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述芬 李正文 王 娟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民族地區女性創業研究現狀述評
胡述芬 李正文 王 娟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通過對創業領域內的核心期刊的文獻進行分析,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對女性創業研究歷程回顧,分析國外和國內發展現狀和研究趨勢,找去以往研究的不足,并指出未來發展的方向。
創業;民族地區;女性
民族地區女性作為成長迅速的創業者群體,對就業、創新和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財富的創造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對民族地區女性創業者的研究存在如果尚未解決的問題,盡管民族地區女性創業者與男性創業者在一些方面存在著相同的特質,但在動機和目標、籌備、組織、戰略定位和獲取資源方面存在潛在的不同。因此,對民族地區女性創業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創業領域內的核心期刊文獻進行分析,對先前女性創業研究成果進行歸納整合的基礎上,找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處,并指出未來發展的方向。
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越來越多的女性走上創業之路,傳統的以男性為主導的創業經營領域正在發生一場“玫瑰革命”(羅東霞,關培蘭,2008)。根據2005年全球創業觀察項目(GEM)的女性創業報告,女性創業正在全球蓬勃興起,在從事創業活動的人當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已經超過了三分之。目前中國女性員工的比例是44%,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4.5%(胡懷敏,朱雪忠,2006)。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的數量正在增加:大學生中的42.4%是女性,而高中生的55.27%也是女生(中國的女企業家協會,2002年)。因此,無論從全球發展還是我國的具體情況來看,女性創業都己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創業“她”時代己來臨。民族地區的女性本身就就具有創業時不怕吃苦的個人特質,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民族地區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但客觀上民族地區的生活水平還是很低的,所以使得大部分有創業意愿的女性走上創業之路。
國外早期的研究主要著眼于描述女性創業者的自身特點,如: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家庭狀況、職業狀況、企業的規模和類型、融資方式和收入演進等,另一方面注重比較男、女創業者在基本的人口統計學方面的特點、企業特點,以及創業中存在的問題、困難等方面的差異近十年,更多的研究集中于女性創業動機、融資、創業網絡和社會資本影響因素、創業與家庭平衡以及女性創業的成長和績效等方面。而關于社會網絡微觀環境的研究表明女性創業者的社會網絡與男性有著明顯不同,在社會生活上,女性的社會網絡通常是源于孩子的原因(如家長聯合會、學校委員會等)。由于社會和文化的陳規限制了女性可以獲得金融支持的渠道,使得女性未能和掌握關鍵資源的人進行頻繁的交往。此外,女性缺乏和商業關系網絡進行交換的合適社會資本,因此,女性創業往往更難得到相應的社會網絡支持。而家庭環境的研究表明與男性相比,女性經歷更多的工作與家庭的沖突。MoenP,YuY(2000)則提出了許多外部途徑來降低工作家庭沖突,包括推遲要小孩,雇用保姆,縮減工作。Ruderman(2002)等人強調綜合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社會支持來提高工作與家庭沖突的處理能力。但家庭的支持是影響女性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家庭對女性創業的正向影響表現在女性可以從家庭獲得資源支持。Caputo和Dolillsky(1998)探討了家庭對創業的影響,認為家庭可以為創業提供人力及商業資本。眾多研究表明,女性創業的資金多數來自家庭存款或親戚借款。
20世紀90年代后,國內學者對女性創業問題日漸重視,但相較于國外的研究,在數據獲取、研究方法和內容方面都相對滯后。岳春光(2008)通過對國內外女性創業相關文獻的整理,簡要回顧了國外女性創業研究的歷史、女性創業研究的局限性和原因,并建立了女性創業研究的一般框架。鄔家瑛(2008)創設了女性人才創業成長的四因素模型,即市場機遇、社會資本、女性創業特質及家庭。王華峰(2009)從人力資本、發展戰略、社會網絡、創業團隊等方面。探討了女性人才創業中面臨的性別歧視問題,王華峰,李生校對浙江創業女性的調查顯示,創業女性普遍認為家庭支持對創業成功有絕對影響。因此,家庭作為影響女性創業的微觀環境因素,己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關注
國內民族地區女性創業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研究的范圍還不全面;研究的方法比較簡單,很少運用數學統計方法和綜合、系統的研究手段;研究大都局限于女性與男性之間的比較,而很少關注女性創業者內部之間的比較分析;大多屬于案例分析,缺乏理論方面的深入研究。具體表現為,一些實證研究的樣本大多限于某一地區或某一領域的創業女性,所以研究的外部效度受到限制,有些結論甚至相互矛盾;一些規范研究明顯受到國外相關研究的影響,所提出的對策和建議與本國實際情況的結合不夠緊密,因而缺乏可操作性;創業女性群體內部的差異性(如個性差異、績效差異等)女性創業人才的培養和開發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之所以出現女性創業研究不足的現象,可能跟以下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是因為國內研究民族地區女性創業的人數少,二是因為國內民族地區女性創業研究存在現實困難。研究女性行為的學者主要集中在幾個學科領域如社會學、人口學和人類學等,他們主要關注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等問題,只有極少數人注意女性創業行為和工作行為。因此,未來的民族地區女性創業研究應該注意以下問題;對女性創業的研究不僅要關注創業動機,還要關注創業進程和結果;不僅要考慮女性內在的個人特質、能力和經驗,還要考慮國家、社會和家庭的環境因素;不僅可以采用訪談和問卷調查的方法,還可以采用觀察、檔案資料分析現場實驗等方法,不僅要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還要加強本土化的理論構建。所以,縱向研究、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使用是發現女性創業規律性特征的有效途徑。
[1]姚曉芳,代宇.國內女性創業研究述評[J].經濟問題探索.2011(1):94-98
[2]高秀娟.女性創業家個體、組織及環境特征的研究綜述[J].婦女研究叢林2009(4):85-88.
[3]居凌云.女性創業的現狀與促進對策研究—以鎮江市為例[D].江蘇:江蘇大學,2006
[4]童亮,陳勁,女企業家的創業動機研究.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4):17-21.
[5]費涓洪.女性創業動因淺析—上海30位私營企業女性業主的個案調查.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5,27(002):81-86.
[6]馮運義.高科技創業成功因素研究.重慶大學碩士論文.2002.
胡述芬,女,漢族,1991年12月,安徽省安慶人,現就讀于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企業管理專業。
李正文,男,漢族,1992年05月,河南省周口市,現就讀于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企業管理專業。
王娟,女,漢族,1987年01月,山東省莒南縣,現就讀于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會計碩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