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彰武縣財政局
淺議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王 平
彰武縣財政局
(一)缺乏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較為薄弱。行政事業單位不同于國家企業部分,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國家機構,因此,在行政事業單位運行與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生產經營風險是相對較小,由于這個因素的影響,我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從主觀上淡化了風險防控意識,并沒有意識到行政事業單位運行過程中依然普遍存在著行政風險和經濟風險,對行政風險和經濟風險視而不見是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重要安全隱患;其二,正是由于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風險評估與防控的根本認識,在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往往忽視了風險評估體系的構建,現階段缺乏完善的風險評估系統、風險分析系統、風險預警系統、風險控制系統等現象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還是較為普遍的,在新形勢下,這種現狀急需得到改變。
(二)控制活動缺乏針對性、有效性、系統性、一體性
內部控制的目標最終是要通過內部控制活動來實現的,因此,內部控制活動的有效性、系統性、一體性對內部控制建設質量的影響很大,但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活動缺乏有效性、系統性、一體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現階段我國缺乏多樣化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相互模仿內部控制活動的現象普遍存在,而不同類型、職能的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方式、管理模式完全不同,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活動普遍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其二,近些年來,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經濟問題時有發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內部控制漏洞普遍存在,這也直接反映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活動體系缺乏系統化、一體性,在實際的內部控制過程中并不能將行政事業單位運行與發展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和所有環節進行科學、合理地控制。
(三)內外監管體系不健全
內外監管體系不健全是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要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監管體系缺乏有效性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管機構設置不合理,其內部監管部門缺乏必要的獨立性,內部監管活動的進行仍然會受到單位領導的相關干預,從本質上來說仍然沒有脫離“自己監督自己”的監管模式,這種現狀對于保持內部監管體系純潔性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其二,由于我國經濟體制并不健全,社會性會計監管力度還是普遍較弱的,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行政事業單位在運行過程中普遍缺乏外部監管。國家監管和社會性機構外部監督的缺失非常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的發現,這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經濟隱患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構建高效的風險評估機制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政治形勢變得更加愈加復雜,行政事業單位在運行與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不斷凸顯出來,構建有效、適用的風險評估機制是現代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需求,結合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現狀,主要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其一,想要構建高效的風險評估機制,首先要從根本上強化領導人員和基層員工的風險防控意識,通過會議精神傳達、宣傳板報等方式讓單位全體員工能夠對當前的經濟、政治形勢有系統、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更加深刻地認識單位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經濟政治風險并能夠提出針對性地建議;其二,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也要與時俱進,一方面要積極吸取發達國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風險評估機制構建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進行個性化改進,以便于能夠更加有效、快速地識別并控制有關風險,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借鑒企業內部風險防控的方式方法,適當采用SWOT方法對單位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地分析與評估,從而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始終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
(二)制定有效、系統的控制活動
內部控制活動的整體質量直接影響著內部控制建設的質量,結合單位特色指定有效、系統的控制活動體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首先要確保內部控制活動的有效性,這就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強化科學管理意識,即結合單位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的特點來進行內部控制活動制定;另一方面,也要確保內部控制活動的系統性。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要嚴格落實全面預算管理機制,通過預算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系統化管理。其次,行政事業單位要嚴格規范會計核算流程,定期進行資產核查,確保各項財務會計信息真實有效,為內部控制活動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礎。最后,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要結合內部控制需求個性化設計內部控制活動流程,通過應該定期進行內部控制活動評價,及時發現存在的各種問題并進行改進。
(三)強化內部監管、加強外部監管
強化內部監管、加強外部監管不僅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主觀需求,也是提升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管理水平的客觀需要。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要選擇職業素養和專業素養較高的財務會計人員構建獨立性較強的內部審計部門,在內部審計過程中要堅決保障其“獨立性”,徹底改變“自己監督自己”的內部審計現狀,從源頭出發提升內部審計質量。另外,在內部審計過程中應該注重內部制約因素的融入,內部審計部門只對某個領導負責的現象應該得到改善,從而有效避免最高領導直接操縱內部審計過程現象的存在。另一方面,在行政事業單位運行與發展過程中,也要充分發揮國家有關部門、社會性中介機構、會計事務所的監管和審計職能。國家有關部門應該不定期地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核查,及時發現其內部審計漏洞并嚴格要求其進行整改。另外,在社會性機構參與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管與審計工作時,一定要確保社會性機構的利益不直接受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外部監管體系的純潔性。
總之,我國各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必須不斷強化內部控制建設意識,首先要注重行政事業單位風險風險評估體系的完善,對其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社會風險進行全方位評估和控制管理,其次要致力于高效控制體系的構建,通過系統化、一體化的控制活動體系達成內部控制目標,最終,行政事業單位也要注重內部和外部監管和考核,確保內部控制體系的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