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達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
城鄉物流配送體系構建模式創新
楊一達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城鄉物流一體化體系的構建逐漸成為相關研究學者及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城鄉物流一體化是站在城鄉經濟一體化建設的高度,在對區域物流環境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城市與農村、城市物流與農村物流的特點及發展趨勢,運用現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及物流管理技術,對城市與鄉村物流進行統一與系統的規劃與建設,將二者的物流資源、能源、人才、技術等多方面進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城鄉一體的物流網絡。下面文章將會對相關問題進行闡述和分析。
城市與鄉村;物流;創新
當前,互聯網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以及傳統物流企業與城鎮化的發展不相適應,城鎮化發展有倒逼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的趨勢,傳統模式的物流配送體系在運輸效率、時間成本上無法滿足需求。申通快遞有限公司基于信息通道建設與創新管理,構建了城鄉物流配送體系構建模式,把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到物流網點或網站建設中去,實現信息互通互享,以使物流企業配送更及時、更準確、更科學。
1.1 物流主體之間的協同意識不強
就目前情況來看,河南東部經濟隆起帶城鄉物流體系的運營效率并不高,不同物流企業之間、物流企業與供應鏈不同節點成員之間都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合作機制,部分企業尚未認識到產業發展協同效應的重要性,導致在物流業務開展過程中經常出現爭搶資源的現象。
1.2 政策保障力度不強
政府為了保障農產品銷路以及農民收入,推出了一系列鼓勵連鎖超市將分店開到農村的政策,希望通過這種成熟的商業模式推廣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提高城鄉物流網絡的運營效率。不過,農民收入較之城市居民要低很多,所以其消費能力并不強,對連鎖商店所銷售產品的需求也非常不穩定,這就導致了連鎖超市庫存難以控制以及經營成本較高的問題。為了降低經營成本,這些連鎖超市只能壓縮物流成本,這無疑會加劇物流市場的混亂局面。
1.3 城鄉電子商務物流信息技術較為落后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飛速發展,網絡也開始逐步走向農村。但是,農村從業人員的素質總體水平不高,網絡和電腦的普及率非常低,農村信息化建設發展速度較慢,信息技術水平較低。農村還沒有構建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管理和控制技術。另外,農民信息化觀念較落后,對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程度較低,很難通過網絡技術準確把握農產品銷售的最佳時機。
2.1 產業基地帶動型城鄉運營模式構建
以產業基地與園區為依托,該地區的物流運輸具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第一,物流需求巨大,由于產業與企業逐漸聚集,集群區內對不同生產資料的輸入需求以及不同產品的輸出需求都非常大;第二,集群區擁有資金、技術以及設備優勢,擁有運輸設備等資源,管理的信息化與網絡化程度很高,能夠為物流體系優化與完善提供足夠的資金。基于此,可以將產業基地作為服務中心,在周邊地區建立起為其提供資源互換物流服務的物流體系。從本質上來講,這種物流運營模式關注的是不同節點之間的信息共享效率;換句話說,其能夠保證供應鏈中的各節點成員能夠及時獲得各自所需的全部信息,了解產品的具體狀態。
2.2 城鄉物流配套體系建設一體化
建設良好的政策扶持環境平臺,推進城鄉物流一體化建設。(1)城鄉物流的一體化離不開我國政府的主導與扶持,需要各地政府加大對鄉村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對城鄉物流一體化用地上的支持,適當加大對發展城鄉一體化現代物流業的稅收扶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現代物流企業的稅收負擔。(2)建設城鄉物流市場體系,有效推進城鄉物流一體化。在城鄉物流一體化體系建設過程中,需要有效推動物流企業跨區域進行交流與合作,打破物流業原有的區域壁壘,促進物流資源跨鄉鎮、跨市、跨區域的有效整合,建立較大規模的、開放的、高效的、城鄉一體的現代化物流市場體系,建設以農村大中型流通企業及農村流通合作經濟組織為主體的城鄉一體化的物流市場網絡體系,使物流各要素和商品可以在城鄉之間進行自由流通與公平競爭。
2.3 依托大型龍頭企業的城鄉物流運營模式
現階段,可以利用各個城市龍頭企業的物流體系來發展城鄉物流運營模式。根據企業的產品特點,可以將其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生產的產品主要銷往基層企業,例如報紙、書刊等,這些企業已經建立起了非常成熟的物流配送體系,能夠承擔起服務三農的責任。以此為基礎構建物流運營體系的成本相對較低,而且很快就可以見到成效;第二類,銷售的產品主要面向消費者,例如連鎖超市等,這類企業擁有極強的配送能力,能夠達到很高的配送要求,但是服務范圍相對狹窄,基本上只輻射到所在市區,無法覆蓋到農村地區。政府應鼓勵其將配送區域延伸到農村,并提供一定的政策優惠,從而令其可以與農戶無縫對接,為農產品進入市場掃清障礙。
2.4 加強城鄉物流信息一體化建設
目前,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條形碼技術、無線射頻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物聯網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而加快了物流配送服務的發展。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推廣應用及時發布和更新物流信息,我們可構建一個全程可控、可溯、可視的新型物流配送體系,能確保物流信息的及時性、有效性和準確性,實現物流供需信息的高度共享,從而提升物流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物流運作成本,進而實現農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的無縫對接。
綜上所述,對于現代社會來說,物流絕對是重要的基礎與先導性行業,其承載著保證城鄉之間發展的各類資源要素順暢流通的重任,同時也是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衡量指標。“三農”問題一直制約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提高城鄉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性,打破傳統的資源流通壁壘。
[1] 孫靜. 城鄉統籌背景下農村物流運作模式研究[D]. 武漢理工大學,2011.
[2] 梅培. 基于協同創新的城鄉物流運營一體化模式構建[J]. 商業經濟研究,2016,09:74-75.
[3] 城鄉物流配送體系構建模式創新[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16,18: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