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翠晶
海南省建筑設計院
住宅小區地下車庫的優化設計分析
莫翠晶
海南省建筑設計院
目前,城市用地緊缺問題日趨尖銳,為節約建筑用地資源,住宅小區地下車庫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地下車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約建筑用地,同時車庫頂板的覆土也可以用于綠化,有利于改善生活環境。在對住宅小區地下車庫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考慮人們的實際停車需求,也要充分考慮建筑成本及安全性的合理要求。本文對地下車庫的優化設計進行了探討。
優化設計;住宅小區地下車庫
就目前的形式來看,住宅小區地下車庫有效的緩解了小區車位緊缺的問題。但是地下建筑本身就是一項較為繁瑣的項目,我們只有合理設計,充分考慮地域特點,合理利用空間,才能使地下車庫的構建達到雙方利益最大化。
根據現階段我國的發展形勢,建筑技術受到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地下車庫的建筑形勢主要分為單建模式和附建模式。單建式地下車庫就是周圍沒有大型建筑物的環境下修建的建筑物。這種修筑形勢,能有效的避免地下車庫對其他建筑物的影響。除了進出口和通風處,表面與空地處無區別。這種類型的地下停車場,不用考慮地下停車庫對地上建筑物的影響,只用合理設計地下車庫的尺寸和結構,使其達到安全合理的目的。比較適用于大型商業圈周圍,具有良好流動性的商業區。附建式地下車庫,這種建筑模式的產生是因為簡單的地下車庫建造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設計者通過設計儋州恒大金碧天下三期地下室車庫的過程中,不斷探討,總結了一些住宅小區地下車庫的優化設計的方法。
整體來說,設計階段的優化在于減少車均面積和控制建安成本。
車均面積=地下車庫面積/地下車庫停車數,這個數字也是甲方業主比較注重,體現了車庫設計的效率。
1.1設計地下車庫首先要考慮車庫范圍,才能使車庫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影響車庫的設計范圍因素:
(1)上部建筑的間距規劃階段提前結合停車的合理間距考慮上部塔樓的間距有效提高停車效率。停車的合理間距則盡量做到車道兩邊均為垂直停車位,不出現水平或斜向停車,同時也不出現車道單邊停車。停車塔樓與車庫之間不是單純的連接通道,盡量利用塔樓下方設置停車位。
(2)銷售與開發計劃:小區分期開發時,車庫的設計也要考慮分期建設,急著售樓的塔樓就不能與地下車庫同時開發,恒大集團的要求則是在首期開發量不大的情況下,不考慮地下車庫的設置。分期建設要設縫及連通口,增加建設成本。
(3)基地豎向關系:車庫與住宅之間的豎向關系對成本影響較大,具體根據距離和豎向關系測算確定,一般原則均考慮較為平緩區域開發地下車庫。
(4)設備房:一般小區的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泵房和配電房、發電機房等配套的設備用房,為了減少土地的資源浪費一般設置在地下車庫里。考慮各設備用房的規范要求下,盡量利用車庫的“余角料”來設計安排位置。
1.2車位與柱網布置。由于地下車庫本身受到面積、空間的限制,因此,在進行地下車庫建筑設計時,應當盡可能地實現停放車輛數量的最大化。對于地下車庫設計來說,勢必會涉及到柱網布置,柱網的建設必然會占用一部分停車位置,因此,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柱網布置數量、柱網結構承擔荷載等方面。一般在對地下車庫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最佳方案為2個柱子之間的位置內停放3 輛車。這種設計方案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停車需要,在建筑結構荷載、經濟性等方面均有所滿足。就恒大集團來說,地下車庫車位尺寸設計多為“2400×5300”,以此尺寸為根據,按照規定,在縱向靠墻位置,車墻之間的距離是500,而橫向車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600,在規定范圍內可以放進尺寸為“1800×4800”的小型車,對于單柱網停三輛車的方式合理柱網凈間距=車柱距300x2+車寬1800x3+車車間距600x2=7200,再根據結構的計算柱子如(600),則經濟柱網尺寸為7800.另外的縱向柱網的確定則根據停車的舒適性和經濟型來衡量。有大柱網7800X7800,舒適性強,經濟性弱些。有大小柱網7800X(5300+5500)則舒適性差些,經濟性又相對強些。就恒大開發經驗多利用大小柱網更為經濟合理。在主樓屬于剪力墻結構、柱距過小無法和地下車庫柱網保持協調統一的情況下,因為主樓面積僅在地下車庫中占據著很小的一部分面積,所以,可以在主樓面積外另行布置裙房與地下車庫的柱網,滿足停車需求。但是,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應密切注意兩組柱網結合處的結構聯系,還要確保主樓與地下車庫之間的交通聯系。
1.3地下車庫進出口設計
1.地下車庫的汽車出入口(汽車坡道)數量根據車庫的規模來定,數量和寬度盡量按規范最低要求設置(單行4.0m,雙行7.0m),隨意加寬會增加車庫的無效面積。另外考慮到有人防的車庫,人防相鄰防護單元出入口盡量結合設置,人防出入口和汽車庫出入口盡量結合設置,汽車坡道可利用為人防坡道的主要出入口,避免另外做樓梯或坡道出口。一般情況下直線坡道比轉圈坡道節省面積。坡道的坡度也是需要注意合理性的,關系到車輛進出和上下行駛的方便程度和安全程度。從經驗值考慮直線坡道15%,曲線坡道12%,但其起止部位均要設有坡道為相應坡道一定的緩坡(直線坡道7.5%,曲線坡道6.0%)。
2.地下車庫的人員出入口設置:地下車庫劃分2個以上防火分區時,每個防火分區分別設置一個獨立的安全出口,相鄰防火分區可以共用第三個獨立的安全出口作為第二疏散口,共用需設置各自的前室,且開向前室的門需為甲級防火門。
防火分區的劃分應優先考慮合用塔樓樓梯作為地下車庫疏散,減少獨立的出地面疏散樓梯,有利于地面景觀環境。但在共用時,在樓梯一層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H的防火分隔和乙級防火門將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連通部分完全分隔,并應設置明顯的標志。這些也都是恒大集團地下室指引比較重視的部分。
1.4地下車庫層高的控制
合理的地下車庫層高是控制成本比較重要的部分。恒大集團控制車位凈高2.0米,車道凈高2.2m。
車庫層高主要控制點:
優化結構形式,盡量減少結構層高(如梁高或無梁樓蓋的板厚等),同時結合綠化要求控制頂板覆土的高度,一般經濟平均控制在1200mm,以減少覆土荷載。
管網要綜合設計,互相避讓,減少交叉以節省空間。設備管線橋架盡量與風管平行設置,不要設置在風道下方,如無法避免,交叉點不要設在主車道下方。較大的風道管優先設置不車位尾部或者不走人的空間。
優化底板地面做法,這個也跟地下車庫排水方式有關。全封閉的車庫一般采用地漏或者是集水坑排水,恒大集團較為慣用的做法。地板利用結構找坡,面層及排水層150mm。這樣可相對之前用過的暗溝排水+集水坑的做法更對經濟。暗溝一般溝深200~300mm,起點最小深度150mm,這樣就增加了不少的土建成本。
車庫與設備房同層設計時,采用了局部抬高或降低板。
通過住宅小區地下車庫設計的實踐與探討,總結出地下車庫優化設計的方法,對于地下車庫的開發成本的節約很有必要,同時也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優化小區環境、設計出滿足住戶要求有滿足開發商的經濟性地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