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天津津建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
淺談如何加強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探討
王 琳
天津津建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造價是指建設一項工程預期開支或實際開支的全部費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既是建設工程投資費用管理,也是工程價格管理。本文就如何加強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做了詳細的分析。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
工程造價管理是集經濟、技術、管理于一體的綜合學科。工程造價的高低,直接反映著投資效益的好壞,充分體現著項目的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但是目前,由于全過程、全方位投資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投資管理的各個層面不夠完善,導致建設工程投資中損失浪費的現象比較嚴重,超支現象比較普遍。因此,在工程項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進行工程造價的管理,并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工程造價,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工程造價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編制投資估算、項目經濟評價;工程造價的預控、編制概算、編制標底或報價、編制修正概算、編制施工圖預算、調整合同價格、確定工程實際造價及竣工結算。它不僅與工程內容有關,還與建設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建設者的管理和技術水平、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政策等有著密切的聯系。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主要指合理確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它包括建設工程投資費用管理和價格管理。其中,建設工程投資費用管理是指為了實現投資的預期目標,在擬定的規劃、設計方案的條件下,預測、確定和監控工程造價及其動的系統活動。建設工程價格管理屬于價格管理范疇,是一項不確定性很強的工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會出現許多不可預見的事項。加強建筑工程造價的管理、實行系統的計劃與控制,可以促進優化設計,準確地編制投資估算,保證估算起到控制造價的作用,把造價控制在建設單位同意的限額內。同時建筑工程造價的管理,能把建設項目的投資用在各工程項目、各單位以至各分部分項工程之間。在各投資項目之間進行均衡而合理的分配,能使建設單位的投資獲得盡可能高的效益,有利于節省大量的建設資金,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1、政府政策性影響較多是造成“三超”的重要客觀環境
在經濟體制的變革時期,為更快地建立起新的經濟運行機制,政府政策性調整對工程投資控制影響大,特別是1992年以后隨著投資體制、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進行,稅率、利率、匯率、價格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價格(包括投資品價格)變動超出了市場決定價格情況下正常變動幅度和范圍,也超出了工程造價增長預留費中估計的增長幅度。
2、市場供求關系失衡,造成市場競爭不規范,影響了合理定價
這幾年來,在政策宏觀調控下,固定資產的投資規模逐漸壓縮而從事建筑施工的隊伍卻有增無減。供求關系失衡使得市場競爭更趨激烈,一些施工企業為爭得施工任務不得不面對難以接受的招標條件,如壓價承包、墊資施工、壓縮工期、肢解發包、指定分包等等,面對這些不規范的市場交易,施工企業只有拼老本,保眼前。長此下去,企業缺少更新改造的后勁,沖擊了正常的工程造價管理,而現行的政策缺乏相應的約束機制。這樣也就更加助長了建筑市場競爭中的不規范行為。
3、片面強調計價依據的市場化,忽視計價依據控制工程造價的作用
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歷來重視實施階段的造價確定,不重視造價的有效控制。在這種管理方式的影響下,一方面,建設項目前期所需計價依據缺乏,成為導致工程建設項目投資“三超”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將工程造價管理僅限于實施階段,造成了認識上的錯覺,似乎一談起計價依據的改革就籠統地歸結到所謂的企業自主定價和市場形成價格,而不從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的思路出發考慮計價依據的改革。
4、對業主的不規范行為缺乏約束機制
業主的行為直接關系到建設工程的進度、質量和造價。建筑市場能否規范運行,直接取決于業主的行為是否規范。某些業主方的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素質,在建設工程中不遵守有關的規章制度,不嚴格履行合同條約,隨意壓縮工期,壓低造價。在工程發包中片面強調市場經濟就是愿打愿挨,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人,干擾了建筑市場的正常運轉。
5、造價中介組織管理力度不夠
近年來從事工程造價咨詢,標底編制等工作的中介組織發展很快,而相應的管理制度卻不配套。各種中介組織的資格認定和審批未能嚴格執行,造成從業人員素質不一。某些中介組織帶有行政色彩,不按規定辦事,缺乏公正性。中介組織對承擔的咨詢服務不負經濟責任,也沒有完善的賠償制度和回避制度。特別是標底編制中,錯算、漏算時有發生,影響了招投標工作的順利進行。
1、加強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與控制
在項目建設實施階段,施工組織設計是工程質量的保證體系、工程造價控制體系、工程安全保證體系。施工組織設計是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確保工程質量、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措施。為控制工程造價,每一建設工程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對各種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上、經濟上的對比分析,從中選出最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方案。原有的招投標中,絕大多數建筑承包商未對具體項目的計劃、進度、措施認真研究,而是根據常規隨意性編寫施工組織設計。施工中如遇不同具體措施就由施工方臨時提出計劃變更,措施方案隨意性大,計劃性差,造成各種費用的增加。
因此,認真編寫施工組織設計,是確保工程按原計劃、原造價施工的重要保證,也是有效控制造價的關鍵因素。
2、完善法律法規
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促進良性競爭,指導行業向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實行《工程清單計價規范》后,借助計價標準的作用進行工程造價的靈活控制,推行總體價格放開,由市場進行調節,此舉從實際操作上推進了“定額量,市場價”的做法,有效指導了招投標中成本價的訂立方法。
3、大力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
工程造價管理的發展歸根究底就是人才的發展。工程造價工程師是造價管理的中流砥柱,對于工程造價人才的培養和評審不能簡單的“一試一審制”就涌現大量的“人才”,而應該通過行業協會和專業資格評審委員會根據其學科理論和操作業績進行科學的嚴密的考核來認證,尤其應突出對操作業績的重視。
總之,工程造價管理必須執行全過程管理機制,形成規范有序的造價管理體系,實施動態管理和監控,使工程造價的變化始終掌握在合理范圍內,并對結算情況進行全面分析,計算各項經濟指標,找出對工程造價有決定性影響的因素,為提高以后的造價管理水平打下基礎,要求造價管理人員規范、系統地做好造價資料的積累,以適應造價工作新的要求,提高技術經濟分析論證能力,為項目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1]李大春.淺議工程造價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23)
[2]徐秀平.對搞好工程造價管理的幾點認識與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2009,(09)
[3]馬鑫,劉桂浩.對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探討[J].時代經貿(下旬刊),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