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松松
富德利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探討
衛松松
富德利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即建設的行政主管部門、建筑的安全監督管理機構、建筑施工企業以及其他有關單位,對建筑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工作進行組織、計劃、指揮、監督、控制、調整以及改進等一系列的致力于滿足生產安全需求的管理活動。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現狀;對策
1.1 建筑企業管理機構缺失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企業片面追求工程進度、壓縮工程成本,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不夠重視。在目前的管理機構設置中,技術、造價等管理機構受到重視,具有大批管理人員,但重要的質量安全管理環節非常缺少豐富管理經驗、較強管理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建筑企業的質量安全管理僅僅依靠政府相關部門、建立單位、主管部門等,導致企業內部的質檢、監督工作不到位,給建筑工程的安全帶來隱患。此外,我國至今尚未制定完善的監督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導致政府部門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沒有可供參考的法律依據,因而無法發揮監督職能,再加上政府部門權責不明,導致本應以強制手段促使建筑企業實施安全管理制度的政府監管的力度打了折扣,執法不嚴,很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1.2 監理單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施工的監理費由建筑企業支付,監理單位在開展工作時還得“照顧”建筑企業,不然輕則降低監理費,重則終止合同,因而監理工作不能做到客觀、公正。監理公司為了節約成本,無法養活具有資質的“注冊監理人員”,往往在項目急用時從社會上招聘一些缺乏實際監理能力和監理經驗的人員。個別施工監理人員素質不高、缺乏職業道德,在監管過程中不能按照正常工作要求嚴格監管,“吃、拿、卡、要”現象時有發生。上述因素造成質量安全監督工作不能發揮有效作用,檢查力度不夠,難以為實質性的質量安全把關。
1.3 建筑企業忽視安全生產
1.3.1 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不足。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猛,對施工人員的需求量劇增,大批未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涌入該行業,在施工過程中時常出現操作不規范的現象,導致各種建筑質量安全事故,如高空墜落、機械傷害、觸電等。施工人員承擔繁重的操作任務,長期處于超負荷、高強度的工作狀態,如果不具備嚴格的質量和安全意識,必然導致工程項目質量難以達標,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和巨額經濟損失。
1.3.2 建筑材料質量及設備的影響。建筑企業出于管理和成本的考慮,將質量科、安全科等過去獨立的部門合并為工程管理部門,部分技術欠缺的人員則被分配到質量安全管理部門。有些建筑企業片面追求利潤,購買的原材料質量參差不齊、以次充好,使用“瘦身”鋼筋或地條鋼、水泥標號不符、砂漿強度不夠等;還有的建筑企業所使用的砂子不經水洗,導致混凝土強度不夠,用在基礎上易誘發樁基偏位、基礎下墜,用于頂部時易發生頂部開裂滲漏現象,這些都會給安全施工帶來隱患;很多建筑企業使用多年的老舊設備沒有及時更新,也未配備必需的勞動保護用品。如果未掌握嫻熟操作技能,很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影響整個工程的順利進行。
2.1 探究新型安全生產防護產品的應用
近年來,工具化、定型化、標準化的安全生產防護產品,以裝拆方便、安全可靠和可重復利用等特點,得到了許多大型建筑施工企業的青睞。其能夠針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危險源,編制電梯井操作平臺、樓層臨邊防護、樓層上料平臺、鋼筋加工防護棚、鋼筋吊籠以及腳手架可伸縮拉結等定型化的防護產品,還能夠從提高經濟效益的角度,推廣應用輪扣式模板支撐體系以及管道留洞、方管代替木方等新工藝。工具化、定型化、標準化安全生產防護產品的推廣與應用,可以大幅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有效消除安全隱患,并成為了提升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2.2 強化建筑安全文化建設
在我國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是安全科學領域在近年所提出的,是現代安全管理和安全系統工程的新思路與新策略。國外學者早在20 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了建筑安全文化方面的研究,研究者認為技術創新、專業培訓以及法律制度等可有效推動和促進建筑安全文化。只有安全管理主體(管理者)和對象(被管理者)安全文化素質的全面提升,徹底轉變安全思維,從被動服從相關安全管理制度,轉變為自覺遵守,并將理性的安全制度管理和非理性的安全意識有機融合在一起,才能夠切實地推動安全文明生產,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從而增強抵御安全事故的能力。所以說安全文化建設不僅是實現建筑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基礎工程,更是全社會安全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2.3 加強建筑安全的管理與組織
據測算,多數事故的發生,其主因大多是由于缺乏管理與組織而造成的。如:企業缺乏對員工在安全方面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流程設計不夠完善,起不到維護和監督作用等。歸根結底,所有這些人為的不安全因素都是由于管理組織結構不足所造成的。所以就需要健全施工項目相應的安全管理組織措施。其中包括建立施工項目安全組織統--項目安全管理委員會(可制定安全生產計劃,決定資源配置;規定從事項目安全操作、管理、檢查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及隸屬關系;對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實施監督、檢查以及評價職能;糾正、預防措施的驗證等),以及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和施工項目安全的責任系統等。由項目安全管理委員會通過總包的安全技術部門、分包負責人以及總包各有關管理部門、分包各單位等,逐級遞延至全體施工人員,從而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完整的安全防護系統。
2.4 建立科學有效的風險評價體系
建筑施工體系頗為復雜,可涉及到項目管理、特種作業、特種設備操作等諸多崗位,而每個不同崗位間所面臨的風險程度也是不同的。建筑企業應對每一個崗位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然后再根據不同崗位的風險的程度,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計算安全費用的預算,以通過風險評價體系切實提升安全管理的最終目標。風險評價體系包含管理方面、環境衛生、個人行為以及物品設施四個方面指標。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關乎建筑企業的效益與生命,科學管理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的關鍵。
[1] 王力爭,韓泓.建筑業安全生產形勢分析及對策建議[J].建筑安全,2008(6):38-42.
[2]王喜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討[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8.31(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