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月
江張思建筑設計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芻議小區建筑規劃的原則與措施
李春月
江張思建筑設計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建筑行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居住環境的健康舒適和節能性,這使得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的合理性日趨重要。由于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對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實際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居民的實際需要,滿足小區居民的環保化、節能化、舒適化和生態化等要求。本文就對小區建筑規劃設計進行分析和探討。
居住小區;建設規劃設計;問題分析
在規劃設計小區建筑的過程中,需要以小區為主體,從城市的實際情況、人們的實際需求以及城市的各項景觀等方面出發,保證規劃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有效緩解城市的用地緊張等問題。當前由于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展,施工工藝和建筑模式日趨多樣化,為綠色環保的小區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有利于實現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的環保與節能,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對于小區而言,其范圍為有自然的分界線或區級道路合圍,人口數量保持在8000 ~ 16000 人的范圍內,具有齊全的生活配套設施,為居民提供多樣化的公共服務。
一般而言,小區建筑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①美觀性原則。由于小區需要為居民提供健康舒適的環境,成為人們娛樂休閑的重要場所,因此在實際規劃設計中需要科學合理布設建筑,對建筑物的美觀性加以重點考慮,利用藝術設計來強化視覺空間層次,從而美化小區的環境,創設具有濃郁人文氣息的小區環境。②經濟性原則。在規劃設計小區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環保綠色理念,對經濟性加以充分考慮,從而節約能源資源,打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確保裝飾的美觀。同時在使用設備的過程中,應優先選用節能設備,將規劃設計體現在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理念上。③可操作性原則。在規劃設計小區之前,往往需要詳細調查現有的景觀資源,對地形地貌加以有效分析,科學規劃占地面積,從而制定出地形的重整方案,保持生態的平衡,豐富自然景觀,構造舒適的小區環境。
社會中人們對小區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區建設中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無論是建筑還是環境施工,都應該給人們提供最大的方便,也只有如此,才能給人們提供一個滿意的居住環境。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豐富,大多數人也已經步入小康,這種改變促使人們對居住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要求,只有滿足居民這方面的要求,才能創建出一個和諧的居住環境。具體到小區建筑規劃設計上,也需要滿足居民的需求,通過設計一些和諧的建筑設計,讓居民在生活中體會到不一樣的效果,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居住小區建筑規劃設計有著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建筑規劃設計可以產生一定的景觀環境收益。好的建筑規劃設計會起到美化環境,緩解人們壓力的作用。目前都市生活壓力巨大,因此更看重小區的環境,這也是設計人員需要注意的問題;其次建筑規劃設計可以給居民提供一個休閑放松的地方。對小區居民來說既是一個開放的公共場所,也是一個相對私密的空間,滿足了人們兩方面的要求,達到提高生活品味的目的;最后就是產生經濟價值。
居住小區建筑規劃設計過程中,并不是想怎么設計就怎么設計,而是需要堅持一些基本的原則。
3.1可操作性
在進行居住小區建筑規劃設計過程中,其中一項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可操作性。設計人員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小區施工地的具體地形,根據地理條件選擇合適的施工設計方案。因此要對小區周邊的交通、環境、氣候等因素綜合考慮及分析,然后根據設計要求是的適當調整施工地形,確保建筑設計符合人們的居住要求,最終結合社會居住要求及居民要求進行戶型的具體劃分,同時做好小區內部基礎設施的配備。
3.2經濟合理性
社會經濟發展帶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壯大,因此人們在選擇小區住房時,大部分都會考慮其經濟合理性。經濟因素不但要考慮購房費用,還需要考慮后期的相關經濟因素。所謂的經濟型小區,不但房價要合適,還需要有能源的節約設計,后期安裝節能設施的時候方便,最終實現提高環保節能的目的。
3.3美觀性原則
小區是否美觀是人們決定購房前首先考慮的問題,除此之外,建設規劃設計合理性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小區設計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周圍環境,保證建筑規劃設計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其次就是小區內部的環境建設,考慮到采光、通風以及裝飾等,讓居民徹底喜歡小區環境。
