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君
?
站在創新前沿激發巾幗力量建功“十三五”
□艾君
陽春三月,是巾幗花兒最美的季節。
回望新中國偉大歷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廣大女工以朝氣蓬勃、奮發進取、勇于創新、敢于奉獻的精神風貌,譜寫出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美的巾幗篇章。
1951年,年輕的新中國工作重點轉移到恢復生產、發展經濟上不久,郝建秀這位普通紡織女工,以其創新魄力,創造了科學細紗工作法,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被命名為“郝建秀工作法”。她的創新事跡鼓舞了巾幗女工的創新積極性,成為了巾幗學習楷模。而今,新中國步伐走進了“創新時代”,廣大女工以前輩為榜樣,立足崗位,站在前沿,激發能量,涌現出了陳維、楊海波、范春燕等數以萬計創新型技術能手、三八紅旗手和勞動模范,成為了學習楷模、巾幗驕傲。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事實證明,無論社會進步還是企業發展,都離不開女工智慧和力量,她們以創業創新能力,誠實勞動、無私奉獻的模范事跡,見證了她們是中國創新力量的“半邊天”。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里又59次提及“創新”一詞。可見,在激烈國際競爭面前,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婦女作為“半邊天”,這就要求廣大女工要做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型女工,要做時代和社會進步的巾幗領跑者。
自古巾幗不讓須眉。做新時代發展的創新型女工,擔起時代領跑者的角色,廣大女工就必須發揚不讓須眉的精神,緊隨社會發展潮流,站在創新前沿,激發巾幗力量,敢于勇立潮頭;就必須發揚不讓須眉的精神,立足本職崗位,加快自我知識增長和知識更新,無私奉獻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就必須發揚不讓須眉的精神,適應時代的需要,主動融入崗位創新、市場創業,積極投身創新的實踐中;就必須發揚不讓須眉的精神,充分展示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展示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的時代風采,為實現“十三五”開局之年“開門紅”貢獻力量。廣大企業和工會組織也要進一步把“創新理念”貫穿到女職工工作中,一如既往地為女工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條件,努力建立起適合女職工創新創業的新型孵化器。要依托互聯網創新女職工素質教育模式,進一步發揮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引領作用;要廣泛爭取社會力量支持,圍繞女工創業創新開展好女工活動;要通過對身邊女工創新典型宣傳,激發女工創新熱情,堅定創新的信心,引領和帶動更多女工投身到創新的偉大實踐中。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