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樹飛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規劃局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美麗鄉村規劃與建設研究
馬樹飛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規劃局
近代中國一直處在城鎮化快速推進中,隨著城市經濟發展模式的逐漸轉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也迅速加快,城市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斷的擴散到廣大鄉村地區,廣大鄉村地區的生活方式逐漸趨于城鎮化,因此,新型城鎮化應該是推動鄉村不斷發展完善的城鎮化方式。堅持系統性思維和頂層設計理念,把美麗鄉村建設納入農村社會建設的整體框架。統籌兼顧試點先行與全面推進的邏輯關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由點到面轉換。理順政府與農民的行為邊界,走內生型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規劃建設
目前,我國城鄉發展不均衡,為了改善這種局面,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的概念。由于我國鄉村建設本身存在復雜性,加之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對鄉村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鄉村規劃難度更大;美麗鄉村規劃與建設模式的應運而生,極大程度上改善了鄉村的生活環境,但在推廣與規劃設計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就此引發了筆者的思考。
美麗鄉村的建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①產業發展、農民富裕和社會的和諧;②要保證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和設施的完善。同時還要關注美麗鄉村的規劃先行合理科學布局、提升鄉村景觀、豐富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素質實現鄉村文明和村容整潔生態文明問題,美麗鄉村既體現在生態方面又體現在社會方面。新型城鎮化與美麗鄉村建設相輔相成,密切關聯,美麗鄉村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農村社會的發展面貌,提升鄉村文明的內涵,從根本上消除城鄉二元化的差距。一方面城鎮化水平高的地區周邊更容易開展美麗鄉村的建設,另一方面美麗鄉村的建設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地區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為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提供必要的準備。
2.1政府干預失準,偏離基層實際需求
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美麗鄉村建設以政府主導是對的。然而政府過度或不切實際的干預,偏離基層實際需求,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麗鄉村的健康發展。在建設過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唱獨角戲,采取傳統的行政動員方法,群眾參與度不高,導致其積極性、主動性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有的地方,為迎合領導意思,浮躁急進,倉促開工,導致一些工程項目質量不高,造成較為嚴重的資源浪費。為限時完成任務,大拆大建、違法強拆,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甚至不少具有文物價值的房屋也被拆除,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2.2傳統的村莊規劃設計不科學
部分鄉村生搬硬套城市建設的經驗,將村莊規劃成“住宅集中布置,住宅形態整齊劃一,道路橫平豎直,并配有寬敞的廣場及公園”,將鄉村規劃成有現代氣息的小城市,完全不考慮鄉村原有的形態特征及地形地貌。有時為了滿足規劃布局的要求,甚至推山填湖,大肆破壞了原有的地形特征。生態、和諧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基本原則,而這種規劃方案除了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外,與美麗鄉村的建設基本原則背道而馳,規劃者僅從自身設計角度出發,未將規劃設計融入鄉村現狀,空洞模仿了城市建設的表皮,卻不能有效實現美麗鄉村建設。
3.1根據原有地貌,設計整體布局
在美麗鄉村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村莊的整體空間布局,需要參考鄉村原有的地貌地理,也需要考慮村莊現在的居住分布。充分利用山川河流、綠化植被、農作產物等鄉村固有特征,結合鄉村風土人情等意象要素,將可利用的景觀要素融入鄉村的規劃設計中,打破固有的整齊劃一的布局思維,設計出符合本地地貌特征的布局方式。現在,許多鄉村利用自身的優勢打造美麗鄉村,有的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生態村,有的利用悠久的歷史古鎮打造歷史古村,還有的則利用自身的田園風光打造田園村,這些美麗鄉村無不是在規劃設計時就考慮利用原有風貌或建筑,營造了具有特色鄉村景觀風光,進一步向美麗鄉村的目標靠攏。
3.2生態性景觀設計方法
村落中心的桃花林是該新村景觀的核心,占據重要位置。因此,在設計時,有意突出重塑桃花源記中描繪的各種場景的景觀特色,自然生態的林木種植,曲徑通幽的路徑,原始樸實的田園風光。周邊配合景點有桃花島、桃花潭、牡丹亭等八景,以及湖水、和合亭、名人碑等自然、人文景點相結合,具有較高的景觀觀賞價值和游客駐足功能。同時,桃花林樹木的高度充分與景觀協調適應,且不對村落房屋觀景實現構成影響。在進行山地景觀設計時,要盡量以保護為主,減少村民在山地景觀中的活動,附近配合環行道路,為村民觀景提供便利條件。
3.3明晰主要矛盾,設定發展思路
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穩步發展,需要建設主體對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問題進行系統梳理分析,尋因定策。故而,在推進過程中,要成立專門的研究團隊,仔細梳理,深入分析,以確定某特定時期內美麗鄉村建設的階段性特征、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綜合分析造成該矛盾的主要內因、外因,并以此為基礎,查漏補缺,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科學設定發展原則、推進思路、重點任務、支撐工程及行動計劃等,著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穩步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是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新階段,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提升階段,是各級政府現在都比較關注的一個關鍵問題所在。美麗鄉村建設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基礎,新型城鎮化建設最終目的是實現城鄉一體化,而美麗鄉村的建設是重要的基石,美麗鄉村的建設任重而道遠,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各方面的積極配合。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生態文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文明理念,從而更好的建設“美麗中國”。
[1] 陸超.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綠道規劃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5.
[2] 汪張杰.美麗鄉村精品線規劃設計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