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智博
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運用
姜智博
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海綿城市建設可以對城市水資源進行優化,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同時在抵抗洪澇災害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因此,為了提高我國城市建設能力,保證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生態文明以及可持續發展思想能夠在我國城市建設過程中不斷得以推廣,需要積極推行海綿城市建設,促使海綿城市建設理論深入人心。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運用。
海綿城市理論;城市規劃;運用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的特點是能吸收,能滲透,能涵養,能凈化,能釋放。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在傳統城市中,雨水系統規劃設計堅持快速排除與末端集中控制相結合的理念,使徑流雨水通過管渠、泵站等設施進行排放,對市政雨水管網設施、排澇設施造成了巨大壓力,與此同時由于徑流雨水夾雜大量污染物質,不僅會嚴重污染排放區域的水環境,而且還會造成雨水資源的浪費?;谶@一現狀,海綿城市理論得以形成與發展,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海綿城市強調低影響、高效率雨水系統的構建,通過利用滲、滯、蓄、凈、用、排等技術,促使徑流雨水良性循環,維持城市“海綿”功能,提高城市對雨水的滲透能力、凈化能力、調蓄能力和利用能力,減輕對市政設施的壓力。
由于現在城市用地的不規范和用地面積不斷擴張,出現了很多低洼地,這是引起城市內澇發生的根本原因。由于將低洼地墊高,花費巨大并且施工難度較大,所以不得不采取其他措施來進行解決??梢越⒁粋€大的排水系統,能夠及時地將城市雨水和污水排出,河道順暢,減少積水量,從本質上解決城市地形進行問題引起的內澇問題。可以在城市建立立交橋,公路橋和鐵路橋,下穿形的隧道等。這樣,待到下雨時雨水就可以自然的流到橋底。同時我們還要設立管網系統,依靠和湖水體系,將大暴雨積水進行引流。由于河湖水體息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排水中的重要環節,并且他在維持生態系統平衡,調節城市復雜氣候,減少熱島效應以及生態循環的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建設海綿城市的重要內容,不容小覷。海綿城市的建設不僅要考慮到源頭的控制措施,也要從大處著手構建一個大的海綿系統,從而保護山水林田湖。海綿城市不僅影響著城市綠色屋頂,低影響開發建設,還牽涉到透水鋪裝,調蓄空間等。圍繞水安全水平衡水資源水環境,彌補水資源不足等問題進行海綿城市的建設。有的城市可以通過自然循環來解決積水問題,但這種現象也不都是可以通過自然來完全解決的,所以建設海綿城市是大有必要的。
3.1 城市道路規劃
城市道路規劃要以滿足基本交通功能為前提,結合道路綠化空間,以及道路自身的承載要求,采取以下規劃措施:加大對建設透水路面的可行性分析,盡量在人行道、非機動車道上建設透水路面,而在荷載較高的行車道上慎重建設透水路面;在道路兩旁的綠化帶處建設凹式綠地系統,增強綠化帶對雨水的滲透力和儲存能力;人行道的樹木栽種要推廣LID樹池形式,消減路面上的徑流水量。
3.2 綠色屋頂和雨水花園相結合
結合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科學特性,可以利用立體上的空間條件,讓各種生物結合成一個健康、平穩的群體。綠地空間設計理念主要以空間為主,而屋頂雨水花園主要以接收屋頂雨水為主,屋頂雨水的污染程度及可利用率都是可以經過簡單處理就能達到植物灌溉標準的。通過建設的收集系統來直接進行收集處理,方便使用,方便處理。通過過濾石、過濾沙的簡單處理,可以在枯雨季節減少自然水的開采。綠色屋頂的建設可以直接采用不同大小的過濾石、過濾沙進行分層建設,這樣直接從收集、處理、存儲為一體式的綠色屋頂節約了過程中人為的處理及存儲過程。將雨水直接進行利用而長期生存下去的雨水花園,減少了廢水處理排放等相關設施的建設,從長遠考慮節約了城市建設的成本,也是海綿城市建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屋頂建設,也可省去了屋頂拆遷過程中的廢棄物處理,既節約建造成本也節約了處理成本。綠色屋頂及雨水花園的建設減少了城市的水土流失,促進了城市的生態化建設。
3.3 保護原有生態系統
對城市河流、湖泊、溝渠、坑塘、濕地等原有生態系統加大保護力度,減少開發建設活動對原有生態系統的影響,維持其良好的涵養水源功能。對于降雨量較大的城市,要加強保護原有的林地、草地、濕地,并采取生態修復手段對已破壞的自然環境進行修復,恢復城市原有的自然水文特征,增強城市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收、滲透、凈化功能。
3.4 水系濕地
城市周邊的河流湖泊、城市干道水系等雨水凈化場所,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水系濕地的條件。對于現有濕地的保護、開發是一項水資源的重要工程,要增加現有濕地的作用,不能僅對過去的影響進行利用,要充分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對其進行重新開發利用,在不破壞,不過分開采的前提下提高利用價值,保證海綿城市水系濕地的作用。對于城市中各種水路并行的城市布局,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與路之間的綠化帶,通過科學的方案及設計去變成城市的緩沖區,并將地表水引入緩沖區,增加地表水的處理率,減少死水區的存在,從而改善城市水資源提高水系濕地的利用價值。
總之,我國多個城市近幾年頻繁出現城市內澇現象,這對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適時依據環境資源的承載力和合理科學的城鎮布局,盡可能的減少和避免自然災害,節約水資源,能源資源,土地利用率,形成一個自然滲透及自然凈化的城市。
[1]王國榮,李正兆,張文中.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構想[J].山西建筑,2014,36:5-7.
[2]王麗娜.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實踐[J].住宅與房地產,2015,1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