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史龍
海南中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管理會計創新
裴史龍
海南中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供給側改革促進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與完善。
供給側改革;管理會計
面對中國經濟當下的困局,僅從需求側著手已經很難有所突破,供給側與需求側雙側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給的中長期視野的宏觀調控,才是結構性改革[1]。
隨著經濟高效快速的發展,許多互聯網新型企業的崛起,財政部對管理會計工作高度重視,加強管理會計的發展與創新,在供給側改革的推動與結合下,尋求最佳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促進經濟發展,增加企業效益及利潤。
供給側改革一般是從結構入手來進行強化管理,管理會計的供給端管理即優化會計價值管理的結構體系,擴展其價值的含義,以使管理會計的控制系統和信息支持系統得到強化。
從管理體現經濟效益的角度上看,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價值運動。管理會計是以生產經營活動中價值形成和價值增值過程為對象,通過對使用價值的生產和交換過程的優化,提供信息并參與決策,以實現價值最大增值的目的。管理會計的供給側改革即從管理會計的供給端著手,為企業管理當局提供全面而廣泛的戰略信息,以使企業做出明智的選擇,并且提高價值創造的核心競爭力[2]。為此,應對傳統的價值內涵與外延進行擴展,改變以往僅僅依靠收益,利潤等指標考核,轉向從經營發展的質量等角度去評判考核收益或利潤的價值增值。
在互聯網企業來說,價值擴展速度很快,曾經稱霸全球的零售企業沃爾瑪公司,在以前的中國是沒有一個企業可與之相對比的,然而今天隨著互聯網新經濟體的誕生,在中國一些互聯網企業應運而生,比如淘寶、阿里巴巴等,如今都可與之抗衡并遠超其效益及利潤。
同時對于互聯網行業,價值積累的流動性是很強的,尤其在現金類財富方面。對于規模不等的企業,在利潤或者收益上存在很大差異,有些會虧損,有些會賺取較大的利潤,探其原因,是政策偏多大中型企業。例如,小企業是很難獲得政府下發牌照的,難以用大量現金賺取利益。所以,管理會計在供給側改革指引下,應加快管理會計制度的建設,尤其是管理會計價值管理的供給端改革,指引小企業展示展示宣傳本身的利潤或收益的質量,使不同企業得到均衡,進而提高中國經濟的運行質量[3]。從實踐角度上看,管理會計的對象具有復合性的特點。一方面,致力于使用價值生產和交換過程的優化,強調加強作業的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生產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價值形成和價值增值過程中,強調加強價值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價值的最大增值。
當務之急,應降低成本負擔,可以通過一些政策使企業獲利,比如進行結構性改稅,企業應充分利用這次供給側改革的機會,推動企業加快升級換代,通過新的產品技術,商業模式等探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管理會計控制系統應該優化其結構功能,整合創新管理會計的技術方法或體系,為其管理發揮積極作用。
例如,以前財務管理只從需求端入手,使得各種問題得不到解答,如果從供給端方面考慮,通過管理會計使得長期投資弱化,經營投資增強,可能有利于發揮其自身作用[4]。從供給端看,管理會計的價值創造不僅僅局限于商品經營,資本經營和環境經營也逐漸形成自身的價值創造區域。商品是有形體,形式東西,而資本與環境更偏向于抽象,因此,現在更加注重實質性的內在,來關注價值的創造而非其本身。關注投資收益的獲得與環境保護相結合,擔當起社會責任并發現及創造價值。
信息支持系統既要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高效融合暢通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包括信息收集,管理咨詢服務,交易成本預測及評估,以及合作伙伴,及前景預測及售后服務等等,以此來實現資源共享。形成一個龐大的信息支持系統,以使會計信息管理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實現合作與共贏局面[5]。會計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它和公司的管理結構和治理結構是密不可分的,會計要運作良好,才能為決策者提供可靠、相關的會計信息。
在管理會計信息管理系統,應該充分利用反饋的調節功能及作用。正反饋與負反饋,完善管理會計信息系統,尋求控制系統中的內在規律,利用激勵手段防止道德風險等負反饋現象的出現。比如,如果企業降低成本可能還保證不了企業長期利潤的提高或可持續增長,必需更注重企業核心業務與競爭力的培養,將收益與產品價值增值融合到企業的發展戰略中去。會計職責的履行和作用的發揮離不開企業管理和治理結構,只有將會計立于重要位置,才能找出問題的所在,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
供給側改革必需與經濟體制的改革與創新相結合,例如在互聯網方面及大眾創新創業等方面。財政部就會計的結構問題提出了改革思路,就是把以往算賬、報賬的傳統思維減少,向優化決策、提高全民要素生產率的方向轉變。對于供給側改革的管理會計創新,在管理會計控制系統與信息支持系統中,充分運用反饋機制。要加強管理會計系統中的風險管理,提高信息支持系統在企業價值增值的功能與作用[6]。管理會計工作者應有責任心、愛心,努力地做好本職工作。
[1]李翀.論供給側改革的理論依據和政策選擇[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6,01:9-18.
[2]胡鞍鋼,周紹杰,任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和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2:17-22+195.
[3]付敏杰,張平.供給側改革中的財稅制度[J].稅務研究,2016,02:12-17.
[4]周琳,潘飛,劉燕軍,馬保州. 管理會計變革與創新的實地研究[J].會計研究,2012,03:85-93+95.
[5]趙惠芳.新經濟環境下的管理會計創新[J]. 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04:47-49+54.
[6]劉志遠,王志紅.論管理會計創新[J].南開管理評論,1999,03:58-61.
裴史龍,出生年月:1977年8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海南省三亞市,職務/職稱:財務總監/會計師,學歷:本科,單位:海南中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投資或資本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