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紹宏
云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勐庫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云南普洱茶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
魯紹宏
云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勐庫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標志產品,在上個世紀80年代重新興起后,普洱茶以其獨特的加工方法、品質以及特殊的保健功能和收藏價值,帶動和促進了云南省經濟文化的發展。近年來,普洱茶市場的發展也呈現出了一些新問題。本文試圖對云南普洱茶市場發展困境以及形成的原因進行調查,找出解決對策,助力云南普洱茶市場的發展和繁榮。
云南普洱茶,市場發展,問題,對策
云南是我國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和產茶大省,茶葉在云南經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我國茶葉產業發展迅猛。據云南省農業廳統計2015年云南省茶葉種植面積達600余萬畝,居全國第一位。在云南的五千多家茶企中,有超過80%的企業是生產普洱茶的企業,其中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就有50余家。普洱茶消費區正在逐步擴散,以往主要聚集在東南沿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現在呈現出遍地開花的勢頭,已逐漸擴展到東北、華北、西南等地。國內各主要媒體都對普洱茶市場的經濟形式爭相報道,其關注程度創下茶葉行業歷史之最。面對目前國內外嚴重的市場競爭,我們要正確認識普洱茶市場形勢,把握機遇、迎難而上,促進普洱茶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普洱茶市場開發滯后
普洱茶市場開發滯后表現在國內開發嚴重的不平衡主要銷售地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國外開發不足主要集中在海外華人聚集的地方。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很多種,一是,普洱茶主要產在云南,生產地區較為偏遠,口味獨特,因此在對國內其他地區進行銷售時就要考慮運輸成本等問題。二是,在國外缺乏宣傳,與外國人的口味也大相徑庭,因此目前在海外華人聚集的地方進行銷售來打開國外市場,但這樣的地區也很有限。三是,本地消費者和外來旅游人員這部分人對普洱茶的認知度低,因此本地市場的開發也很欠缺。四是,普洱茶銷售過程中以次充好、夸大效用等現象時有發生,也影響了普洱茶市場的拓展。
(二)普洱茶品牌知名度不高
在云南的大街小巷隨處各種品牌和包裝的普洱茶,據統計,云南省生產普洱茶的茶廠超過了兩千多家,可是市場上知名品牌的普洱茶廠家也僅僅只有十幾家。云南普洱茶品牌知名度不高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普洱茶小廠家數量眾多且缺乏管理規范,不重視自己的品牌宣傳,沒有品牌意識。二是,普洱茶的消費者一般是中低端消費者,不需要生產什么大品牌或者質量要求極高的普洱茶,導致企業更關注生產成本而忽略品牌宣傳。三是,譬如大益、中茶這些普洱茶中的大品牌被模仿率很高,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度降低,一些商家就懶于品牌的塑造。四是,云南有很多的普洱茶企業,但是他們的品牌都沒有內涵和個性,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消費者優劣難辨甚至不關注品牌,企業尤其是小企業就更加不注意自己的品牌維護了。越來越突出。這不僅不利于品牌形象的鞏固和發展,更讓消費者優劣難辨。
(三)普洱茶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普洱茶在現代這個注重身體健康的市場環境下,以其獨特的功效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任,但是也帶來了不少的質量問題。一是,很多經營者利欲熏心,面對金錢的誘惑以次充好,以新充舊,甚至假冒其他的知名品牌進行銷售。二是,普洱茶市場準入門檻較低,導致很多普洱茶生產商沒有應有的生產資格就盲目進行生產,產品的質量令人堪憂。三是,普洱茶是是緊壓茶,對于制作的流程和工藝有嚴格的要求,很多企業包括大的知名企業因為生產或管理不達標生產的茶葉質量不合格。
(一)產業扶植,將普洱茶推向世界
普洱茶是云南的支柱產業之一,提升普洱茶在云南經濟中的作用最關鍵的在于提高銷量,國內的市場是重要的渠道但是國外的市場也相當廣闊,面對廣闊的、富有潛力的國外市場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一是,普洱茶葉電商化,這是一種電子商務發展下的必然趨勢,也是拓展銷售渠道的重要手段。二是,在國際推廣中充分發揮“生態”、“健康”等這些特點的優勢吸引國外的商家。三是,不僅要把普洱茶賣出去還要把外商引進來,利用企業政策和合作優勢,讓外商到茶葉基地、生產車間體驗,以謀得長遠的合作。四是,好好利用中外茶葉拍賣平臺,建立以茶葉現貨拍賣交易為核心,推廣我們的普洱茶。
(二)合理引導,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引導普洱茶加工企業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進而增加企業收入。一是,對普洱茶進行深加工,結合普洱茶資源優勢及文化底蘊生產各類衍生產品,擴大普洱茶的應用領域,提升普洱茶的附加值。二是,利用云南的旅游優勢開創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讓普洱茶銷售與旅游相結合,比如在云南的旅游宣傳片中融入普洱茶文化等但是要注意不要過度地炒作以免引起消費者的反感。三是,利用民族文化優勢為依托提高普洱茶的附加值,可以利用獨特的民族包裝對普洱茶進行包裝外形上的升級,提高普洱茶的文化價值,同時還要注意避免創意的同質化。四是,進行品牌塑造和推廣,建設知名的普洱茶品牌,保障品牌茶葉的優秀品質,提高產品價值。
(三)加強監管,控制普洱茶質量
雖然最近幾年,云南普洱茶產業的管理更加的嚴格和權威,但是還是缺乏有力的引導,使普洱茶的質量得到更好的控制,缺乏正確的引導,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用來加強監管,控制普洱茶質量。一是,嚴格按照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普洱茶綜合標準》對云南省關于普洱茶的種植環境、種苗、種植等綜合技術進行把關,從源頭保障茶葉質量。二是,嚴格按照《普洱茶證明商標管理規則》對普洱茶的經營許可和商標進行規范管理,提高普洱茶的商標保護、加強質量保障。三是,建立有公信力和權威性的茶葉行業組織,通過組織的力量加強對普洱茶的文化宣傳和質量的把關,加大市場推廣力度,促進普洱茶的銷售。四是,根據衛生部和農業部聯合發布的最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對普洱茶進行嚴格的農殘標準檢測,保障產品質量,推行綠色有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1]羅敏.云南農產品出口現狀及其國際競爭力分析[J].當代經濟,2012(1):72-73.
[2]鄭慕蓉,李亞莉,周紅杰.制約云南普洱茶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淺析[J].中國市場,2013(5):23-25.
[3]吳麗.文化產業的品牌構建與開發——以云南普洱茶為例[J].財會研究,2011(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