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楠
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新時期國有企業勞動保險制度改革探析
張 楠
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實行改革開放,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在新時期取得最顯著的成就就是中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由于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新時期國有企業的勞動保險制度出現了許多的問題跟弊端。對此建立健全和完善國有企業的勞動保險制度,使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國有企業勞動保險制度改革原則,然后討論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從多個層面給出了改革可供選擇的措施。
國有企業;勞動保障;勞動保險;制度改革
目前建立健全和完善國有企業的勞動保險制度,使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勞動保險制度是受國家法律法規的保護,屬于社會性事業,是國家對公民基本生活的保障。正因為出現了問題和弊端,才需要變革。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條件下,越來越多的人擠破腦袋想從事國有企業的工作,其中不乏有想為國家做貢獻的人才,但是有不少貪圖享受的人員因為國有企業的福利待遇好,工作穩定,不用擔心失業,在進入國有企業后,每天游手好閑,無所事事,辦事效率低。正因為這些貪圖一勞永逸的人員的出現,才使得國有企業業績的虧損。其實不論是國有企業,外資企業還是私人企業,只有企業的經濟的到發展,才能進一步為員工的物質生活得到保障。脫離企業,不顧企業的業績,都會虧損企業的經濟,拖累企業的發展,對國有企業勞動保險制度的推進也難以順利的實施。因此對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是順利推進國有企業勞動保險制度的著手點。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國政府對國有企業勞動保險進行了嚴格的制約,這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勞動保險基金的流動性與安全性。但是,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不僅能有與時俱進,制度也要跟著發展,所以夠有企業要調節好政府的作用,靈活調整。這些都需要改進和改革。
2.1 與時俱進,進行制度改革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變化,國有企業也應該與時俱進,為了不被時代所淘汰,國企應該進行企業制度的改革,改革可以從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重點著手,有些企業已經在制度改革中取得顯著的效果,國企可以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去學習和著手改革。對于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中還應該做到公正嚴明、公開透明,確保對每一位員工的公平對待。建全管理人事制度,一個好的企業應該具備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的職責,盡量做到人員精簡,運轉高效,各部門要互相監督,避免職權濫用。實行優勝劣汰的競爭制度來解決人員無所事事的現象。設立考核制度,定期進行考核,對表現優良者,定期進行獎勵,對態度敷衍,行為不負責的人員,應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如果屢次不改者,可通過企業的原則對其進行解聘。為提高工作人員的質素,應進行定期的培訓。實行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的錄用制度,嚴厲打擊一切走后門進國企的腐敗之風。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國有企業中,應該建立完善的分配體系,以遏制不公平的風氣。
2.2 拓寬勞動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渠道
在當前階段,為使國有企業勞動保險工作順利的開展,需要在戰略層面放開對國有企業勞動保險基金的投資干預,拓寬勞動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渠道,鼓勵勞動保險基金在金融投資、實業投資和經營性實業投資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嘗試和努力,以此降低存入銀行和用于購買政府債券的勞動保險基金比例。同時,還應積極學習現代金融投資理論,不斷改善和創新投資組合,以此實現勞動保險基金的合理運用。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要保證勞動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體現更多的社會利益,使勞動保險在社會化與信息化進程中,不斷為國用企業職工謀求福祉。
2.3 補充增大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新渠道
任何新制度的運行都要付出改革成本,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推行也需要付出改革成本,它的改革成本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現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之前已經退休的“老人”應該獲得的養老金總量減去將來從社會統籌中可以獲得的養老金總量的差額部分,另一部分是充實“中人”在新制度推行前個人賬戶所需的金額。其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改革成本,然而,政府要對新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這筆巨大的成本是一個繞不過的“坎兒”。政府必須為這巨大的改革成本“買單”。因為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從傳統的“現收現付制”轉向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部分積累制”的時候,并沒有采取專門的方式處理改革成本,而是期望通過社會統籌的籌集來消化舊制度遺留的巨額虧空。而從現行承擔彌補這巨額虧空的有能力的責任主體則非政府莫屬,其他任何機構或組織將無法擔此重任。因此,政府財政部門應該及時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采取諸如變現閑置的部分國有資產和發放政府債券以及整合土地資源等多種手段籌措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禁止動用個人賬戶的資金,否則,將不僅造成將來基本養老金的支付危機,而且會降低人們對將來基本養老保險支付的心理預期以至于企業職工個人不繳和少繳養老保險費。
我國國有企業勞動保險制度對員工的保障已經走過了50多個年頭,但是真正的發展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勞動保險制度才得到了真正的發展,為員工物質生活的保障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仍需秉承實施求是,求真務實,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整理,在不斷的發展中一步步完善國有企業勞動保險制度,不斷解決制度改革中所遇到的問題。當然,這些建議和看法許多都是片面的,需要在發展中改進和完善。
[1]焦秀君.我國國有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探索[D].復旦大學,2002.
[2]孫成林.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探索與思考[D].大連理工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