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佛
山東省鄒城市農業局
關于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的重點探討
王 佛
山東省鄒城市農業局
現階段,在馬鈴薯種植中,脫毒馬鈴薯的高產化種植被廣泛應用于推廣。然而,這種栽培技術在農業條件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即便農業的條件相同,其實際的種植方式也會存在差異,所以,一定要與實際的種植環境相結合來運用這種新型的栽培技術,使馬鈴薯的產量得以提升。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探討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要點,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
對脫毒馬鈴薯進行種植之前,需要結合本地實際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對馬鈴薯品種進行選擇過程中,要進行馬鈴薯的晾曬,利用太陽光,對馬鈴薯得到殺菌。對馬鈴薯進行催芽的過程中,種植者需要注意控制其所處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進而確保其處于較為適宜,并且無菌的環境下。對馬鈴薯進行切割的過程中,采用干凈的道具切割后,對切塊進行挑選,優勝略汰,保證馬鈴薯上面具備充足的芽眼,進而保證脫毒馬鈴薯種植后成活率。另外,進行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要隨種隨切,以避免馬鈴薯切面在外裸露時間過長而腐爛變質,導致馬鈴薯品質下降。
馬鈴薯作為一種淺根作物,應在含有豐富有機質的土壤中播種。例如,雞糞土麥田、頭茬種植玉米的土壤及沙壤土等,因其結構比較疏松,而且排水性能非常好,加之土層比較肥厚,所以有利于馬鈴薯出苗、快速生長。土壤選好以后,需精細化整地,具體操作如下:在整地過程中,翻深應當在25~30cm,要根據田地特點適當的翻壓或者翻犁。在脫毒馬鈴薯種植過程中,采用雙溝定植法。在高畦種植過程中,溝深應當為20~24cm,溝寬保持在平均49cm,這樣便于田間管理。需注意的是,馬鈴薯為茄科作物,切忌與茄子、辣椒及煙草等作物連作,而是應當與豆科、禾本科作物輪作。一般而言,馬鈴薯根系分布于耕作面層,較之于其他作物而言,其根系入土相對較淺一些;因其在土層中結薯,所以要求種植馬鈴薯的土壤一定要疏松,而且可提供的結塊空間一定要足夠的大。基于此,在種植脫毒馬鈴薯時,土層下應當深耕至少30cm,翻耕土壤一定要搗松,投入有機肥料。脫毒馬鈴薯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因此對水分要求比較高。因脫毒馬鈴薯單株個體比較大,加之地底施肥不便,所以在耕土過程中,應當適當加大有機物的用量。
馬鈴薯播種采用開溝作畦播種,畦面寬度維持在1.5-1.6m之間,溝寬0.2-0.3m之間,畦高在0.15-0.2m之間。保證整個畦面平整,土壤細碎,畦面呈現龜背狀,方便后期的灌溉、施肥和中耕處理。播種過程中直接將種薯放入到畦面上,保證芽眼朝上,稍用力將種薯按入土內,并在畦面上覆蓋上一層細土。一般情況每畝定植馬鈴薯5500-6000株左右,每畦定植4-5行,行距和株距維持在0.4m×0.4m或0.5m×0.3m之間。在馬鈴薯播種過程中,播種深度會直接影響到馬鈴薯出苗時間和出苗質量。因此,在播種前一定更要確定合適的播種深度。一般情況下對于土壤疏松比較干旱的土地播種深度維持在10cm左右,對于田間濕度較大或者土壤比較黏重的播種深度應該維持在6-8cm之間。當土壤溫度維持在8℃左右就可以播種了。
機械收獲與人工收獲是收獲脫毒馬鈴薯的兩種重要方式,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收獲的,都要立即將脫毒馬鈴薯晾曬半天到一天之久,然后再將其統一放到干燥的倉庫之中。在脫毒馬鈴薯的儲藏過程中要在倉庫中放置干草,以此來減少倉庫中的水分,確保倉庫內的干燥,避免脫毒馬鈴薯發芽。除此之外,在儲藏脫毒馬鈴薯時還要對倉庫內的溫度進行合理控制,如果是在北方,在儲藏的過程中就要注意采取相應的保暖措施,防止凍傷脫毒馬鈴薯。通常情況下,如果在第一年脫毒馬鈴薯的種植中獲得了較高的產量,那么在次年的種植過程中便可以依舊選用該薯種,但是同一個薯種不適宜連續種植兩年以上,如果超過了兩年就應該選擇新的品種進行種植,對脫毒馬鈴薯的產量進行保障。
以某種植實際為例。1)中耕培土。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起壟。第1次中耕培土在苗高6cm左右時進行,此期地下匍匐莖尚未形成,要合理深鋤;10d后進行第2次中耕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莖未大量形成,仍可合理深鋤,達到高培土的目的;現蕾初期進行第3次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莖已經形成,且匍匐莖頂端開始膨大,形成塊莖,因此要合理淺耕,以免傷到匍匐莖。通過苗期的3次中耕培土,增強土壤通透性,為馬鈴薯根系發育和結薯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2)病蟲害防治。田間出現早疫病、晚疫病、環腐病等中心病株時要及時拔除,并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硫酸銅1000倍液每隔7~10d噴施1次,連噴2~3次進行防治。蚜蟲用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或25%速滅殺丁乳油2500、或40%樂果乳油600倍液噴霧防治。3)控制徒長。脫毒馬鈴薯營養生長旺盛,針對地上部出現的生長過盛、發育過旺現象,可用多效唑、矮壯素或土豆膨大素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以控制徒長,促進薯塊早生快發。4)摘花去蕾。脫毒馬鈴薯有天然結實習性,現蕾開花期要及時摘去花蕾,以減少現蕾、開花、結鈴對養分和水分的消耗。
總而言之,在我國農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種植產業的結構也有所完善。其中,馬鈴薯是十分重要的農作物,不僅能夠作為蔬菜與糧食供人們享用,同時也可以應用在飼料方面,正是因為馬鈴薯這種多功能的特點,使人們開始對其給予一定的重視。然而,馬鈴薯種植管理相對粗放,而且栽培技術也很落后,所以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必須進一步研究探討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要點。
[1]陳仕勛.早熟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要點研究[J].北京農業,2014,24:29.
[2]郝愛珍.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重點探究[J].農業與技術,2015,1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