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社會契約論視角下的政府權力研究——以“專車”困境為例
宋 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社會和國家起源于自然狀態中的個人間的契約,人們根據契約出讓一部分自然權利給國家形成公共權力,并設置政府機構來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從這個意義上看,政府是派生的,是契約的產物,因而,政府權力的性質、分配、行使、監督等方面都必然蘊含著契約的價值要求。
權力一詞歷史悠久,是個在本質上有爭議的概念。它的基本含義是清楚的,但作為一個政治學、法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的交叉概念。一般認為,“權力”在最低限度上講是指一個行為者或機構影響其他行為者或機構的態度和行為的能力。因而,政府權力便是政府部門影響社會其他團體和公民的態度和行為的能力。廣義上的政府權力,也就是國家權力,是指包括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在內的一系列權力的總和;狹義上的政府權力,即行政權,是國家行政機關執行法律、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權力,是國家權力的組成部分。
根據社會契約論的一般觀點,政府權力本質上源于人民權利的轉讓,但并不是完全地轉讓。由于社會公約而轉讓出去的自己的一切權力、財富、自由,僅僅是全部之中其用途對于集體有重要關系的那部分。因而,從來源上看,政府獲得的權力必定是有限的。同時,為了保證政府權力在最大的范圍內以社會的公共福利為限,政府權力也必須受到限制。沒有利益沖突的地方就沒有契約,契約就是要對沖突的要求達到一個合理的解決。人的自利性并不會隨著進入政治社會而消失,恰恰相反,政府機構由人支撐,政府權力由人行使,這使得公務人員個人的價值觀念和利益欲求不可避免地滲透進公共領域,影響著政府權力的具體運行。政府的自利性有其根源和合理性,是符合人性要求與發展的。“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為了避免政府權力淪為謀求私利的工具,就必須對其進行必要的限制。既然人的自利性與生俱來、不可消除,那么就只能通過外部手段來限制與規范政府權力,使其始終保持在服務于公共福利的方向上。
“專車”服務是滴滴打車等各大私營企業推出的一項服務。此服務平臺為租賃車企業和駕駛員勞務公司提供“實時”和“預約”的個性化、高端商務出行需求信息,并通過統一服務標準、服務規范和完善的服務保障體系保證交易的成功率和滿意度。
“專車”的出現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技術層面。互聯網是專車產生的技術原因,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通過手機形成了動態的信息交流網。“專車”服務也是如此,其本質上就是建立一條供需通道,有些人擁有閑置的汽車資源,有些人需要用車,二者通過專車服務平臺對接。2.供給層面。“專車”的提供者大多是擁有私家車的閑置資源,車主在上班時可以順路接單。許多上班族以及非職業司機都成為了專車的供給者。3.需求層面。現今出租車市場無法滿足人們的乘車需求,由于出租車的短缺,出租車司機坐地起價,拒載的現象常常發生。乘客在交通權利無法得到實現的情況下,會選擇更具優勢的“專車”作為自己的出行工具。
這里說的癥結,是指“專車”究竟為何遭到政府的反對。
其一,“專車”觸及了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利益。出租車公司的建立需要行政審批,審批權是一種強力資源,普通人很難獲得出租車公司經營權。那些特殊的人獲得出租車經營權之后,招募出租車司機,通過份子錢這種形式將權力變現。在“專車”問世之前,出租車公司壟斷經營,出租車司機收入可觀,與出租車公司倒也相安無事。當“專車”以其優質的服務切入出租車運輸市場后,市場行情發生了微妙變化,以出租車公司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團,長期靠高額的份子錢坐享其成,盤剝出租車司機。矛盾不斷激發,出租車公司以及行政審批者的“奶酪”被觸動,便不斷向上層施壓,招致政府反對。
其二,是政府喪失了存在感。專車按照最簡單的規則建立起來,提供者需要實名、驗證、行程透明、收費透明,很快就會形成自己的規則,專車并不是黑車,專車會有司機的數據在背后進行保護,這樣就降低了奉獻、提高了服務質量。一切建構在網絡與數據之上,跟政府管理根本沒有關系,大家通過無所不在的數據與網絡把政府給繞過去了,政府除了給專車收稅以外,似乎沒有了管理的必要。于是,一個致力于管理、控制社會的政府不禁會產生一個難以克服的恐懼:自己生存價值在哪里?
按照社會契約論來說,政府的創制決不是一項契約,而是法律的確定與法律的執行這兩種行為所構成的一種復合的行為。政府只是契約的結果,政府權力也是由契約所規定。契約是人民制訂的,規則是人民給出的。
隨著技術的發展,技術對現有的部門運行機制必定造成影響,勢必會倒逼部門進行改進。以出行權為例,政府管控出租車的數量,導致老百姓打不到車,出租車司機挑選盈利高的客人進行選擇性拉客,老百姓打車難,用車難。事實是就是人民的權利沒有得到充分的保障,政府違背了當初對人民交通權利負責的契約,人民有權利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選擇新的出行方式。專車正是趁著這個契機出現的新產業,事實證明,專車基本不存在政府所謂的安全問題的擔心,市場規律會自發淘汰不良“專車”公司,優質的“專車”公司會在市場博弈中發展起來,滿足人民出行的需求。
古今中外的政府在企圖管理、控制社會的心理方面只有強弱的差別,并無本質的不同,而在一個信息資源相對壟斷、不平衡的社會當中,管理與控制、協調與平衡是需要政府的,甚至在我們可以眼見的未來,政府依然是我們所必須接受的東西。所以,政府必須認清的一點就是權力最好能適應技術的發展,不要在禁止這些進步的時候過于擔心存在感。政府的存在感或者是權力應該是規范這個市場,比如說對于專車實名制的推進、專車保險的推出、相關政策的完善、稅收政策的出臺,這些才是政府存在的理由,也是老百姓授權給政府的目的。
政府治理理念必須實行三大轉變,由管制政府向服務政府轉變,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轉變。在實踐中,要通過精簡機構、轉變職能、建立高效廉潔、勤政務實的行政管理體系,避免政府權力對市場領域的過度干預。
宋嘉(1991—),男,漢族,陜西西安人,研究生,就讀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管理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