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健 楊先義 張 政
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交通工程與公路運輸技術管理
吳 健 楊先義 張 政
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隨著各國交通運輸能力的快速發展,我國也開始注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問題,加強公路運輸技術管理,以期通過加強體系建設提高國家運輸能力。所以,相關人員還應該加強對制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問題的研究,并且尋求對策進行體系建設的推進,切實加強公路運輸技術管理,從而更好的促進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探討公路運輸技術管理措施,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交通工程;運輸;技術管理
1.1道路容量不足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轎車的擁有量以及運輸車輛也在迅速增加,使得道路容量嚴重不足,對公路交通運輸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2基礎設施供給不足
1)公路密度低:按照國土面積來計算,我國的公路密度為38.86千米/百平方千米;按照人口總數計算,我國的公路密度為28.2千米/萬人,遠遠低于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水平;2)公路網絡不發達:目前,我國的公路交通網絡還不是很發達,不僅干路公路交通網絡的功能不分明,結構也不夠合理,從而導致“斷頭路”、局部路段供需矛盾突出、交通擁堵的現象也時有發生;3)公路工程質量不達標:現階段,我國的公路工程項目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尚不能適應現代化工程建設管理體系的需要,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和規范進行,從而導致工程的質量有所欠缺。
1.3公路運輸技術滯后
現階段我國的公路運輸技術還比較落后,因此公路運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較多,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運輸超限的問題。《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中明確規定了公路運輸車輛的長度、寬度、高度以及車貨總重量,但是目前,超過公路限載標準的運輸車輛仍然很多。車輛超限,車輛的行駛穩定性、剎車性能、轉向可靠度等都大幅度降低,并且爆胎的可能性較大,這些都能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2.1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
基礎設施的供給是實現公路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的有效保障,因此公路主管部門應加強公路基礎設施的建設。首先,應提高公路密度,根據地方經濟發展及城鄉規劃的需要,適當、合理的開展公路建設;其次,應積極完善公路網絡的建設,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公路網絡的結構合理性及功能分明性,從而防止后續不良現象的發生;最后,應積極完善公路建設工程項目的管理機制,跟上現代化工程建設管理體系的需要,從而提高公路建設工程的質量。
2.2加強車輛技術管理監管力度
運輸公司的車輛技術管理同樣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方面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去做,首先,要對車輛的管理人員進行技術管理方面的培訓,然后對駕駛員的操作技能進行培訓,讓他們對車輛中的不合格技術可以及時了解到。其次,讓管理人員對每輛車的基本情況都做好記錄,然后定期對車輛的基本情況進行檢查,看是否對車輛進行定期的技術管理工作,加大監管力度。最后,對車輛技術的管理制度要完善,而且多每一項檢查都要詳細,比如車輛的日常檢查,然后車輛的重要部件的檢查,還有車輛的二級維護都有纖細規定。
2.3完善體系發展環境
為推動體系建設,還要完善體系的發展環境。為此,政府部門還要發揮指導管理作用,根據經濟發展需求進行交通運輸整體優勢的發揮,從而使其組合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為此,政府還要按照改革方向進行公平公正競爭環境的營造,并且完成統一運輸標志和監管制度的制定,從而使各運輸方式間的利益得到更好的協調,繼而使行業得到統籌發展。此外,政府還要針對國內交通運輸存在的能力不足和結構分配不合理的問題進行投融資體制的改革,以便為體系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2.4完善體系動力機制
在建設體系的過程中,還要調動各地區的運輸企業積極投入到體系建設工作中,以便使體系建設獲得更多的動力。為此,還要加強綜合性運輸服務主體的培育,以便使運輸企業能夠采取多種運輸方式提供服務,并且使各企業之間進行公開和公平的競爭。所以,針對采取多種運輸方式的運輸企業,政府需要給予相應的利益補貼和規制約束,并且制定統一的價格形成機制和標準,從而使企業在市場的主體地位得到確保。
2.5信息技術的應用
目前,中國大部分城市的交通負荷都超出預期,致使交通擁擠的現狀無法改變。尤其是在北部區域,當冬季降臨后,交通擁擠不堪,交通事故頻繁發生,并且因為監督不到位等情況而讓交通機構開始嚴厲懲處違背交規的司機。而監督不到位也讓不少違規的司機成為“漏網之魚”。因此,中國的交通管理機構應在監督作業中引進信息化技術,最為普遍的就是運用紅綠燈來替代人工指揮,通過對紅綠燈的管控來形成對交通的自動化指揮,這是著眼于交通發展與進步的部署與調控。通過對各道路車流量信息的及時搜集,科學管控并調節紅綠燈的持續時間,讓車輛行進有保障。另外,信息技術還被使用在對違反交規的行為的監控上,通過在十字街道以及車流量大的路口布置“天眼”,能夠把圖像信息第一時間傳達給指揮中心,通過回饋的信息讓交管機構第一時間作出判斷,以疏散車流。另外,高清圖像也能夠作為違規處罰的根據,并且信息技術的運用也能震懾并警告違規司機。
總而言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公路交通運輸也迅速發展起來。公路是為了聯接城市、鄉村以及工礦基地之間的按照國家標準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門驗收認可的道路,新形勢下,公路交通運輸技術不斷在更新,公路交通運輸的管理難度也在加大。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必須對其實現進一步研究探討。
[1]張將.經濟新常態下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重要性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21):59.
[2]梁靜.荊州市公路交通運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28)92-93.
[3]王非.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與支線航空發展[J].中國民用航空,2013,12:16-17.
[4]田榮燕,王建華,李莉斯.西藏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淺析[J].西藏科技,2013,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