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越
重慶八中
G20會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徐康越
重慶八中
G20杭州峰會的召開不僅能夠提升我國及杭州的知名度、美譽度,提升國家與舉辦城市在國際中的地位,而且能夠有效拉動各產業發展,持續推動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因此我國需要把握住此番天賜良機,在峰會結束之后仍然堅持創新增長模式,增添貿易和投資兩大動力,打造出更加和諧美好的新中國。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探討G20會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中國經濟;G20;影響
作為本年度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2016年9月4日至5日,中國成功舉辦了第十一次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取得了不少成果,也獲得了國內外的廣泛好評。杭州峰會凸顯了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展議題的作用,提高了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地位。筆者認為,本次會議的最大的成果是將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與G20這一全球經濟治理重要平臺實現了對接。會議結束以后,國內外普遍關注峰會成果的落實和執行情況,換言之,如何保持中國在G20的影響力值得進一步思考。
在峰會結束的時候,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接受采訪的時候激動的表示“峰會的成果出人意料,令人振奮”。峰會在進行之前,曾有好多人預料峰會不會取得很好的結果,但是會議的成功召開打破了這一預言。通過峰會的報導可以看出,參會的國家都有共同的意識以及積極的心態共同去面對全球的危機。峰會后的結果迅速的被商業所吸收,在發展中迅速融入新鮮的血液,全球打起精神共同去應對全球的經濟發展問題,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帶動作用。當峰會中列舉的一系列措施如果能實施的話,對全球的經濟發展必定能起到強大的作用可想而知中國從中肯定會收獲頗多。
G20杭州峰會提出需要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并且不斷既大氣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努力將世界經濟打造成開放型格局。杭州成功舉辦本次G20峰會之后其產業集聚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杭州乃至整個中國的知名度和國際地位也得到進一步提升,因此未來還將會有愈來愈多的優質企業將總部轉移至中國,貿易和投資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為了能夠盡可能吸引更多的外來資金,中國也將會不斷推出一系列具有特色的金融服務,努力提升自身的行業競爭力。不僅如此,未來中國將會實現經濟增長與發展共同進步的目標,通過合理利用資源提高利用量表以及綠色融資等措施,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領域不斷擴大。
峰會中就國際的金融體系改革達成了一致的共識。逐步進行落實必能夠對全球的經濟產生強大的影響,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比去年召開的華盛頓峰會,這次會議對于金融監管方面提出了更加具體的措施,講述的更加的詳細,對中國日后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更多參考性的舉措。此次會議中除了強調金融監管外,對于金融改革也提出了很多方案,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構思。同時全球正在穩步的發展建立一個穩定的金融論壇,同時還會包括參會的二十個國家的所有成員。對于全球的金融發展,提出了更加現代化的改革使之更加適應全球化的發展,面對全球的挑戰。對于與會的一些經濟實力相對薄弱的國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增加其與會的話語權。對于金融體系的改革并不能夠一蹴而就,也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以及慢慢的積累,相信我國能夠更好的發展,在金融改革道路上走出一條適合中國的特色道路。
結合本次G20杭州峰會的主題可知,未來中國將持續推動包容、聯動式大戰,堅持可持續戰略目標,致力于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發展進步。各個國家在會議中達成共識,未來將會攜手共同增加經濟增長的動力,努力實現全球公平公正、可持續發展。未來的中國將會通過消滅貧困與饑餓,構建起全面、公平、開放的環境,為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新舊動力轉換青黃不接,杭州峰會緊扣“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主題,圍繞“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以及“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四個議題,從創新、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結構性改革等領域挖掘世界經濟增長潛力,顯示出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尋找出路的強烈責任意識。針對全球經濟治理碎片化,杭州峰會強調凝聚共識、遏制分化,中國力挽狂瀾于既倒的擔當精神備受矚目。峰會積極打造十大成果,貫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既聚焦自身改革發展實踐,也反映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大潮流、大趨勢,引領世界經濟未來發展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以及全球經濟治理貢獻出最富中國智慧的公共產品。責任和擔當源自智慧,而智慧植根于文化。中華文化以兼容并蓄、和諧共存、超越自我、勇于創新見長,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提供了智慧源泉,也成為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勇于擔當的文化基因。
總而言之,對中國而言,杭州峰會亦是恰逢其時。杭州峰會正值我國實施“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和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杭州峰會為中國與世界的進一步交流互鑒、合作共贏打開了新的窗口、提供了重要平臺,有利于將對外經濟合作同深化國內改革發展緊密融合,為中國經濟轉型和擴大開放營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
[1]周睿.G20的崛起與作用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1.
[2]劉宗義.“G20機制化與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學術研討會議綜述[J].國際展望,2010,02:98-103.
[3]孫立堅.G20監控失衡的指標體系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0,12:10-11.
[4]王偉.G20機制中的美國國家利益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3.
[5]黃薇,韓劍.G20參考性指南:治理全球經濟失衡的第一步[J].金融評論,2012(1):38-4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