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佘婕頻 2.鄭 珂
1.英國倫敦大學 2.衢州職業技術學院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空間格局重塑研究
1.佘婕頻 2.鄭 珂
1.英國倫敦大學 2.衢州職業技術學院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格局調整,是我國應對新經濟形勢的必然選擇,并非對境外既有存量重新配置,而是在差異化原則下的并行增加。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面臨政治風險,法律風險,市場風險,互信差異和文化差異風險,對此應當積極建立溝通機制,企業本身注重東道國本土化,同時國內法律法規和政策應當更加完善。
一帶一路;對外直接投資
“一帶一路”是我國頂層戰略,應對中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全方位對外開放需要。在此背景下,中國在全球范圍內構建全新對外直接投資布局,有利于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實現資源要素的自由流動和有效配置,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打造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提升國際競爭力,有助于解決國內產能過剩和能源安全問題。同時,由于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格局重塑依然面臨著諸多風險。
改革開放后,由于較為嚴格的金融管控,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大,以2000年為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為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總額的1/20,至2003年加入WTO后,國內金融法律法規為符合WTO規則作出一定修改,同時政策方面開始鼓勵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進行海外投資,歷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量較大。2003年至2013年十年間,年均增速達39.8%,2016年1-9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的653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8827.8億元人民幣,折合1342.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1]
隨著投資規模的不斷增長,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空間流向逐漸向全球范圍擴展。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度排名依次為亞洲、美洲、歐洲,具體而言,中國香港、開曼群島、美國、英屬維京群島等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接收地,即使將開曼群島、英屬維京群島這些離岸金融中心和避稅天堂數據扣除,亞洲依然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最大接受地。
“一帶一路”橫跨歐亞大陸,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縱觀近年數據,我國在東南亞地區的直接投資呈穩定增長態勢,蒙俄地區、西亞及中東地區處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第二梯隊,南亞地區投資總額較小,但是增速較快,而在中東歐地區投資規模最小。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應當根據差異化原則,調整對外直接投資布局,通過改變投資增量的空間流向,增加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投資規模,在其他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進行差異化投資,形成新的全球投資格局。
在歐美方面,“一帶一路”戰略不會影響中國對歐美投資。歐美具有全球最先進的技術和高端成熟市場。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擁有最完美的法律法規,監管體制和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對于中國企業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從數據看,美國一直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目的地[2],隨著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步伐的不斷推進,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日益增強,中國企業在歐美地區的海外投資的目的逐步轉變為學習技術,吸納國品牌。基于整體戰略考慮和接受地的實際情況,歐美地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進行不同的投資產業選擇,在歐美傾向于技術、品牌投資,在“一帶一路”沿線側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因此兩者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而是并行的。
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根據邊際產業擴張理論,考慮將擁有鋼鐵、紡織、家電等過剩生產能力的邊際性產業根據比較劣勢的邊際產業順序,通過對外直接投資來進行國際轉移,以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據此在南亞地區投資更多流向基礎設施。基于戰略安全考慮,在中亞和西亞地區,繼續鞏固能源投資,基于地緣政治考慮,在俄羅斯,推動航空航天、空間技術和油氣資源等領域投資合。差異化可以促進資源合理分配,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地區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中國企業進一步走進沿線國家,由于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的復雜環境,對外直接投資仍面臨一定風險。
首先,地緣政治風險,一方面是美、俄、日等國在相關地區的投資和利益競爭,另一方面是沿線國家不穩定的政治環境,具有國有化風險和不可抗力滅失風險。其次是配合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存在不同認知,有積極配合回應的,也有謹慎甚至懷疑對待的,戰略互信不足,增加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難度和風險。復次是法律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內政治環境和法律法規不如西方發達國家完善,存在投資區域的諸多限制和監管潛在腐敗風險,有的國家對外國投資商嚴格的審查制度,有針對我國資源戰略投資的嫌疑。再次是市場風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不如西方發達國家成熟,對于投資大,回報周期長的基礎設施項目,因沿線國家公共品性質的缺失存在收益風險。最后是文化差異問題,我國企業與沿線東道國社會文化和商業文化差異不可忽視,在我國在收購、并購東道國企業中面臨較大挑戰。
對此,我國應當積極構建官方協調機構,促進互信,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增進了解,同時,在我國企業進入沿線國家后,應當積極促進本土化,適應東道國社會文化和商業規則。在國內應當完善對外投資法律法規,規范對外直接投資行為,避免無序競爭,同時,應當優化對外直接投資政策,給予相關投資行為更多支持。
[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務數據中心[DB/OL].http://www.mofcom. gov.cn/article/tongjiziliao
[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務數據中心[DB/OL].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
佘婕頻(1991–),女,漢族,浙江衢州人,金融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和貝德福德新學院(Royal Holloway and Bedford New College,University of London),研究方向:金融學。
鄭珂(1991–),男,漢族,浙江衢州人,法學碩士,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法學與南孔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