術主要是通過設置密碼來對系統的操作進行控制,以防止未經過授權批準的人員使用系統。采用密碼控制的同時,也可以自動建立使用系統的人員和活動的記錄,以備日后檢查。
(二)加強互聯網財務法律法規的完善
由于法律法規是保持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石,所以完善法律法規成為了社會高速發展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這些年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新興事物的不斷的推出,使得我國現今對于網絡財務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在許多方面出現了落后和不協調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根據市場的現狀,及時的發現問題,對法律法規當中出現的影響現狀的地方進行修改和重新審訂,同時也要注意當前的社會情況對各個法律規章制度的影響,結合我國特殊的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雙重背景下,實施和制定出合理化的一些建議和修改方法,對于一些把握不大的地方,可以參考借鑒國外先進經濟國家的一些操作的方法,而且由于全球化經濟的進程以及我國的經濟越來越與世界接軌,所以更加要參考國際通用的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然后加以吸取和修改,對我國的規章制度進行修改,這樣能夠讓網絡財務管理在中國的企業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運用。
(三)財務電算部門與用戶以及內部責任分離
企業在進行網絡財務管理中為防止錯弊或欺詐行為的發生,應當建立起一套符合職責劃分原則的內部控制制度,同時,還應建立起職務輪換制度。一方面可以以規章制度的形式明確每個部門及人員的職責,另一方面,還要在軟件程序中使用密碼控制技術,通過設置嚴格的用戶密碼,來防止越權行為的發生。比如對于電算部門與用戶部門的職責分離,這里的電算部門是指數據的處理部門,用戶部門是指執行業務的部門。一般來說,下列活動應避免電算部門的參與:1、一切業務均由用戶部門發起或授權;2、所有除計算機系統設備以外的資產的保管責任與電算部門分離,即電算部門不應當負責資產的保管;3、所有業務一記錄與主文件記錄的改變均需要用戶部門授權,電算部門無權私自改動業務一記錄和有關文件;4、所有業務過程中產生的錯誤數據均應由業務部門負責或授權改正,電算部門只允許改正數據在輸入、處理和輸出過程中由于操作疏忽而引起的錯誤;5、所有系統的改進、新系統的應用以及控制措施都應由受益部門發起并經高級管理人員的授權,包括現有應用程序的的改進,未經過有關部門的批準,電算部門無權擅自修改程序。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以及發展,財務管理的環境也開始發生改變,進入了網絡經濟環境之中,同時網絡經濟環境對財務管理模式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本文對網絡經濟環境下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深入的探討,首先講述網絡財務以及網絡財務的特點,了解什么是網絡財務以及網絡財務相較于傳統財務其所呈現的優點,知曉網絡財務管理普及并發展的原因。其次講述網絡財務管理的主要模式,其管理模式呈現集中處理、異地處理以及協同處理的特性。再次分析網絡財務管理雖然給財務管理帶來了很多的便利性,但是網絡財務管理同樣也存在著諸多的弊端,其中會對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的主要為財務信息保密性難度加大、財務管理過程缺乏有效監管、缺乏專業化人才以及缺乏有效的法律規章制度支持。最后針對網絡財務管理所面臨的問題一一的給與合理化建議,使得網絡財務管理能夠得以完善規范化,推動網絡財務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進而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1]謝榮.電子商務環境下的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時代金融,2014 (22):89-90.
[2]劉錦萍.ERP環境下網絡財務管理模式的探討[J].會計之友,2013 (36):15-17.
[3]張毅飛.論網絡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04):39-42.
[4]苑玉敏.面向網絡經濟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4(02):161-164.
李穎慧,湖南長沙人,高級室內設計師、會計師。2007年畢業于湖南農業大學會計系,2016年4月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產業經濟學專業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