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舸
廊坊榮盛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
營改增情況下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
崔 舸
廊坊榮盛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
我國實行“營改增”稅收政策以來,其良好的效果逐漸得以體現,有效避免了傳統的營業稅和增值稅同時征收帶來的稅收重復的問題,為企業減輕了納稅壓力。“營改增”的實行對于完善我國的稅收政策,促進稅收管理具有極大益處,但同時也給各行各業的企業帶來了一些影響。本文闡述了“營改增”的相關概述,并對“營改增”給企業成本管理帶來的影響做出分析,文章最后指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
營改增;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及措
企業實行成本管理有助于企業合理配置資金,節約資源,避免浪費,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全面“營改增”政策實行之后,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應對,以便于企業的成本管理行之有效,在“營改增”的背景下能夠良好的進行成本控制。
“營改增”即將原本征收營業稅的稅收項目改為征收增值稅,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之前,企業繳納營業稅很容易出現重復征稅的情況,從一定程度增加了企業的征稅成本。“營改增”政策執行之后,將納稅對象區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將營業額超過五百萬的企業劃分為一般納稅人,不超過五百萬的企業劃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并且制定了不同的納稅方案。企業可以根據自身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性質的不同,進行相應的稅收籌劃,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
在當前環境下,“營改增”尤其顯得必要,首先,營業稅和增值稅并存,稅源交叉重疊,增值稅由國稅征收,營業稅由地稅征收,國稅和地稅之間存在利益矛盾,不好協調,使納稅人無所適從,“營改增”可簡化稅制、優化稅收體系;其次,營業稅的稅率較低,但其稅負卻容易向下游轉嫁,每經過一道流通環節就要納一次稅,重復征稅問題比較突出,“營改增”可完善增值稅抵扣鏈條,消除重復征稅,減輕稅收負擔;最后,企業只是營業稅和增值稅的名義負擔者,企業可以通過定價方式轉移稅負,而價格的變化可能對消費者的福利產生影響,平新喬等測算了我國增值稅和營業稅的福利效應,他們發現我國營業稅對消費品的價格效應大于增值稅的價格效應,因此營業稅對各消費群體的福利傷害大于增值稅的福利傷害。
企業的成本管理是指企業通過預算、資金籌劃等各種方式進行企業成本的控制,對資金進行更科學、合理的配置,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提升資金的利用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通過進行成本管理,可以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規范,提升企業的預算管理水平,合理配置企業相關部門人員等,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的發展和繁榮。
“營改增”政策的實行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主要是來自征稅方面的,“營改增”通過影響企業的稅負,造成經營成本的變化,進而影響企業的成本管理,其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成本結構變化
在“營改增”實行之后,企業從原本的繳納營業稅方式改為繳納增值稅,而增值稅是對企業營業額的增值部分進行征稅,稅收的計算方式較原來的營業稅要復雜的多,因此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難度都有所增加,企業就需要相應的增加財務人員的編制,從而造成企業人工成本的增加。而在企業進行原材料等的采購中,可以向供應商索要增值稅發票,用于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從而該項的采購成本將有所降低。對于年營業額大于五百萬的一般納稅人,部分行業的稅率有所增加,例如服務行業,并且該行業的進項稅額的抵扣范圍也比較小,因而稅負會相應有所增加。
(二)固定資產購置
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之后,在固定資產的購置方面也會對企業的成本管理造成影響。在實行“營改增”政策之前,企業購置的固定資產是根據相關的政策進行折舊計提處理的,然后在這個基礎之上,將折舊后的費用計入到企業的成本中去。但是在“營改增”政策執行之后,企業對于固定資產的購置,可以實行一次性進項稅額的抵扣,這樣一來,企業在進行繳稅的過程中繳納的增值稅額就與企業購置規定資產的時間有了很大的關系。例如企業在某一時間段內進行大批固定資產的采購工作,企業就會有金額比較大的進項稅額,而若是此時企業的銷項稅額小于企業的進項稅額,企業就可以不進行增值稅額的繳納,同時沒有抵扣完全的進行稅額還可以在以后的經濟活動中進行抵扣。而若是企業購置固定資產的金額比較小或是不能技術獲得進項稅額抵扣的憑證時,企業可用于抵扣的進項稅額比較小,這時候企業的成本就可能會增加。因此,在“營改增”之后,企業固定資產的購置會影響企業的成本管理。
“營改增”政策的推行對企業的成本管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企業需要進行相應的內部調整,以適應新的稅收政策的實行,企業應該在成本管理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更好的成本措施,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強化進項稅額的管理
“營改增”政策的實行對企業造成影響最大的方面是企業的進行稅額的抵扣,因此,企業要想在“營改增”的背景進行成本的有效控制,首先應該加強對進項稅額的管理。企業在進行材料采購的過程中應該進行供應商的選擇,選擇一般納稅人的供應商作為企業的材料供應商,這樣可以保證在進行采購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順利獲得進項稅額抵扣的憑證。如果要選擇小規模納稅人,要重點關注是否能夠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而順利地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
(二)調整管理模式,優化管理流程
企業應該根據新的納稅政策的要求進行成本管理流程的進一步優化,在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例如采購、投標、機構設置等各個方面的活動都應該圍繞成本管理進行開展。新的稅收政策實行了項目就地預繳和機構集中匯繳的管理模式,因此業務范圍比較廣、經營規模比較大的集團企業又面臨了新的挑戰。企業總部應該根據新的稅收政策調整集團繳稅方案,可以回收稅務權限,由集團總部進行統一的繳稅管理,這樣可以避免集團總部和子公司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同時對企業進行稅收的監管。
(三)圍繞成本管理,合理調整企業
在實行“營改增”的稅收政策之后,企業的財務工作以及財務管理也需要根據新政策的推行進行調整。首先企業要對財務的報表進行重新整理,因為在新政策執行之前,企業財務報表中的數據是營業收入中含稅的,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之后,報表中的數據不再是含稅的,因此需要進行重新整理以及區分,防止數據混淆不清楚增加企業的納稅成本。另外,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之后還要實行價稅分離,對于進行稅額要進行單獨的列示。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對之前的財務報表進行詳細的分析,以便根據企業之前的經營數據進行稅務籌劃,根據進行稅額的抵扣情況進行企業納稅人身份的籌劃,選擇納稅成本最低的納稅人身份,減少企業的負稅。
(四)調整業務方式
“營改增”的納稅政策實行之后,企業的業務經營方式也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降低企業稅負、節約企業成本的目的。例如企業可以將一部分業務進行外包給同類企業,這樣就可以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減少企業的納稅成本,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再比如國家對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的稅率規定是17%,但對交通運輸業的稅率規定是11%,所以,企業可以為自身具有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性質的遠洋運輸或者航空運輸產業配備一部分專業人員,將其性質轉變為交通運輸業,這樣就可以降低6%的稅款。通過對業務的調整來降低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成本,可以節省企業資金,實現更有效的成本管理。
總之,“營改增”作為我國當前稅改工作的重要內容,牽一發而動全身,會影響到各方利益。“營改增”對于各行各業的企業都帶來了不同的影響,成本管理是企業基本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對于企業合理配置資源、節約生產經營成本有著很大的幫助。在“營改增”政策實行之后,企業要根據新政策對企業內部的成本管理工作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便于在新的稅收政策的實行下能夠更好的進行成本管理,控制企業的成本,合理規劃企業的生產經營,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1]趙力.淺析“營改增”對于企業稅負的影響[J].會計師,2013(18).
[2]姜秀峰.“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工作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3(26).
[3]禹奎,陳小芳.我國建筑業“營改增”的稅率選擇與征管[J].稅務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