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馮瑞晨 劉振昆
河北金融學院
優化生態文明背景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發展的創新策略
王 燕 馮瑞晨 劉振昆
河北金融學院
人類處于工業文明時代的中后期,正向生態文明邁進。生態文明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后的一種社會形態,而循環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資源循環方式,它相對于以前的那種“資源產品廢品”的循環方式,是節約資源和能源,實行低投放、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生態文明取代工業文明將是不可避免的歷史的必然。而這種文明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重新確立人類生存的終極價值。生態文明視野下的循環經濟既是經濟發展方式,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生態文明;循環經濟;創新策略
近幾年,資源環境因素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綠色壁壘”成為我國擴大出口面臨最多也是最難突破的問題,對此,我們應該有更清醒的認識和及時的應對措施。發展循環經濟在突破“綠色壁壘”和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從河北省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首先,我們應當以可持續發展觀為著眼點,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體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生態環境無疑是人類社會形態發展的根本原因。在工業社會,人類大多以線性經濟為主要發展方式,大量開發、過度的利用資源,但隨著自然資源的日趨匱乏,我們重新審視這種發展方式,并逐漸認識到廢物的可回收和可再利用性,開拓“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式。從而進一步改善了產業結構,優化了消費模式,鼓勵能源,資源節約的消費,實現人類、自然和經濟的共同發展。
河北省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資源戰略,促進資源永續利用。也是防治污染,保護河北省環境的重要途徑。同樣也促進了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和客觀要求、發展循環經濟,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使得企業競爭力得到增強。促進資源稟賦與特色產業有機結合,促進資源優勢與經濟優勢的相互轉換,最終達到資源的節約利用、高效利用、循環利用。通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河北省更好更快的發展。
雖然仍然有許多人把循環經濟看作是單純的環?;顒?,但是在我們的研究中,一開始就強調,循環經濟在中國是作為一種生態導向的經濟創新提出來的。由于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嚴重的自然資本制約,因此發展循環經濟的目的,一是要替代以資源高消耗和污染高排放為特點的線型經濟方式,實現“從搖籃到搖籃”的經濟變革;二是要替代單純地在經濟過程的端點進行治理的資源環境管理模式,實現全過程的資源節約和環境預防。與傳統的經濟增長用單純的價值指標如GDP衡量績效、傳統的環境保護用單純的物理指標衡量績效相比,循環經濟的績效判斷需要考慮作為投入的自然消耗和作為產出的發展效果的比值。因此,生態導向的經濟創新需要發展和傳播資源生產率例如單位土地、單位能源、單位水消耗以及單位污染排放和廢棄物的經濟產出等觀念,來推動經濟過程的綠色轉型。
眾所周知,現代化以來的西方生活方式是以追求舒適但是犧牲生態為特點的。針對這種狀況,19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出現了一種“簡單生活運動”。然而這一社會運動雖然強調了生活方式的生態化,但卻有忽視提高人民生活舒適性的傾向。例如,即使在處理日常購物活動中一次性塑料袋問題上也面臨著這樣一種兩難困境。一方面,大量使用塑料袋對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存在著潛在的威脅;另一方面,簡單地禁止使用塑料袋而沒有合適的替代方式,又會導致犧牲現代生活舒適性的可能。因此,中國發展如何能夠建立一種既舒適又環保的生活方式,是另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創新課題。創新的實質是如何在不增大環境負荷的條件下提高人民生活的福利,而不是簡單地回到原始的生活狀態中去。
這樣的創新需要兩個方面的努力。一是中國的政治創新和管理創新能否建立起一套真正有效的政策和體制,以便推進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的創新;另一個是中國的政治系統和管理體制本身能否納入生態導向的管理范疇,從而為企業家的經濟創新和老百姓的生活創新提供示范和榜樣。顯然,要在中國建設生態文明社會,政府本身的工作就不應該是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的。然而,只要稍微看一看周圍,僅僅從我們的某些城市決策者喜歡興建大規模的政府大樓、搞所謂大手筆大尺度的標志性工程等,就可以看到政府的生態轉型在自身工作和示范上還存在著很大反差。因此,很需要研究出一些操作化的措施來影響、監督和評價政府方面的生態創新。例如,我們可以用每單位物質消耗下政府管理所獲得的人民滿意程度來衡量政府的管理績效,從而促進政府的管理模式與自然消耗脫鉤。
[1] 夏文菊,王慧,管程程.濟南市水生態文明與新型城鎮化建設[J].山東水利. 2014(11)
[2] 孫繼軍,劉海濤.生態文明視閾下西部城鎮化路徑創新思考——基于重慶市永川區調研分析[J]. 北京農業. 2013(27)
[3]張梅.綠色發展:全球態勢與中國的出路[J].國際問題研究,2013(05)
[4]中國金融40人論壇課題組,周誠君.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對若干重大體制改革問題的認識與政策建議[J].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7)
[5] 左其亭.水生態文明建設幾個關鍵問題探討[J]. 中國水利. 2013(04)
[6] 沈清基.論基于生態文明的新型城鎮化[J]. 城市規劃學刊. 2013(01)
[7] 王文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實踐思考[J]. 中國水利. 2012(23)
[8] 劉海平.新型城鎮化內涵探析[J]. 決策探索(下半月). 2012(07)
本文系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科研項目《生態文明視閾下河北省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發展研究》(批準號:DXSKYY2015020)研究成果,項目成員:王燕、王星、王翰墨、劉嘉輝、劉振昆、王凌云、馮瑞晨,指導老師:李繼娜、劉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