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建 高金金 張孟瑩 宋 霖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基于職業需求視角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育機制探究
馬立建 高金金 張孟瑩 宋 霖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隨著知識經濟與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于會計人才的知識、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會計環境的變化會隨之影響會計教育的改革。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會計碩士專業研究生出現了過剩的現象,但是有很多企業仍舊是找不到高級應用型的會計人才。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與要求,對于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在進行教育時,需要對其進行職業的嵌入,進而培養出高質量的會計人才。
會計碩士;教育;職業化;MPAcc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會計碩士專業學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加大,但是我國所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在專業化程度這方面的能力比較低。2004年,國家教育部在相關調查論證的基礎之上,批準了由部分高校開設MPAcc專業碩士學位。2009年起,我國就開始招收全日制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其中就包括了會計碩士,并專門設立了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希望能夠培養出不僅能夠熟練掌握會計及相關領域的知識與技能,還能夠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的會計專業人才。
對于全世界而言,會計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不同的國家對于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都有或多或少的嚴格要求。就我國而言,有專門的《會計法》來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規定,要求其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后才能從事會計工作。相關人員只有通過注冊會計執業資格考試及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才能獲取會計職業資格證書,進入到會計行業中。這種考試不僅是對考生的專業知識的考察,更是對會計發展趨勢以及會計職業技術要求的向導。
(一)導師指導
對于面向職業化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需要改變以往的單一導師制的做法,成立相應的導師組或者實行雙導師機制,進而發揮集體培養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適當的邀請企業或者政府中的相關人員參與學生的論文指導。校內的老師具有較強的理論學術知識以及指導研究生的經驗,從學術理論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而校外的導師對于本專業在企業中的現狀情形十分明確,能夠對研究生在實踐方面進行指導。這種形式的教育培養模式得到了很多學生及老師、專家的認可,能夠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進行全面的提升,是高校培養MPAcc專業研究生專業技能的最佳途徑。
(二)師資的選擇
想要培養出高素質的職業化會計碩士專業研究生,就需要在MPAcc教育師資的選擇上進行準確的判斷。需要選擇有經驗的專職教師以及企業中優秀的管理人來作為該專業的老師。同時,還會在會計事務所中尋找有著豐富經驗的注冊會計師來充當MPAcc專業教育的后備力量。校外教師是給學生傳授相關的職業經驗,為學生講解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狀況,幫助學生對實業界有一個更深層的了解。因此,在校外教師的選擇上一定要十分的慎重,要選擇有豐富經驗注冊會計經驗的人來對MPAcc專業的研究生進行指導。
(三)課程體系的設計
高校在設計課程時,可以根據社會、相關企業的對于人才類型的需求以及本校的辦學特色,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設計。由于MPAcc專業的研究生重視管理能力與專業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因此高校在設計課程教學時,應該從實際應用出發,減少純理論性的課程,增加會計職業道德、國內外經濟形式分析等方面實踐方面的課程,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加強會計碩士學位點的建設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點在相關的課程設置、培養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的研究與投入會直接決定MPAcc研究生培養的目標與質量。會計碩士專業學位點必須憑借其自身的學術力量來進行建設,同時需要對其學位點的核心人物進行明確。所以,高校需要確定相關的學位負責人,對其工作進行規定,充分發揮領導作用,制定學位點的建設的目標。
(二)建立實踐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的師資團隊
MPAcc研究生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能夠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高層次、應用型的專業人才,因此,就需要一支兼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教師團隊。一般而言,高校教師的理論知識豐富且全面,教學的經驗也比較多。企業中的會計人員或者是高層管理人員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所以需要結合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師與企業內的專業人才共同組建MPAcc研究生的教師隊伍,從而培養出高層次、應用型的會計專業人才。
(三)加強學校與社會的溝通
MPAcc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與發展,需要同時兼顧到內在學校層面與外在社會層面的雙重指標。學校通過與社會進行溝通,就可以相關專業的教育視野,加強與相關行業的合作與聯系,從而確定自己的人才市場。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與企業共同建設MPAcc研究生的人才培養基地,共同培養研究生,進而將學校與企業的雙導師機制落實。除此之外,校企聯合培養出來的研究生可以去該企業進行實習,鍛煉實際應用能力,進而培養出高層次、應用型的專業會計人才。
本文就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相應職業的嵌入機制,進行了分析與研究。首先就社會分工專業化對研究生人才培養類型的影響進行了簡要的闡述,而后針對面向職業化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提出了導師指導、師資的選擇以及課程體系的設計的方法。并就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職業化的配套政策提出了加強會計碩士學位點的建設、建立實踐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的師資團隊、加強學校與社會的溝通的措施。
[1]萬曉文.關于會計專業研究生培養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03)
[2]王浩,楊彩虹,孫玉春,盧滟萍,張夕陽,周娟.會計學碩士培養路在何方——我國會計學碩士培養調查報告[J].財貿研究.2005(02)[3]劉永澤,孫光國.我國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對策[J].會計研究.2004(02)
[4]羅飛.關于在我國開展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05)
[5]陳少華.論我國大學會計碩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關問題[J].會計研究.1996(07)
馬立建(1987–)男,漢族,河北邢臺人,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碩士生。會計專業碩士(MP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