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正
身份證號:410503196405152011 安陽市宜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淺析園林工程大樹保護性移植技術的應用
陳建正
身份證號:410503196405152011安陽市宜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城市品位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生態健全、環境優美及人和自然和諧共存已經成為新城市的標識。在城市建設中樹木移植已經成為各種樹木保護的重要方式,并對城市歷史發展起到了見證的作用。大樹保護性移植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大樹移植的成活率,更能改善園林建設的質量,為園林工程建設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為此,本文主要對城市園林建設中大樹保護性移植技術的特點、施工工藝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城市園林;大樹移植;特點;概況
作為園林綠地養護的重要項目,大樹移植主要在現有樹木保護性移植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是在調整高密度綠地結構中產生的作業行為。大樹栽植在新建綠地中是為對其特定要求進行滿足時選用的種植技術。在城市園林建設中,為在極短的時間內促使綠地建設大道良好的設計效果,一般在種植前期都具有較大的密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樹體會呈現出增大及增高的趨勢,原有空間將無法對樹冠繼續發育進行滿足,這種情況下,必須進行調整與抽稀處理。園林建設時種植設計、樹種選擇及植物配置是否合理將對調整力度的大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1、移植成活難度大
大樹移植中,因為樹木具有較大的樹齡及較深的階段發育程度,導致樹木細胞再生能力的大幅度降低,受到損害的樹木根系在移植過程中則具有較慢的恢復能力。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樹體根系擴展范圍將在樹冠水平投影范圍以外,并在土層扎入極深。在一般帶土范圍內樹體根系挖掘后具有較少的吸收根,近干的粗大骨干根木具有較高的栓化程度,這種情況下大樹具有極差的新根萌生能力,增加其成活的難度。
2、移植周期長
為提高大樹移植的成活率,通常要求大樹移植前必須做好移植處理工作,從斷根縮坨到起苗、運輸、栽植及后期養護管理,移栽周期長短不同,最少為2、3個月,有時還需要1、2年。
3、工程量大、成本高
因樹體具有較大規格及大樹移植需要較高的移植技術,如僅僅通過人力則不能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為此,必須選用大型機械設備,同時,為增加大樹移植的成活率,在移植成功后必須通過相應的養護管理技術,才能提升其成活率,由此可見,大樹移植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
1、修剪與捆扎
特別注意修剪是大樹移植成活的重要因素。為了調節大樹移植時枝梢消耗水分、養分與根系吸收水分、養分之間的比例,達到地上部分枝梢消耗與地下部分根系吸收水分、養分之間的平衡,在大樹挖掘前一定要進行樹冠修剪。一般以疏枝為主,短截為輔。修剪強度應根據大樹種類、移植季節、挖掘方式、運輸條件、種植地條件等因素決定。修剪時,剪口應剪平,并涂保護劑進行保護。對于影響挖樹運輸等操作的一些枝條或樹冠,要在修剪后,起挖前進行捆扎,捆扎時應由上至下,由內至外,依次向內收緊,大枝扎縛處要墊橡皮等軟物,不可損傷樹木。其捆扎松緊程度以既不折斷樹枝又不影響操作為宜。
2、挖掘
樹木選好后,根據樹木的胸徑和樹種的不同以及當地的土壤條件確定土球的大小和高度。一般來說,土球直徑為樹木胸徑的7-10倍,土球的高度視樹種而定,一般不超過土球的直徑。修整土球要用鋒利的鐵锨,遇到較粗的樹根時,用鋸或剪將根切斷,切忌用鐵锨硬砸,以防土球松散。當土球修整到1/2深度時,可逐步向里收底,直到縮小到土球直徑的1/3為止,然后將土球表面修整平滑,下部修一小平底。
3、包裝
土球修成圓形之后,立即用預先濕潤的草包將土球圍住,并用濕潤的草繩橫腰繞幾圈,捆緊。然后用草繩開始包扎土球,將雙股草繩的一頭系在樹干基部,然后從土球上部往下繞過土球底部,從土球的對面再繞上去,反復纏繞,直至將整個土球包住。土球包好以后,將草繩拴繞在樹干的根基處,并在土球腰部密集繞捆草繩10-14圈,在腰箍上打成花扣(即用草繩上下斜穿一圈),將繩頭拴緊,以免橫腰的草繩脫落。并順著樹木傾斜的方向將草繩緊緊拴在土球中部的草繩上,待樹木放倒后用草包將露出的底部封嚴,再用拴土球的草繩交叉錯開勒緊底部草包,捆成雙十字形即可。
