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士明
淮安市淮陰區運輸管理所
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經濟評價
滕士明
淮安市淮陰區運輸管理所
交通運輸是溝通經濟社會和社會活動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其在連接社會生產的各個環節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社會經濟往來的基礎設施所在,對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意義重大。為了解決供求之間不平衡的問題,同時也為了緩解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與相對滯后的公路建設狀況之間的矛盾,必須要加大對公共交通運輸項目的建設力度。因此,本文主要目的就在于對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的經濟評價進行了分析與探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對其評價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經濟評價
交通運輸對于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可是在上世紀80年代,交通運輸卻一度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制約的負面影響,可以說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經過將近40年的發展,我國的公路運輸情況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同時也基本上延緩了運輸緊張的情況。據調查資料顯示,到2015年,國家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10.8萬公里,覆蓋90%以上的20萬以上城鎮人口城市,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達到65萬公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對于交通運輸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有鑒于此,我們應當在完善當前公路網體系的同時,繼續對公路運輸項目做出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建設投資有著良好投資價值和整體效益的項目。只有這樣,才能夠大力提高公路網的建設效率和資金保障。
所謂公路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就是利用各個環節,包括有采購原材料、投資建造、工程安裝等在內,把原材料進行面向固定資產的轉化。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的主要特點表現為投資額巨大、建設周期長、資金回收期長等。對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的經濟評價也就是指遵照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交通網的發展規劃的相關政策,在完成預測運輸需求以及工程技術研究的前提下,對該項目的資金預測、可能產生的效益、需要花費的費用等進行合理的預估和計算,而且需要對擬建設項目的財務可行性和合理性做出分析與論證,從而保證經濟評價的客觀性,為項目的執行和決定提供精準可靠的依據。所以,經濟評價的落腳點是通過對比基本建設項目所出現的效益、投資、費用等,從而合理評價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的經濟性。作為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項目經濟評價可以為公路網的建設以及公共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的經濟評價與國民經濟評價是當前我國現行模式下項目經濟評價的主體內容。財務審計和評價則是站在項目法人的的角度上,在滿足當前的財稅制度與價格體系的前提下,依照財務的實際效益與財務費用的實際測算結果,對交通運輸項目的獲利能力、回收資本能力、清償能力進行科學、精準的分析,并且以此為依據,對項目的財務可行性進行精確而慎重的判斷。而國民經濟評價,則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考慮,依照該項目對國民經濟所做出的貢獻來進行測算,或者是依照國民經濟所產生的經濟價值進行預測和計算,與此同時還要對比和分析項目的經濟效益以及成本資本構成,并以此為依據在經濟方面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價與探究。
交通運輸工程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基礎性設施,可以說是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合理布局。因此,我們往往采取國民經濟評價與社會評價作為主要的評價方式。財務評價一般來說應用于公路收費項目。
我們應當在充分理解到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經濟評價的基本意義和內涵的基礎上,利用合理的指標體系進行決策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一文中曾經明確指出,凈現值以及內部收益率將會成為經濟評價的主要指標[1]。同時,在眾多公路工程的具體實踐當中,也經常選取上述指標來協助進行項目的具體決策。因此,筆者在對這兩個指標進行分析與探究的基礎上,對于如何設置經濟評價指標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2.1經濟內部收益率
經濟內部收益率能充分地反映出一個項目對國民經濟的凈貢獻率。它可以對項目資金占用所取得的動態收益進行精準與實時的展現,是投資期內的項目各年經濟效益流量的現值累計等于0時的折現率。
當計算經濟內部收益率所得到的結果出現在社會折現率以上時,則說明該項目符合國民經濟凈貢獻的要求的數值,甚至說高于該值;但是如果經濟內部收益率出現在了社會折現率以下,則代表著該項目不符合國民經濟凈貢獻的要求數值,因此不能選取這個方案。在對一個項目進行決策的時候,往往同時應用內部收益率和經濟凈現值這兩個指標。
2.2經濟凈現值
經濟凈現值已經成為了經濟分析與評價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評判標準之一,它能夠全面反映一個具體的項目能夠對國民經濟起到多大的貢獻。它的數值就是在通過對社會折現率的計算之后,將項目期內每年的凈效益流量折算到建設期初的現值之和。
通過計算,如果項目經濟凈現值高于0,也就是說表現為正面,則代表著擬建設項目中,國家所付出的財務投入與社會折現率所需求的社會盈余相契合,具有較大的可行性。而如果經濟凈現值在0以下,也就是說表現為負面,則代表著擬建設的項目中,國家所付出的財務投入與代價與社會折現率所需求的社會盈余不太相符,也就代表著不可取。這就說明,不斷地增加經濟凈現值,則獲取的經濟收益越多,投資回收期越短。而且通過對金額和投資收益的好壞進行分析,公路運輸項目的經濟評價變得更為客觀與精準,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3社會折現率
社會折現率與經濟凈現值和經濟內部收益率關系重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作為衡量資金時間價值的主要參數,社會折現率的含義就在于對占用社會資金所取得的最低收益率進行折射和反映,同時也可以作為判斷經濟內部收益率指標的重要標準出現,也可以進行凈現值的折現率的合理計算。在有關國民經濟的評價中,社會折現率可以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參數,其合理運用對于建設資金和投資資金的合理配置極為重要,能夠引導有限的資金向著國民經濟貢獻率的項目去轉移。還能夠對資金的供給與需求關系進行適當的分配與調節,促進優化合理配置,從而使得不論是短期項目還是長期項目中的資金配置都能夠達到合理化和優化。
2.4完善現有的指標體系
作為一個極為復雜的綜合型體系,公路運輸項目的經濟評價經常選取多個指標來進行評價與分析,從而保證評價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保證分析的客觀性,確保其項目評價的精準性和科學性,并且使得其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能夠被充分地展現出來。可是,在現階段的公路運輸項目經濟評價中,通常會缺乏輔助性的或者是起到補充說明作用的指標,而只是選擇那些經濟凈現值、內部收益率等大方面的指標,這顯然是不夠的。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辦法客觀地、全面地講項目對經濟發展所創造的經濟效益體現出來,從而導致決策失誤的頻發。
為了更加有效地合理配置資源,必須對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經濟評價規范化和擴大化,不僅要包括經濟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兩個主要指標,還要囊括一些次要指標,比如其產生的就業效果、資源節約的效果、環境影響效果或者是產業結構優化效果等。
綜上所述,公路交通運輸行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樞紐,為了保證其正常發展,我們必須建立完善的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經濟評價體系,通過經濟學的相關知識對其發展起到指導作用,從而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實現交通事業的騰飛。
[1]汪秀花.公路交通運輸項目經濟評價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
[2]李碩.陳祥.陳明.淺談公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分析[J].交通與運輸:學術版,2005(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