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瀚
鹽城供電公司
配網自動化技術對供電可靠性影響分析
王 瀚
鹽城供電公司
供電可靠性對于我國的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具有著顯著的作用,而且也是電力管理工作內的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對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均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一定要對其加以足夠的重視。本文闡述了配網自動化的內容和意義,分析了配網自動化技術對供電可靠性產生的影響,最后提出了提高配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希望能為相關業內人士提供些許借鑒。
配網自動化技術;供電可靠性;影響
配網自動化,是將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電子技術以及網絡技術有機地融合到配網應用中,從而實現配網的自動化管理。配網自動化能夠提高配網運行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縮短配網線路的故障排除時間,從而減少停電時間,提高配網的供電可靠性,對提升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配網自動化建設,全面實現配網自動化,是配電網發展的必然要求。
2.1饋線自動化技術。饋線自動化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充分考慮了配電饋電線路中開關類型、網架結構、中性點節點方式以及負荷類型的特點,通過對接地方式的優化,實現對線路中故障的自動處理。該技術實施之后,配電網中無需再使用傳統人工干預方式實現對電網的有效調度,所有工作能夠通過對線路中開關設備的自動控制完成。由此可以看出,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不但能夠實現對電網調控的智能化水平,而且還能夠將相關數據信息提供給配電網管理部門,為其決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極大的提高了配電網中供電的可靠性。
2.2故障自動定位技術。配電網中的故障定位系統主要有距離評估器、信息指示器以及通信設備構成。一旦配電網中出現故障信息,距離評估器能夠實現對故障距離的快速計算,從而實現對故障位置的快速定位。對于擁有多個饋線的配電網,其故障定位過程中要結合故障距離和故障信息指示器中的提示,通過現場巡視,人工隔離、試分合,來完成故障點位置的判斷。傳統情況下,電網中故障的定位需要有專人到現場進行檢測,如果在陰雨天氣,工作人員的檢測難度較大且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容易導致電網停電時間較長,甚至威脅到電網運行。
2.3站所自動化。配電自動化技術不只涉及配電部分,還包括了變電,其中通過光纖使智能元器件連接變電檢測,實現變配一體,實時監控達到加強保護作用,完成對電網中設備運行參數的檢測和分析,進而實現對電網中設備的有效控制。
2.4設備檢修提速對供電可靠性的影響。在沒有引入配網自動化技術之前,我國在電力設備檢測和維修方面,主要是由人工完成,我們知道,電氣企業規模大、設備多且分布凌亂,而且電力企業涉及到的設備非常復雜,因此,檢修過程也十分繁瑣、復雜,傳統的配電網不利于工作人員開展檢修工作,在檢修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困難,因此,給工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除此之外,配網自動化建設能夠有效避免電網的超負荷運行,降低了配網線路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大從而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
目前的配電網線路,主要通過安裝FTU、DTU裝置,來實現“二搖”、“三搖”目的,但是,受限于配電房、環網柜的地理位置、氣候狀況以及當地實際自動化改造情況,還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3.1對于“二搖”控制的配電房設備,由于部分配電房處于地下或半地下,房門信號阻隔率高,對于采用無線通訊的設備來說,常常存在信號發射不出或接受不到的情況,嚴重影響設備信息測量的傳遞和狀態指示的顯示。
3.2對于安裝在室外的“三搖”設備,由于電纜封堵、氣候潮濕的原因,容易出現柜、室內凝露現象,導致開關的誤動作,促使線路無故跳閘、合閘,或是出現不停分合現象,嚴重影響線路、設備安全穩定。
3.3對于使用自動化設備來定位隔離故障要求自動化設備數量多、調度系統圖狀態指示正確、信號準確度高數據傳遞及時,這就要求當地供電部門從配網工程方面著手,加強線路改造工作,加大資金投入,增多斷開點,涉及到資金、征處、線路運行方式調整等多方面問題,如何協調好各方利益,是問題關鍵。
4.1強化企業管理,優化資源配置。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對于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這就需要企業強化管理,從電網設計到使用,以及后期的維修階段都要充分的考慮各種因素,優化資源配置。在選擇基礎設施時,首先需要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要求,同時還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障電網的穩定運行,還有對配電網的科學管理,也是保障其正常運行的有效手段,良好的管理能夠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電網的可持續發展,如通過環網供電方式減少停電等。
4.2強化線路檢查工作。日常的檢查和維護也是保障配電網穩定運行的必要手段,加強對配電設備的檢查,能夠及時發現基礎設施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能夠有效的解決問題,減少因為設備問題所造成的停電現象;同時相關的工作人員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要做好相關的記錄、整理工作,并將相關的資料進行共享,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保障配電網的穩定運行。
4.3加強科學調度。首先,優化供電方案,增設變電站,保障電力的有序供應,確保居民的生活用電、農業用電、以及各種重點企業的用電需求;其次,在原有的線路基礎上,加強線路聯絡,做到多環網,多布點;最后要強化對于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因素對于電網的影響,充分的做好各種預案,強化應急反應,強化配電網供電的穩定性。
4.4加強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在配網線路運行中,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運用,可以實現供電負荷的自動調節、事先做出預警、快速找出故障點等。
4.5加強缺陷改進機制。配網自動化技術的全面應用還處于試運行階段,只有在實際設備運行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配網自動化的可靠性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對于配網自動化建設中一些重要的系統、設備有著極高的要求,為提高用戶用電滿意度打好基礎,從而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1]熊沛文.分析配網自動化建設對供電可靠性的影響[J].科技視界,2016(2):255-255.
[2]杜興勛.配網自動化技術對供電可靠性影響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38):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