4、吊裝、運輸
大樹吊裝、運輸中,關鍵是保護土球,不使其破碎、散開。吊裝前應事先準備好粗麻繩和木板等。吊裝時,先將雙股麻繩的一頭留出長1米以上打結固定,再將雙股繩分開,捆在土球由上至下的3/5位置上,將其捆緊,然后將大繩的兩頭扣在吊鉤上。在繩與土球接觸的地方用木板墊起,以免麻繩勒入土球。將樹木輕輕吊起之后,再將脖繩套在樹干基部,另一頭也扣在吊鉤上,即可起吊、裝車。裝車時,為放穩土球,土球向前、樹冠向后放在車輛上,并用木塊將土球的底部卡緊,使土球不會滾動。根部蓋草包等物進行保護,樹身與車板接觸之處,必須墊軟物,并用繩索緊緊固定,以防擦傷樹皮,碰壞樹枝。樹冠不可與地面接觸,以免運輸途中樹冠、樹枝受損傷。
5、栽植
采用堆土種植法,即在圃地事先定植點挖栽植穴,穴的直徑比土球直徑大30-40cm,深度為30-40cm,在挖好的栽植穴底部先施基肥,并用土堆成10cm左右高的小土堆。大樹入穴時,使土球立在小土堆上,樹木定位后,拆除草繩等包裝材料,然后均勻填入細紅壤或黃紅壤土,分層夯實,填土至2/3時澆水,如發現空洞,及時填入搗實,待水滲下后,再加土,然后堆土成丘狀。這種堆土種植的大樹根系透氣性好,有利于傷口愈合和萌芽生根,更方便于今后大樹出圃。栽好后立支架支穩。
6、樹體保護
(1)支撐固定
大樹種植后即應支撐固定,慎防傾倒。正三角樁最利于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2/3處左右為好,并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在人流比較集中或其他易受人為、禽畜破壞的區域,在做好宣傳、教育工作的同時,設置竹籬等隔離措施加以保護。
(2)施肥
施肥有利于恢復樹勢。大樹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15d左右追肥1次。用尿素、硫酸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濃度為0.5%~1.0%的肥液,選早晚或陰天進行葉面噴灑,遇降雨應重噴1次。根系萌發后,可進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傷根。
(3)防凍
一是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并逐步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照強度,以提高樹體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二是在入冬寒潮來臨之前,做好樹體保溫工作。可采取覆土、地面覆蓋、設立風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護。
(4)防病治蟲
堅持以防為主,根據樹種特性和病蟲害發生規律,勤檢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發生病情,要對癥下藥,及時防治。
綜上所述,作為園林工程建設的重要項目,樹木移植主要在現有樹木保護性移植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是在調整高密度綠地結構中產生的作業行為。大樹移植能夠對城市歷史進行保護,更能對當地環境質量與文化進行有效提升,這也是文化保護的重點內容。通過對大樹移植保活技術的研究,可以對新植大樹的成活率及移植質量進行最大限度地提升,盡可能防止因大樹死亡造成資源浪費等情況的出現,實現生態發展的目的。
[1] 王洪體.樟子松、油松與白杄大樹移植中光合特性變化的初步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 2013
[2] 溫都日嘎.西蘇旗城市綠化中云杉、樟子松移植大樹康復技術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 2011
[3] 王龍.樹體輸液與菌根劑施用組合技術對城市大樹移植的影響[D].內蒙古農業大學 2010
[4] 李紅星.西北地區城市園林綠化大樹移植的技術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8 [7] 黃慧瑾.大樹保護性移植技術初探[D].湖南農業大學 2006
[5] 李家福.古樹、大樹在城市園林中的栽培養護技術及應用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