4.1做好區位分析
小區在決定建設初期,需要分析區位條件,設計工作人員根據小區的具體位置,對施工場地所在地理地形,明確施工場地的地域文化,結合這些條件進行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結合區位調價的區別,小區設計中文化側重及硬件結構側重點不同,這樣才能確保小區具備自己的特色,更適合人們的居住。
4.2樹立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對于小區建筑規劃設計而言,需要綜合考慮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實際居住環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從而保證小區建設與自然環境和人們生活相結合。同時在規劃設計小區中使用的配套設施時,需要以質量的提高為依據,在數量和規模等方面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為人們的實際生活提供便利。
4.3設計功能性
小區規劃設計不僅要具有觀賞性,更要體現一定的實用價值,能夠為人們提供便利,在親近自然、文明生態的基礎上,增強設計的實用性。這在居住區的道路設計中有著鮮明的體現。城市居住區的范圍往往比較廣泛,在對道路進行規劃設計時,一方面要能夠滿足人們出行、車輛出行的需求,而且要規劃合理,根據居住區的設計情況進行道路規劃,車輛行駛道與人行道要明確劃分。可以利用線性分割對道路功能區進行區分,不僅具有線條美,而且便于人們出行。在居住區園林道路的周圍,可以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環境、吸收噪音,不僅能夠給人賞心悅目之感,而且體現了一定的功能價值。
4.4合理選擇建筑地點
在小區建筑的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有機結合小區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因此對建筑位置加以確定之前,應綜合考慮建筑周邊的人文情況和環境等,提高規劃與設計的有效性,以此滿足通風和采光等條件。此外,小區建筑建成之后,需要保證其結構的穩定性,使其不受強風的侵蝕等,并且選取建筑地點時,盡量不選擇污染嚴重地區的周邊,避免受到污染。
4.5提高小區環境舒適性
目前市場受到高房價的影響,部分房地產開放商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沒有經過實際考察就盲目的擴大住宅面積,對房屋內部形狀的比例控制不是很到位,造成屋內空間利用率偏低,住戶無法充分利用屋內面積。除此之外房間舒適度還受到空間及外界環境的影響,房間潛在作用也會影響人們的居住心情。所以實際設計房屋內部結構的時候,除了要注意房間私密性外,還需要做好對視及斜視現象的處理,對存在外廊結構的房屋要注意其是否影響其他建筑的視野。
4.6科學布局建筑與設計景觀
在布局小區建筑時,需要考慮其是否便于居民的出行與日常生活,并結合綠化帶和道路的分布情況,對小區建筑的分布及朝向加以科學設計,保證建筑整體和布局的舒適性、觀賞性和合理性。一般建筑朝向確定之后,設計人員需要進行實際考察,科學布置建筑間距、小區內公共設施等位置,從而提高建筑的美觀性,營造溫馨與舒適的休憩之地,使居民得到美的享受。除此之外,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的重點內容是景觀設計,其能夠滿足居民的多元化及個性化需求,因此需要高度重視住戶的安全及舒適。在實際的景觀設計過程中,需要以小區自然環境為依據確定景觀設計的方向,在此基礎上結合住戶看法來確定景觀設計模型,然后投入施工。當然有條件的小區可從實際情況出發,引進一些小動物,確保小區的生機與活力。
4.7提高結構設計質量
如果房屋的結構高度超過B 級,就要提高對結構類型的注意,處理結構類型時需要放寬視野,考慮更多的因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確切方案;一般的高層建筑都具有兩層或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因此,在進行嵌固端設計時,要注意相關設計中的抗震性、剛度對比等問題,不能簡單的決定設置在地下室頂板,或是人防板處,導致安全隱患。
4.8打造生態型小區
對于小區而言,其逐步轉變為生態型小區,確保居住環境溫馨與舒適的情況下,讓自然環境與人們生活進行有機結合。在打造生態型小區的過程中,需要有效融合多個學科,如生態學、美學、建筑學等,對小區環境進行綜合考察,充分利用綠地建筑,從而促進小區綠化面積的增加,保證小區生態的協調發展。綠化面積的增加不僅能美化小區,還能吸收與反射太陽輻射,降低溫度與調節濕度,改善城市的熱島效應。值得注意的是,在設計小區時應最大化利用土地,達到最佳的建造效果,并科學設計管道,這樣能夠有效節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此外,設計人員需要對自然資源加以充分利用,如通過風能和太陽能等來設計節能等,降低成本,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創設良好的生態效益。
生活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居住環境問題,因此建筑規劃設計已經是目前小區的必備組成部分,也是人們衡量一個小區好壞的重要指標。所以實際中開發商應該做好小區建筑規劃設計的工作,確保小區建筑規劃的合理性,提高生活水平。
[1] 李斌.城市設計創新初探[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7.
[2] 邢凱.建筑設計創新思維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
[3] 孫旭芬.居住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分析[J].住宅與房產,2015,No.40722:172.